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曲靖羅平這座小城里,藏著一個世界級的自然景觀,這里曾被《環球人文地理》和《國家地理》雜志盛贊為“世界上最美麗的春天”,這里于2002年被吉尼斯世界紀錄認證為“世界最大的自然天成花園”,這里就是羅平油菜花海。
油菜是羅平縣傳統特色優勢農作物,其種植歷史可追溯到100多年前,每年3月近100萬畝油菜花競相綻放,美不勝收。
曲靖師范學院地理與旅游學院副院長杜國川表示,‘世界最大的自然天成花園’其形成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獨特的自然環境,羅平縣在地理位置上處于滇東高原向黔西高原和廣西丘陵的過渡斜坡上,地形地質結構復雜,中部屬巖溶斷陷盆地,因受河流侵蝕和巖溶的共同作用,又經多次復雜的地殼運動,形成了土壤肥沃、面積廣大的羅平壩子,羅平冬季受滇黔靜止鋒影響,陰雨綿綿,氣候條件適宜春油菜生長。二是可觀的經濟價值、完善的產業鏈、農業科技改良和農文旅的深度融合,使得羅平縣油菜種植面積進一步擴大。
曲靖市作為云南省第二大經濟體和云南省副中心城市,不僅具備獨特的地理位置,其豐富的自然資源和多元化的產業結構為其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基礎條件。一是宜居氣候。曲靖屬于亞熱帶高原季風氣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氣候溫和,夏季平均氣溫約在20℃~25℃之間,冬季平均氣溫則在5℃~15℃之間,這樣的氣候條件使得曲靖成為了一個理想的宜居城市。二是廣袤耕地面積。曲靖土地廣闊,現有耕地保有量為1184.4萬畝,壩區總面積居全省第一;三是富饒礦產資源。礦產資源豐富,已發現煤、磷、鉛、鋅等48種礦產資源,占全省已發現礦種的30.6%;四是充沛的水資源,水資源總量為128.8億立方米,水庫總庫容為28.73億立方米,人均庫容在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杜國川說,自然資源為曲靖發展多業態產業、建設宜居宜業城市創造了以下條件:第一,依托廣闊的耕地資源、豐富的礦產資源和富足的水電火電能源,曲靖傳統的煙草、煤炭和電力產業蓬勃發展;第二,作為云南的先進制造業中心,曲靖基于自身強大的自然資源基底,產業結構也正在快速轉型升級,目前全市產業布局正在向綠色鋁、硅光伏和生物醫藥等新興產業快速擴展,為國家清潔能源戰略發展貢獻曲靖力量;第三,獨特的自然資源正在為曲靖的農文旅協調融合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十年來,云南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托,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節約集約、綠色低碳發展道路,推動全省生態文明建設發生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爭當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是每個曲靖人民的寶貴財富,也是曲靖市加快建設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示范區的有力底氣。近年來,曲靖市委、市政府大力推進珠江源頭生態保護工作,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擦亮綠色發展生態底色,堅決守住珠江源頭生態安全屏障。
“曲靖市進一步加快建設我國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示范區,堅決守牢珠江源頭生態保護紅線和環境安全底線,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統籌考慮山上山下、地上地下、岸上水里、城市農村以及流域上下游生態環境各要素,從源頭治理、過程管控、末端解決上聯動發力,一體化推進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系統治污,著力強基礎、補短板、聚優勢,深入開展減污降碳協同創新試點城市及氣候適應型城市建設試點工作,厚植曲靖生態環境綠色根基,擦亮曲靖‘珠江源頭’名片。"杜國川介紹說。
來源 | 云南省生態環境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