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在列出日本歷年出生人口時,注意到一個奇怪現(xiàn)象:與1965年相比,1966年日本出生人口大幅下降,但1967年日本出生人口又大幅回升。下表是1950-2023年日本總人口、出生人口、總和生育率,數(shù)據(jù)來源是日本國立社會保障和人口研究所。
從上表可以看出,1965年日本出生人口達到182萬人,1966年下降到136萬人,比上一年減少46萬人,降幅高達25%;1967年出生人口又回升到194萬人,比上一年增加58萬人。
從生育率來看,1965年日本生育率為2.14,基本上處于更替水平;1966年日本生育率下降到1.58,遠低于更替水平;1967年生育率又回升到2.23,稍高于更替水平。
那么,1966年日本發(fā)生了什么事,導致出生人口和生育率大幅下降呢?主要原因是由于日本文化迷信的影響。這一年在傳統(tǒng)的干支紀年中被稱為“丙午年”,根據(jù)日本民間傳統(tǒng)的迷信說法,這個年份出生的女孩容易克夫,因此許多家庭避免在這一年生育孩子。
?干支紀年法?本來是中國傳統(tǒng)的紀年方法,使用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的組合來紀年:
天干有十個,分別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有十二個,分別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天干和地支依次組合成六十個單位,稱為“六十甲子”,每60年一個輪回。?
另外,在中國古代哲學中,五行學說是一種解釋自然界和宇宙萬物相互關系的重要理論。五行包括木、火、土、金、水五種基本元素,它們不僅代表了物質的存在形式,還象征著動態(tài)的相生相克關系:
五行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五行相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五行學說被廣泛應用于歷法、占卜、風水以及中醫(yī)等多個領域,并與天干、地支相結合形成了獨特的干支紀年體系。
?天干和五行的對應關系如下?:?
甲、乙?對應木,甲為陽木,乙為陰木。
?丙、丁?對應火,丙為陽火,丁為陰火。
?戊、己?對應土,戊為陽土,己為陰土。
?庚、辛?對應金,庚為陽金,辛為陰金。
?壬、癸?對應水,壬為陽水,癸為陰水。
?地支與五行的對應關系如下?:?
寅卯屬木(東方),寅為陽木,卯為陰木。
巳午屬火(南方),午為陽火,巳為陰火。
申酉屬金(西方),申為陽金,酉為陰金。
亥子屬水(北方),亥為陽水,子為陰水。
辰戌丑未屬土(中央),其中辰戌為陽土,丑未為陰土。
例如,2025年是乙巳年,乙屬木,巳屬火。因此,2025年的干支組合就是“乙巳”,這意味著這一年在五行學說中表現(xiàn)為木生火的關系,象征著生機與活力。此外,由于“巳”對應的十二生肖是蛇,所以2025年也稱為蛇年。
在實際應用中,天干和地支經常組合使用,形成所謂的“干支”。比如,根據(jù)傳統(tǒng)命理學說,一個人的出生“八字”是指這個人出生時的年、月、日、時所對應的天干地支組合。具體來說,“八字”由四對天干地支組成,每一對代表一個時間單位,分別是:
年柱:表示出生的年份。
月柱:表示出生的月份。
日柱:表示出生的具體日期。
時柱:表示出生的具體時辰。
因此,這四個時間單位合起來共有八個字,即“八字”,也稱為“四柱”。每個時間單位都與特定的天干地支相對應,這些天干地支不僅代表時間,還與陰陽五行相關聯(lián),用來推測個人的性格特點、命運走向等。
例如,如果一個人出生于農歷某年的甲子年、乙丑月、丙寅日、丁卯時,則其八字為“甲子、乙丑、丙寅、丁卯”。在命理學中,會進一步分析“八字”之間的相互關系,包括五行屬性、相生相克等因素,以此來預測和解釋這個人的命運趨勢。
雖然現(xiàn)代科學認為命理學說是“迷信”,但在日本昭和時期(指日本昭和天皇裕仁在位的時期),日本人普遍認為,丙屬陽火,午也屬陽火,所以丙午年是“雙火屬性”,這一年出生的女人“八字”中火的成分過多,性格暴烈,容易克夫,所以許多日本夫婦避免在這一年生孩子。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許多日本夫婦為了避免1966年的“不吉利”而推遲了生育計劃,導致1967年出現(xiàn)了報復性的生育高峰,出生人數(shù)迅速回升至194萬人。這進一步證明了1966年日本出生人口下降主要歸因于“丙午年不吉利”的文化迷信。
1966年之前的一個丙午年是1906年,根據(jù)日本國立社會保障和人口研究所的數(shù)據(jù),1906年日本出生人口為139萬人,而1905年出生人口為145萬人,1907年為161萬人。可見,1906年日本出生人口比前一年和后一年的出生人口都少。估計那時日本人也存在“丙午年不吉利”的迷信思想,只不過那時日本人由于缺乏避孕措施,所以與1966年相比,1906年出生人口波動幅度沒有那么大。
相比之下,中國基本上沒有“丙午年不吉利”這種文化迷信,所以1966年和1967年出生人口并沒有明顯波動。根據(jù)國家統(tǒng)計局公布的歷年出生率計算,1966年中國出生人口高達2589萬人,而1967年出生人口為2575萬人,比上一年小幅下降。
明年(即2026年)也是丙午年,日本出生人口會繼續(xù)下跌嗎?我認為很有可能。根據(jù)1967年日本出生人口來推測,我認為2027年日本出生人口很可能將有所回升,但回升幅度不會有1967年的回升幅度那么大。原因是,1966年前后,日本的生育率正處于更替水平附近,而近幾年日本的生育率已遠遠低于更替水平,日本人的生育意愿普遍比60年前低得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