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鄧飛
中國DeepSeek人工智能大模型發表后,美西方政客焦躁無比,一輪世紀級中美科技及輿情博弈隨即展開。美國可以使出扣留華為高層這種損招,可以用上強迫TikTok出售公司股權這種蠻招,可以對自己北約盟友都照樣威逼脅迫要侵吞其領土之時,美國還有什么底線不能突破?還有什么狠招不會使出?中國需要多做應對和還擊的預案,應對美國實施打壓的經濟戰、科技戰。
近年流行講所謂的“認知作戰”(Cognitive Warfare),到底是哪個國家或地區的智庫和學者率先提出,真的不易考證。
“認知作戰”有組織有目標有行動
簡單來講,所謂“認知作戰”就是發動一系列有明確打擊目標、有組織協調和相應戰略戰術的作戰行動,只不過作戰的目標不是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或者奪取敵人的領土,而是影響和塑造敵人、盟友和己方對敵人整體形象或者某個領域的認知和價值判斷,所使用的手段也不是具有物理殺傷毀壞能力的武器裝備,而是使用通訊及網絡科技為主的平臺和手段。這里的重點,不在于通訊及網絡科技手段,重點在于這是一種有組織的作戰行動。
換言之,這是有別于一般網絡平臺和傳統媒體平臺自發的新聞報道和評論,作戰行動絕不可能是媒體和網絡自發的行為,肯定是有組織有目標的行動,而且行動的規劃和執行往往依循軍事作戰行動的邏輯和思維方式,所以才稱之為“作戰(warfare)”。
中國作為一個日趨崛起的大國,這種所謂的“認知作戰”概念就越發被用在中國身上,無論是“莫須有”式地批評中國內地向海外和臺灣地區持續發動“認知作戰”,還是真的針對中國采取各種領域的認知作戰。在春節期間沖擊美國創科股市的DeepSeek,就是大家面臨各方認知作戰的又一個典型案例,值得認真分析,小心應對。
針對DeepSeek的三個焦點議題
接下來就是所謂“認知作戰”的具體內容:一是到底DeepSeek采用的“蒸餾技術”,是否涉及抄襲和侵權;二是到底DeepSeek的開發成本是否真的如其所講那樣低廉;三是到底DeepSeek如何處理海量上升用戶數量的個人數據私隱問題。DeepSeek的支持者和反對者在這三個焦點議題上進行拉鋸戰,并直接影響到DeepSeek進一步的技術提升和市場拓展,更進一步影響美國政府對DeepSeek會采取什么樣的遏制政策。
目前,卷入“認知作戰”的,有四類人士或者機構:一是美國和西方科創企業家和科技巨頭。就目前來看,大部分美國科創人士對待DeepSeek的態度相對比較理智和審慎。例如根據外媒報道,OpenAI總裁奧特曼首度承認OpenAI因“站在了歷史錯誤的一邊”,領先地位被削弱,需要改變AI的發展策略方向,并緊急上線輕量級AI模型O3-mini,并首次免費向用戶開放。
不僅OpenAI為此“認錯”,英偉達(Nvidia)、亞馬遜云科技及微軟等三大巨頭也坦承因“巨大吸引力”接入DeepSeek-R1。美國科創巨頭們的謹慎理性取態可以理解:一來都是創科巨企的老板,對于競爭對手的評價都會非常小心,不會輕易作出有可能引起訴訟和進一步干擾股市的評價言論;二來反正他們也會從技術和法律層面,小心研判DeepSeek這款新生事物是否真的存在所謂的侵權和成本不實宣傳等問題。
從企業競爭角度來看,作出針對性應對措施,不妨等待研判結論出臺再說。
四類人或機構卷入“認知作戰”
二是海內外各種所謂意見領袖(KOL)。粗略統計,很多海外華人評論者一口咬定,DeepSeek就是有抄襲問題、成本低估和用戶數據私隱缺乏保障的問題。這種一口咬定的“自信心”,甚至遠遠超過了上述第一類真正的科創界巨頭和專家。
之所以如此,除了符合哲學家羅素提到的“無知者無畏”之外,還有就是受“登上城頭罵漢人”的反華扭曲心態作祟。非華人的評論者也不乏質疑DeepSeek的聲音,但更多的是表達對DeepSeek沖擊美西方科技優勢的憂慮和警惕。換個角度講,這種戰略憂慮和警惕反過來證明西方媒體和網媒對DeepSeek的沖擊力是寧可信其有,所謂料敵從寬。
三是部分美西方國家政府和公營機構。截至本文落筆,至少有美國海軍、意大利和愛爾蘭政府等已明令禁止轄下人員使用DeepSeek,理由是擔憂它運作模式可能帶來的安全風險和對用戶數據私隱的保護不足。
這種操作,一來是過去常見的針對中國出海企業與服務的“泛安全化”打壓;二來也是一種深入骨髓的“恐華癥”(Sinophobia)作祟。如果中國在AI等高科技領域真的以較低成本、更高效果迎頭趕上,那么對于過去幾百年以來西方習以為常的科技心理優勢,就會產生重大打擊,不亞于上世紀六十年代的“史普尼克”(Sputnik)現象。故此,外國政府現時是采取一種不管它是否真的那么厲害,先“迎頭痛擊”、遏制其發展勢頭再說的態度面對DeepSeek。
四是態度最為曖昧的一個人:特朗普。特朗普對DeepSeek的態度矛盾,既樂于見到原來真的可以用低成本投入就能搞好AI相關的科創產業(這有利于他和融資界借勢戳破AI科創界吹大的資本泡沫),但又擔心如果中國的AI真的如此價廉物美,那么對美國戰略利益的沖擊絕對不可等閑視之,這是遠比華為、TikTok帶來的更為巨大的戰略沖擊。特朗普和美國政商精英對華為、TikTok尚且狠下殺手,更何況對以DeepSeek為代表的中國AI發展?
美國不會對DeepSeek等閑視之
就目前來看,上述四類機構和人物對DeepSeek的取態和反應,暫時還是各說各話,各行其是,暫時還沒有統一協調的“作戰”形態。然而,自發的評論與有組織的認知作戰并非截然二分。兩者關系類似金融市場的散戶和莊家,當莊家發起對某只股份或者金融證券的托市或沽空炒作之時,是要帶動散戶入市,從而形成推高或者壓低該證券價格的大趨勢。是莊家炒作在先,還是散戶情緒醞釀在先,不好區分,有時候是散戶或者說整體市場氣氛已經在醞釀,莊家是聞風而起,順勢炒作。
同樣道理,上述四類機構和人物(尤其是KOL和媒體)目前的各自為戰,相當于各方大小散戶開始形成一致的市場情緒和預期。然后,在對所謂保護美國國家安全和保持科技優勢的政策前提下,以美國官方為核心的“莊家”就會出現,一如當年打擊華為和中興的那種政治炒作和打壓政策路徑,一場有組織協同的打擊中國AI的“認知作戰”行動就會啟動:先是以各大智庫的研究報告開始,然后就是國會、內閣部門和軍情部門的研究報告,從上述三個方面對中國的AI產品作官方定性,這又會掀起海外KOL和媒體的進一步附和炒作,掀起其他西方國家或者親西方國家的聯合圍剿,最后是出臺采取強行下架、興訟、強化敏感技術和產品的出口管制等一系列措施,認知作戰就會上升為經濟戰、科技戰。
中國人用心善良,總是希望化繁為簡:只想把產品與服務做好,把生意做好,把經濟搞好,大家互利共贏,就無懼對手各種邪門歪道。做好產品與服務這無疑是根本,但亦必須做好應對預案,確保有效還擊美國的經濟戰、科技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