《蛟龍行動》10億投資票房墊底:4個原因導致口碑差,觀眾審美疲勞了?2025年的春節檔火了起來,票房已經超過100億,破了歷史記錄,其中《哪吒》算是一馬當先,票房一路大漲,別的電影表現也不錯,只有《封神》和《蛟龍行動》票房不漲反降,《蛟龍行動》投資了10個億,是所有春節檔電影中投資最高的,但現在票房是倒數第一,博納的老總于冬直接破防了,聲稱排片太少了,自己受到不公平的待遇。
《蛟龍行動》主演黃軒、于適,還有張涵予和段奕宏出演,王俊凱、杜江、李晨都有出演,女主角是蔣璐霞,作為《紅海行動》的續作,這部電影曾被給予了厚望,電影還有潛艇,加上深海決戰,本來是備受期待的,但為什么曾被吹捧多時的《蛟龍行動》,直接在春節檔被對手按地上摩擦,連《熊出沒》票房都比它高,《蛟龍行動》制作花了10個億,現在回本相當困難,制片人于冬直接顧不得體面,在路演現場求排片。
于冬作為博納影業的領頭羊,之前《長津湖》、《湄公河行動》和《紅海行動》等都是叫好又叫座的電影,還有《一代宗師》等大片出圈,結果《蛟龍行動》一下子慘淡后,于冬在朋友圈發文排解不滿,認為豆瓣7萬人給《蛟龍行動》打了6.5,他認為完全不公正,這部電影從任何方面,絕對不是這個數字,甚至提起了之前的《無名》,也是被人惡意打低分。
于冬認為有水軍在搗亂,導致《蛟龍行動》口碑崩盤,如果大家去看看這部電影,就知道它是多么好看了,于冬表示《哪吒》確實好看,十年磨一劍的好作品,但《蛟龍行動》絕對也是好的大片,他在路演現場稱,打1分的都是黑水,一肚子的壞水!
《蛟龍行動》的失敗很難歸咎于市場,2024年高品質的電影不算多,基本上大家都不敢投,都想以小博大,投個兩三千萬,求得兩億左右的票房,于冬作為電影界的大拿,認為硬核的大制作電影還是有市場的,《蛟龍行動》懇求電影院多給排片,還表示絕不撤檔,也就是他這個地位,才敢罵打分的平臺環境,但客觀來說這部電影是有自身問題。
1、定檔
這部電影不適合春節檔,誰都眼饞春節檔的紅利,大家一定是有錢有閑的,每年的春節檔競爭相當激烈,2025年春節檔這么多大片,《蛟龍行動》硬是摻和,這部電影的定位和競爭力,更適合國慶檔,《蛟龍行動》如果在國慶檔,票房肯定不會這么差,《蛟龍行動》實在不應該在春節上,過年都圖一個喜慶,打打殺殺的,合家歡就不適合,只有軍事迷們去看。
2、宣傳
《蛟龍行動》票房冷清有一個重要因素,那就是宣傳相當不到位,甚至很多人都不知道這部電影主線是什么,在初期宣傳上犯了不少錯誤,在市場競爭激烈的情況下,應該找到自己的亮點,比如電影中有什么,在別的電影中看不到的,結果電影宣傳還各種保密,觀眾完全不清楚電影的特別之處。
3、角色
演員選的也有問題,黃軒氣質上不適合演這類片子,他更適合演文藝片,于適出來的感覺,不如黃景瑜和王一博,如果觀眾要看他,肯定去看《封神》了,總之幾個主演沒有什么流量,沒有特別讓人有想去看的欲望,誰也扛不起票房,10個億的投資為什么不找一個流量高的?黃軒和于適目前都沒有一番大爆的電影作品,另外女主角作為90后唯一的刀馬旦,是可以給更多的戲份和高光,吸引女觀眾入場,結果感覺也不受重視。
4、情懷被過度消費
博納總拍這一類紅色的電影,曾經的紅利吃了好多年,名利雙收步步為營,從吳京的《戰狼》大獲成功后,這條路上擠滿了人,資本想捧出下一個吳京,也想拍出第二部《戰狼》,在這種情懷下,電影人吃盡了好處,但漸漸模式化了,觀眾也不買賬,感覺看來看去都是一個模子,編劇導演演員都在模仿。
于冬的破防有情可原,綜合來說《蛟龍行動》拍得不錯,如果不是春節檔,而是在國慶或建軍節上映,效果肯定要好很多,很多大人去電影院,都會帶上孩子,孩子說自己要看《哪吒》不然就哭,大人肯定會順著孩子,而且《娜扎》口碑還好,喜歡喜劇電影的就會看唐探,這兩部電影票房肯定很穩。
《蛟龍行動》影院排片太少是真的,但不至于說故意打壓,說白了影院感覺看不到希望,買的人太少,一大幫哥們去電影院會去看,但電影院里幾個男生的組合太少,基本上就一家人或情侶,說白了看什么,還是孩子和女人說了算,像電影這種低消費的娛樂,以后主要消費群體還是年輕人和孩子,感覺未來那種文藝片或動畫片,會越來越有市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