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相信大家都不陌生,畢竟作為群經之首流傳了數千年,在中國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但知道是一回事,了解又是一回事,依小君的感覺,大部分人對于《周易》的了解,不少人還停留在判斷吉兇的卜卦之書。其實小君個人認為。雖說《周易》最早是作為占卜工具而出現,但隨著孔子及儒家后人的發展后,易升華為中華中華民族思想文化的經典著作。
《周易》中的六十四卦并不是簡單的占段吉兇,而是代表了人生中的種種現象和規律。因此,對于小君來說,卦無吉兇,而是通過六十四卦抓住了人生規律后,如何應用到生活中,而這或許會對生活中的得失體驗有所影響。
若能掌握《周易》中的事物的種種規律,便能掌握人生的智慧。若能了解《周易》中吉、兇的條件與消長,那么對于人生得失或許也將會有更全面的認知。
自古以來,人們認為成功的三要素便是“天時”、“地利”、“人和”。其實,在《周易》中,“天時”、“地利”、“人和”這三要素也決定著每一爻的吉兇,亦決定了人生得失的關鍵。
天時
在這個體系中,每一卦便代表著天時的因素。
我們知道先天八卦由陰陽爻三重而得的三爻卦。八卦無吉兇,只分險易和利咎,可以以簡單的方式來記憶,便是:天大地大太陽高掛,湖澤海洋有容乃大,雷驚風怕山險水嚇。
而后天八卦則是由先天八卦兩兩相重而得,在后天八卦中,卦象交互適配使得吉兇乃生。其簡單的規律可視為,剛陽之卦主內,而陰柔之卦主外為順為吉,反之則是為逆為咎,當然落到具體卦象還需具體分析。
為何以卦為天時,因為天時不可違,當處于一卦的大環境中,各爻只能順天時而決定得失進退。最典型的案例便是,泰卦上六,泰極否來,非人力所能逆轉,因此“城復于隍,其命亂也。”
在陰漲陽消的亂世中,君子宜潛藏守正,勢需退避,靜待否極泰來,這便是“否”卦的世道。
地利
《周易》中的地利元素便是陰陽與爻位的關系。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們提到六爻與三才得關系,決定了所處爻位的尊卑用事的關系。
但在地利體系中,陰陽與爻位的關系也決定了一爻的吉兇。
古人以單數為陽數,以雙數為陰數,因此單數爻位為陽位,雙數爻位為陰位。當陽爻處陽位,陰爻處陰為位時為正,一般多為吉,若能既正且中,便是中正大吉。
所謂中,便是上下重卦的中位。如下卦的六二卦便是陰爻處陰位又為下卦中位,一般多是陰卦主爻,如坤卦的六二便是柔順中正四者兼備,因此爻辭以“直方大”來贊其純正的坤德,直言以此行事“無不利”。
而上卦則以九五為尊,因為九五陽爻處陽位又得中,因此是陽爻最為順遂的位置,一般也是陽卦的主爻。如乾卦的九五飛龍在天,便是陽爻大展宏圖之際。
當然天時地利人和這是個動態的體系,具體的爻象的吉兇還需根據所處天時卦象和人和交互關系而論。
人和
而人和便是各爻之間的互動關系。
如相鄰的爻位稱比,比有比之道。一般陰陽相比多為親善,但以陽爻在上陰爻在下為順。若陰爻乘凌陽爻之上為乘剛,多屬不順。其實若將乘剛這個概念放到顯示場景中倒也不難理解。
《周易》中多將陽爻擬人為個性剛健而能力強的人,而陰爻多擬為柔順被動之人,較之陽爻能力稍遜。在平日職場中,若能力不足的領導面對能力強且潛力無限的下屬,多會產生危機感而導致工作互動中的不暢。
在一卦中,上下卦相對應的位置也有相應的關系,相應自然也有相應之道。
如初爻與四爻、二爻與五爻、三爻與上爻便是相對應的位置。上下卦相應的位置若為一陰一陽則為親善相順應的卦象。若置入人際關系,便可體現為,盛世上下間有相互提攜輔佐的關系,亂世或困境中則有相互援助,幫扶的關系。
如蒙卦中九二與六四的正應關系就是理想師徒關系的象征。而蒙卦六四則是人和關系中一個極端的案例。六四處于蒙卦中,作為應受教育的蒙者,卻在應、比關系中皆無陽爻互動,于是陷入了“困而不學,斯為下矣”的困境中,體現的便是失道寡助的典型。
其實,在《周易》中只需要好掌握好著三組天時地利人和的關系,便可以理順各爻的吉兇規律,同時也可以掌握生活中得失之道的智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