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吉林文旅事業發展極速前行的一年,許多舊有文旅項目得到了升級,許多新的景點成為網紅打卡地。時下隆冬的豐滿區,盡管小霧凇島景區借“萬縷銀絲”之美異常火爆,但其只是景“點”,與明清造船廠遺址、朱雀山游覽區雖有銜接,卻難稱一體。事實上,從吉林大橋進入江南地區后,就有舊時“江南公園”派生出的一處景點集合不斷升華,其內容豐富程度在吉林市更可謂獨樹一幟。
江南公園是吉林市最古老的公園,其歷史可以追溯到晚清時期設置的吉林農事試驗場。民國時期(1928年),當時吉林省實業廳廳長馬德恩委任李作舟(日本東京帝大農學實科畢業生)擔任農事試驗場負責人,著手復興公園。李作舟利用所學及見識,對舊有公園進行改造,設置了體育區、動物園、植物參考園等分區,并建設了亭、臺、樓、榭,增置了秋千等游樂設施,所奠定的格局影響至今。
在2024年的景點升級中,江南公園除對原有綠化、花卉進行修整之余,還在博物館城建設風潮中,利用園內老建筑設立了陶瓷博物館,深化了文旅結合。另外,春節前,江南公園還恢復了燈展的傳統,精心策劃了新春“超級燈會”,每晚17點—22點,以“動感昆蟲世界”等系列主題,借五彩斑斕的光影之美,裝點著夜色下的公園。
有人說上世紀五十年代修建江南體育場開始,江南公園就開始了面積衰減的歷程,我倒認為這種歷程是城市發展的必然。在體育場興建之后,“毛主席偉大革命實踐陳列館”(市博物館前身)、冰上運動中心、世紀廣場等建筑先后在江南公園舊有場地之上“開枝散葉”,在單純的休閑游覽之外,豐富了一個特殊區域的文旅功能。這其中吉林市博物館的影響較大。
現在的市博物館是1996年在焚毀的舊館址重建的,此后還有過擴建,現館舍建筑面積35700平方米,展廳面積18600平方米。設有吉林市歷史陳列、吉林隕石雨陳列、吉林市工業史、非遺、松花湖浪木根雕、牛子厚與京劇藝術、劉迺中藝術館、金意庵藝術館等多個常設展廳。另外,館前豎立高大的毛主席金屬塑像也是備受廣大吉林市市民敬仰的場所。
上世紀末,江南公園臨吉林大街一側被辟為世紀廣場,廣場上興建了重要的標志物——世紀之舟。2009年10月22日,建筑面積9,600平方米的世紀之舟劃歸吉林市博物館管理,2024年世紀之舟進行了加固、改造和亮化升級,開設了“大東華堂”,為這一建筑物注入了新的活力。
2024年,在吉林市政府和相關企業的共同努力下,世紀廣場北側的五代廣場建設了吉林市喜連成京劇藝術公園。此公園內新建了兩處重要建筑,其一是圣鑫酒莊捐贈的有著百年悠久歷史的徽派古戲樓,其二是古戲樓西側的二層吉林京劇出科博物館。另外在京劇藝術公園內還設有京劇文化代表人物銅像,以及公園廣場等配套景觀,布置了六處文化主題元素業態。喜連成京劇藝術公園自成立起,便節目不斷,演出連臺,成為市民和游客接觸京劇藝術,感受京劇魅力的新晉網紅打卡地標。
就在喜連成京劇藝術公園偏北處的吉林大橋橋頭,2024年也發生了重大變化,大橋與江邊休閑木棧道立體交匯處,自江邊而上興建了一處小型廣場與世紀廣場遙相呼應。這處小廣場名為“江南廣場”,廣場上立有“霧凇仙子”雕塑。此塑像曾安放在站前廣場,后散失民間,去年被找到并安放在此處,不僅扮靚了江南廣場,也成為許多吉林人追憶往昔的標的物。
應該說從田園風光為主調的早期江南公園,到如今幾處文旅項目共濟一處,是城市發展的產物,也是城市發展的見證,更是吉林市文旅風潮中難得的一處文化項目組合。徜徉其間,各項目特色鮮明,其間又互有補充、互有延伸——一站式游覽后,詳細地了解吉林市的古今發展脈絡之余,必有驚艷之處為每一位渴望了解吉林市的朋友心間,留下一抹難忘的風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