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前幾個代際的創業前輩相比,這群大學生創業者沒有要創造一個行業、掀起科技和文化革命的英雄敘事,也沒有動輒要改變全世界的雄心,更多的是,在已成型的行業上做加法,通過改良現存的技術,針對社會的痛點去解決問題。
作者 | 郭儀(長沙)
十幾二十年前,一批礦井建成,當時的人們很難想到,二十年后的社會會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隨著機器、人工智能等各種新事物出現,更先進安全的工作標準正不斷更迭;但同時,因為工作環境的高危性,許多工人還面臨著諸如塵肺等職業病的高發威脅。
「我們地質行業相對冷門,可能沒有很高的關注度,但我覺得,我們作為大學生,有這個能力或有義務去在乎他們的安全和行業的變化。」
《奪金2025》里,還有很多像熱扎這樣的大學生創業者,用「在乎」二字貫穿他們的創業歷程。
和前幾個代際的前輩相比,這群大學生創業者沒有要創造一個行業、掀起科技和文化革命的英雄敘事,也沒有動輒要改變全世界的雄心,更多的是,在已成型的行業上做加法,通過改良現存的技術,針對社會的痛點去解決問題。
達晨財智高級合伙人邵紅霞還觀察到,相比60、70年代的創業者,Z世代創業者普遍具有較高的學歷背景,他們隨著國家在全球的崛起步伐而成長,因此,他們的創業之路從一開始就「和世界站在同一起跑線」。
「現在,可能大家有時會有些悲觀,但和這些年輕創業者在一起,還是會覺得對未來充滿信心,讓人振奮,」回憶起參加《奪金2025》的體感,邵紅霞忍不住感嘆,「我從他們身上看到,每個時代一定有每個時代的機會,也有每個時代獨特的創業體感。」
而向來以文娛、餐飲、零售等出圈的長沙蘊含著豐富的創業活力。
早期以中式輕乳茶出圈的茶顏悅色,以小龍蝦發家最終拓展成城市IP的文和友,打出量販零食概念的零食很忙,掀起精品速溶咖啡潮的三頓半...這些來自長沙的品牌們走在產品和行業創新的前列,深諳營銷爆紅的秘訣,經過幾次起落,依然堅挺。
消費之外,湖南自帶的豐富礦產資源、重工業制造、生物醫藥等地域環境優勢,孵化出一批極具「湘商」風格的低調骨干集團。
創業者和品牌企業們總會在逆境中找到出路,足以詮釋湖南人最出圈的「統一性格」:吃得苦,霸得蠻,耐得煩。
當下,長沙的消費和創業活力還在繼續,湖南持續加碼鼓勵大學生創業。2024年底,湖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了《湖南省大力支持大學生創業若干政策措》,從基金幫扶、創業指導等各方面提供助力,共同催生出獨屬于湖湘的創業體感——熱烈而生生不息。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奪金2025》匯聚了各地來湘創業的大學生們,向創投人、創業者們和社會展現出大學生們在就業、實踐或創業中的真實面貌。
2024年,胡潤百富榜創始人胡潤接受采訪時曾說:「我反而覺得現在是黃金創業時代,甚至可能是有史以來最黃金的創業時代,正是因為經濟不太景氣,技術同時又在深度改變我們的生活和消費習慣。」
我們認為,這群成長于頻繁技術革命的時代、經歷了各種消費和時尚浪潮、又擁有年輕鮮活視角的大學生們,既是創業者,也是消費者。因此,他們為什么選擇創業、用什么來創業等一系列經歷,都可以反映出城市中某種商業或產業結構正在發生的傾斜和變化。
從身邊看見有湖南特色的生意
《奪金2025》選手陳珂的最初創業之路,還得從2019年講起。那時他就發現,學校的同學很愛點外賣,甚至,湖南農大外賣點單量榮登全國第十、湖南省第一,單價普遍8元至12元。然而,由于種種原因,附近的外賣商家還是需要養一個騎手來送外賣。「每個月,店家們都要承擔巨大的人力消耗。」
于是,陳珂在每一個校園外賣點單量大的片區都設立了一個點,店家把外賣送到片區,陳珂招募學生配送到每個人手上,「解決外賣最后一百米的問題。」后來,外賣配送的業務之外,陳珂又擴充了零食配送,團隊里有人專門在早上開著面包車去高橋進貨,上午回到學校,分發給買家。
《奪金2025》選手陳珂
再后來,陳珂參加創業創業培訓時,一個老師說:「做一件宏大的事業,可能還不如炸串店賣一晚上,一個二三十平的小店,兩三千營業額,就有一千多凈利潤。」
正逢國家提倡地攤經濟,專業學機械的陳珂開始出攤賣燒烤,總結了不少湘式燒烤的心得——以至于,當導師的朋友要從供應鏈轉型到自己開燒烤店時,遇到拓店的最大阻礙就是人力:要么得先培訓一段時間才能上崗,要么人員穩定性不足。
陳珂靈機一動,為什么不做一臺智能燒烤機呢?只要提前腌制燒烤的口味,再用機器讓燒烤店的出品火候一鍵標準化,就再也不用為了找一個合適的燒烤師傅而發愁。
不管是一直繞著餐飲打轉的陳珂,還是用炸串店做創業例子的老師,都無一不反映出長沙的餐飲消費之巨,這樣的氛圍下,餐飲創業似乎是水到渠成的事。
之前在廣州實習時,陳珂看到街邊的店鋪品類非常多,有黃金首飾,有綠豆餅,也有服裝店,而長沙的街道上,「十個店鋪里,有七八個都是搞餐飲的,區分是吃小吃、炸串、燒烤或湘菜而已。」
2021年,在老師的建議下,從小學樂器的徐鵬杰拉著身邊喜歡音樂的同學們,成立了民族音樂實踐隊,他們去了湖南隆回虎形山,聽到了當地少數民族花瑤的嗚哇山歌。
嗚哇山歌沒有譜,只有詞,花瑤人將歌詞寫在鼓上,在山間隨心而唱,這深深打動了徐鵬杰,同時也讓他意識到,在傳唱的過程中,民歌要么沒有詞,要么沒有譜,全靠口口相傳,當地的特色不一定能全部被保留下來。
《奪金2025》選手徐鵬杰
「21年的時候,國內還沒有人專門針對民族音樂做創新和推廣,」徐鵬杰決定先嘗試,開了一家音樂工作室,先用人工作曲的形式,承接企業宣傳曲等訂單。
但是,用傳統人工作曲完成一組作品,通常花費1至3個月的時間,因此,用提速來節約人力逐漸成為徐鵬杰的下一個目標;2022年初,工作室開發了一套編曲系統,雖然提高了效率,但很快,同年ChatGPT誕生,并且可以編曲,「這對整個音樂工作室帶來毀滅性的打擊」。
但是,走訪了許多企業和政府,徐鵬杰又找到一絲生機:「ChatGPT只能完成普通c端用戶的需求,比如10秒20秒的bgm,但很難滿足B端和G端的客戶需求。」
于是,徐鵬杰的工作室和學校們合作建立研究所,邀請更多技術人員的加入,打造了歌詞一體化智能生成系統,不光能生成一整套歌詞和曲目,還能做到多種demo的產出,華夏之音文曲模型初具雛形,慢慢發展成如今將近40人的團隊,如果算上校內給予指導和幫助的老師們,整個團隊的參與人數大約100人。
要用華夏之音AI文曲模型產出一首歌,先在生成界面設定選擇主題方向、樂器、文化特色關鍵詞,模型即生成一段音樂;徐鵬杰舉例,如果影視劇需要用到華夏之音做插曲、動效音樂等,那么,把那一段劇情的故事線寫進模型中,系統會自動識別分析,給出一版符合調性的曲子,再由團隊進行人工調試,進入錄音棚錄制。
2023年,徐鵬杰帶著華夏之音又回到隆回,心態也從好奇轉變為「要做出一點新的東西」,并跟當地非遺中心簽訂了合作,預計產出兩首宣傳曲目。
和陳珂以及徐鵬杰類似,許多年輕創業者都從自己熟悉的領域獲得靈感,因為想要去解決一個問題而萌生出創業的想法,踩著時代的技術浪潮,就真的將想法落地為實際,已經成為當代年輕創業的共同特征。
是創業者,也是年輕人
2023年,熱扎剛上大一,看到學校里有創業比賽和各種保研項目,他和同學一合計,干脆自己做一個項目,還能在簡歷上多寫一筆,于是,身為地質學生和新疆人對地質勘探從小耳濡目染的熟悉,用仿生機器人做礦洞探測的想法就這樣誕生。
2024年4月,為了擴充團隊,熱扎花了20元,在校園內網買了一天的置頂熱搜。
《奪金2025》選手熱扎
別人的項目有大創、獎金背書,而彼時團隊什么榮譽都沒有。「只有一家公司的口頭承諾,說等我們做起來了,會用我們的產品」。寫宣傳帖子的時候,熱扎只好「稍微加工了下情緒」,竟然也有五六十個人來加他,最終,他「騙」了20個人加入團隊。
「我一直沒想明白,為什么會選我呢?」
熱扎從來沒想到過,撥通的最后一通電話竟然給項目帶來了傾力指導的老師,硬著頭皮寫上去的招聘帖子竟然招到了不少人,為了多搞點經費,他參加湖南省大學生創業基金路演,在路演的過程中,被蹲在現場挑選手的湖南衛視工作人員選中,留下了聯系方式,最后不僅被基金選中,還竟然真的上了《奪金2025》的舞臺,一下子成為了校領導重點關注的對象。
甚至在被湖南衛視通知入選、要準備上電視的那一個月,熱扎還在忙著搞報銷——項目進行一年以來,學校創賽獎勵了5000元,上學期發3000,下個學期發2000,為了買硬件,團隊一直在自己墊資,后來,教授又支持了一萬元經費,在團隊手上待了十分鐘,很快又沒了。
錄制《奪金2025》的時候,他在臺下悄悄對比了其他選手和自己的PPT,「上節目的前一天,我還在改PPT,在臺上演講的時候,我還在想,不知道投資人們看了那么多高大上的PPT,突然看到我的,會不會覺得很搞笑。」
熱扎和后土機器人
不過,節目播出后,他一條條看評論,很快又有了新的煩惱:有人質疑他的機器人只是在現有的模式上做了微小的拓展,沒有意義。本來,熱扎相關視頻被一位新疆主持人轉發后,他在家鄉一躍成為「走出新疆的別人家的孩子」,但網友的質疑還是在熱扎心里揮之不去,很快又自我開導:「我也不可能一創業就新造一個行業。」
年輕創業者們要過的第一關都是面對質疑。
2022年,徐鵬杰的工作室用AI來編曲,由于當時大眾對AI還不熟悉,因此招來許多反對的聲音;陳珂的智能燒烤機被追問怎么平衡風味和技術,食客吃的是口味,機器又該如何保證燒烤的「煙火氣」;而張明軒的「富二代」標簽,也不可避免地讓他被拿來一遍遍與父輩做比較。
身為年輕的老板,張明軒從創業伊始就得摸索著如何領導比他年長的員工,如何更好地管控公司規章制度,而背負著二代的標簽,「壓力會更大,有沒有能力接到父輩傳下來的資源,這是一種考驗。」
這種考驗首先從父輩出題。
創業初期,尚處于自己摸黑探索的階段,摔了很多次跟頭,經歷了團隊成員的各種不良事件,終于,父母認可之后,才開始正式考慮是否給他一點資源。
《奪金2025》選手張明軒(右)
張明軒如今22歲,創業的過程中,常與成熟的合作伙伴打交道,「我自己都感覺,創業之前的我和現在的我完全是兩個人。」
合作時,優秀的領導和企業家們所傳授的經驗是項目的壓艙石,而年輕人的銳氣則可以成為推動項目前進的燃料,所有前沿、新鮮的事物,都有可能帶來意想不到的變化,將想法變成真正的生意。
陳珂靈光一閃的智能燒烤機,現在已被燒烤店投入使用,店鋪一日營業額達到5萬元左右,未來,陳珂還想將燒烤機拓展到任何想做燒烤品類、或以燒烤為菜單之一的餐飲之中;徐鵬杰的華夏之音AI文曲模型已經和68家單位企業達成合作,目前,他們團隊的人員正在新疆采風,將當地的民族史詩歌劇瑪納斯標注到文曲模型之中;張明軒公司的醫療設備順利投放至美國麻省總醫院,目前正與湖南省腫瘤醫院洽談合作。
節目之后的蝴蝶效應
當張明軒站在《奪金2025》的演講臺上,面前是經驗豐富的投資評委和企業家們,臺下坐著一批大學生觀眾,他在想,如何保證在節目能播出的情況下,同時讓觀眾們更好地理解癌癥質子治療這一看似遠離大眾生活的高精尖項目,并且在短時間內對投資評委的質疑做出回答。
當徐鵬杰面對等待大學生宿舍亮燈時,他的心中還是有些緊張。「當時我希望能帶動大學生們的創業熱情,而且也不確定我的產品到底會不會受到他們的喜歡,這種感覺,和我面對投資人交流時,是完全不一樣的。」
面對投資人,徐鵬杰可以從各種角度理性地分析項目回報,但面對一群大學生們,就是在直面未來的c端用戶群體,并且被全平臺曝光最即時直觀的用戶反映;熱扎在臺上講完項目后,還要熬夜準備第二天的考試;陳珂一直跟學生們打交道,在《奪金2025》反倒覺得非常自在。
同一個舞臺,同一批觀眾,不同領域的創業者們帶著不同的想法來到《奪金2025》,不僅相互借鑒,甚至還有機會達成合作——節目錄制期間,徐鵬杰就已經和另外一位選手開始商討合作事宜。
某種程度上,《奪金2025》的體感不僅類似于創業內容面向用戶的一次前端試水,更是將五湖四海的創業者匯聚在一起,讓投資人、創業者和潛在創業者相互看見的聚合場,也向大眾展示出所有來湘在湘創業者的精神面貌:吃得苦,霸得蠻,耐得煩。
擁有達晨財智在全國20多個省內進行布局的經驗,在湖南已投資47個項目,金額超20億,其中15家成功上市,在創投行業25年的《奪金2025》評審團專家邵紅霞看來,長沙本地的創業氛圍就是一股「闖」勁,配合當地人愛吃、愛玩而帶動層出不窮的生活消費經濟,疊加人工智能、醫藥、軍工等優秀的智能制造基礎,共同構成了長沙獨特的創業氣質。
在長沙上學的熱扎陷入資金不足的困境時,是學校的老師伸出了援手,給資源給資金,參加湖南省大學生創業基金路演,從而上了節目,又是他在長沙的一次機緣;很快,陳珂將拿到來自燒烤店的第二筆「投資」,他的智能燒烤機也將迎來2.0階段,長沙遍地是燒烤夜宵,任何新式的、好玩的東西,餐飲老板們都愿意去嘗試,催生出「有效內卷」的同時,無形之中還滋養了無數和陳珂類似的餐飲相關創業者;徐鵬杰目前在和香港的投資機構接觸,他對未來的計劃是,能帶著民族音樂走向海外,讓被湖南山歌啟發的靈感飛向全球。
《奪金2025》選手陳珂
這些年輕創業者們的事業版圖生發于湖南,他們的喜怒哀樂都與湖南緊密相連,而在這里所感受到的幫助和創業氛圍助長一次又一次啟程的信心。
邵紅霞回憶起,以前身邊有一個女生,還會從長沙專門去香港,就為了逛一逛,看一看。
「這是一座很有幸福感的城市,大家都不怕折騰,為消費零售和其他創業領域都提供了很好的舞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