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來,網上有個關于房產的問題比較火:“縣城的房價為何這么堅挺?”
大家知道,從2021年下半年開始,各大城市的房價就開始下降,到現在房價已經下滑了3年多,整體降了30%~40%,北上廣深也無一例外,但是很多人驚奇地發現,自己所在的小縣城的房價卻沒怎么降。
正好最近回了老家過年,在北方的一個小縣城,了解了一下我們當地房價的情況,發現確實沒怎么降,二手房差不多在3k~5k多一平,新房在4~5k左右,和幾年前價格差不多。
那是什么原因支撐住了我們縣的房價呢?我發現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農村人結婚的需求。在我們當地的農村,現在結婚在縣城買房已經成了一種剛需。
這種剛需一方面是來自于女方結婚的要求:即使結婚雙方家都在農村,但不管男方學歷工作如何,結婚就得在縣城買套房。
在我爸媽那一輩或者10年之前,還不是這樣,那個時候農村結婚,基本上是男方把農村的宅基地裝修一下,留出一個主臥給新婚的小家庭住就行了。
另一方面,在縣城住確實上學、醫療、交通、就業要更方便,進城定居已經成了一個趨勢。
在我從小長大的農村,到縣城有20公里,但坐班車去縣城要半小時一趟,公共交通很不方便。醫療方面,一個鎮只有一個看起來像樣的衛生所,還是近幾年才修的,只能看一些普通的小病。就業就更不用說了,產業本身就很少很少,一個鎮最多幾個諸如鐵廠之類的廠子,能吸納的就業人口非常少,年輕人基本都出去大城市打工。
教育方面,農村的學校學生越來越少,以前是一個村有一個小學,一個鎮有一個中學,但近幾年出生率下跌,加上不少年輕人都去了縣城,很多村里的小學都因為人少而關閉了,幾個村的小學合并成了一個。
鎮上中學的學生人數也是銳減,我的母校初中在2009年左右我上學的時候一個學校還有1000人左右,現在據說僅剩了100多人,銳減80%多。
在上面各個因素的影響下,農村里的人越來越少了,因為慢慢都去縣城了,這些人去縣城不管是因為結婚需要還是就業或者孩子上學需求,就得買房租房,從而支撐住了縣城的房價。
所以最終雖然我們縣城的人口總體在減少,但縣城的人口卻在增多,因為人口結構調整了,農村人大都跑去縣城了。
關于縣城房價的問題我也問了DeepSeek,以下是它的回答:
它給出了6個原因,分析得非常全面,縣城的房價本身起點就低,而且以剛需為主,這個剛需就包括了我上面說的農村年輕人結婚買房的需求,沒啥泡沫,受政策影響小,沒有限購一說,收入和心理預期也較為穩定,因此房價波動比較小。
關于縣城的房價,你有啥想說的?可以在評論區討論。
想加讀者群交流的可以掃下方二維碼,加好友邀請進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