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孩子變聰明的秘訣是睡好覺!
你有沒有算過,假如一個人每天睡8小時,活到80歲,那睡眠時間差不多有26年,人生的三分之一都花在睡覺上了。這么看,把覺睡好真的太重要啦!
對正在長身體的孩子來說,睡眠可不只是簡單的休息,它就像智力發育的神奇催化劑,能讓孩子越來越聰明;也是長高的加速器,助力孩子躥個頭;還是記憶力的強化劑,幫孩子把知識記得更牢。
只要保證孩子睡飽睡好,這些好處就能一次擁有,簡直是一舉多得!
不過,想要擁有高質量的睡眠可不簡單。
要是你家孩子睡覺時有下面這3種表現,說明孩子睡眠好,智商也高,哪怕只占一種,都很棒!
1.沾床就睡
我非常羨慕那些一沾枕頭就能睡著,還能一覺睡到大天亮的人了。
要是你家孩子也是“秒睡一族”,那他的睡眠質量肯定沒得說。
《斯坦福高效睡眠法》里提到,睡眠的前90分鐘特別關鍵,是打造聰明大腦和強壯身體的黃金時段。
剛睡著的1.5個小時是睡得最沉最香的時候,記憶鞏固、消除壓力、清理大腦廢物,大多都在這段時間完成。
孩子想睡就睡,意味著大腦每天都能按時高效地“維護保養”。有這樣的大腦,孩子的腦力能不高嗎?
2.愛說夢話
你有沒有發現,小嬰兒睡覺的時候,一會兒笑一會兒哭,還時不時發出“咿咿呀呀”的聲音。可別以為小寶寶不會做夢,其實他們從新生兒時期就開始做夢啦。
成年人的睡眠周期一般是90分鐘,嬰兒的短一些,只有60分鐘,而且大部分時間都處于淺睡眠,所以嬰兒做夢的時間是成年人的兩倍。
嬰兒為啥需要這么多做夢時間呢?因為做夢能幫他們“溫故知新”。
人清醒的時候,信息不斷從五官傳進來,根本沒時間整理,只能在睡覺的時候進行。
在這個去粗取精的過程中,白天經歷的事、想過的東西,會在夢里重現。
孩子可能會以為事情正在發生,就不自覺說出夢話。
研究發現,大腦做夢的時候,比平常更活躍,神經連接也更緊密。
所以,愛說夢話、做夢會笑的孩子,思維可能更縝密,記憶力和聯想能力也更強。
不過,如果孩子睡覺會尖叫、容易驚醒,那可能是大腦太累了。要么是睡前玩得太興奮,要么就是壓力太大,得幫孩子減減壓。
3.睡醒活力滿滿
大腦的任務是消除疲勞、調節激素平衡、整理記憶并存到長期記憶里,還要更新腦脊液清理大腦廢物。
孩子睡醒后精神飽滿,做什么都勁頭十足,說明大腦夜間的自我修復工作完成得特別出色。
孩子睡了一夜好覺,大腦各個區域正常運轉,效率大大提高,醒來自然思維清晰、情緒穩定、充滿干勁。
頭腦清醒、思維敏捷、注意力集中,這不就是聰明的表現嘛!
想讓孩子變聰明,提高睡眠質量,讓孩子每天都能睡個好覺,腦力自然就能慢慢提升。
那怎么改善孩子的睡眠質量呢?給大家支幾招:
1.養成規律作息
每天固定睡覺和起床時間,能幫孩子建立良好的生物鐘,更容易進入深度睡眠。
注意,一定要每天都堅持,別工作日能做到,周末就放松了,這樣之前的努力可就白費啦。
2.打造舒適睡眠環境
光線暗、噪音小的環境,能讓孩子更容易分泌褪黑素,幫助入睡。
所以,睡前別讓孩子玩得太瘋,提前1小時不讓孩子玩手機、平板,也別讓孩子看電視,更不要開小夜燈睡覺。
睡前可以讓孩子讀讀書、聽聽故事或者舒緩的純音樂,也可以試試冥想、深呼吸,選一個適合孩子的方式,幫孩子建立睡前儀式,時間控制在20分鐘左右就行。
3.適當運動
白天讓孩子適當運動,尤其是去戶外,大腦會分泌有助于睡眠的激素,比如血清素,能幫孩子進入深睡眠。
多接觸自然光,還能讓孩子的生物鐘更穩定。不過,別讓孩子玩得太興奮,特別是小嬰兒,別帶他們去太嘈雜或者氛圍不好的地方。
大腦就像洗衣機,信息太多也會“轉不動”,孩子就容易做噩夢。
4.注意睡前飲食
1歲以后的孩子,睡前2小時盡量別吃東西,更不能吃高糖食物,不然神經系統太興奮,會影響睡眠。
要是孩子入睡困難,可以熱杯牛奶喝。
5.安排合理午睡
別覺得孩子不午睡,晚上就能睡得更香。其實,白天適當午睡能讓大腦狀態更好,還能提高晚上的睡眠質量。
但午睡時間不能太長,也別太晚,要是下午3點還沒睡醒,晚上可能就睡不著了。
一般來說,新生兒2 - 3小時就得小睡一次,6個月以上的寶寶每天睡2次,1歲以后每天午睡1次,盡量12點吃午飯,12點半就上床睡覺。
讓孩子睡個好覺,從這些小細節做起,說不定不久后你就會發現,孩子越來越聰明啦!
(圖片原自網絡,侵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