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前方無路,我便踏出一條路!
若天理不容,我便逆轉這乾坤!
——《哪吒之魔童鬧海》
文丨舊故麻袋
2025年春節檔終于落下了帷幕,《哪吒之魔童鬧海》(以下簡稱《哪吒2》)以超50億票房、16項影史紀錄、豆瓣8.5分的成績,在“神仙打架”的春節檔中一騎絕塵,并憑連續逆跌的火熱,盤活了整個國產電影市場。
根據燈塔專業版票房數據預測,《哪吒之魔童鬧海》票房將達87億,有望成為“中國影史票房第一”的電影,按這勢頭,破百億也不是不可能。
《哪吒2》的成功,不僅證實了吶喊多年的“國漫崛起”絕非虛言,更以“續作超越前作”的姿態,狠狠撕碎了“續集必崩”的行業魔咒。
而在這之前,2024年的國產電影市場,一片萎靡,頹勢盡顯,究其原因:表面看是疫情后消費降級、觀眾審美疲勞,但深層次的原因,其實是同質化題材、套路化主旋律、流量明星的集體失靈。
《哪吒2》口碑和流量的迅猛之勢,像一劑強心針,扎醒了整個行業,國漫早就摒棄了“復刻神話”的模式,而是以“神話”或“傳說”為基礎,用更鋒利的筆觸,更銳利的視角,劃開時代的肌理,書寫屬于中國人的時代精神。
時間倒退回2019年,《哪吒之魔童降世》以黑馬之姿斬獲50億票房,進入中國影史前三,真正實現了屬于國漫的“逆天改命”。
之后,《哪吒之魔童降世》被譽為“國漫電影的里程碑之作”,“我命由我不由天”這句破圈的經典臺詞成為當年大熱門,餃子導演用一個頂著黑眼圈,行為舉止紈绔的哪吒形象,向觀眾展示了什么叫“一身反骨”。
那時候的餃子導演雖然取得了成功和高票房,但背后仍有不少質疑聲,唏噓聲,甚至有人一度唱衰《哪吒2》。
2023年,光線傳媒總裁王長田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哪吒2》有希望破70億票房。當時這句話一出,網上皆是嘲諷聲,覺得王長田是在“癡人說夢”。
如今逆跌瘋長的票房讓“70億”不再是夢,《哪吒2》成為了光線最爭氣的“兒子”,王長田預估的70億票房還是太保守了!
在電影續集未制作初期,就被打上了“不看好”的標簽,加之當下國產電影續集普遍“狗尾續貂”,《哪吒2》為何能逆勢突圍,打破常規,刷新副本,最終贏得掌聲和勝利?答案就藏在兩個字里:誠意。
恰恰是因為餃子導演用滿滿的“誠意”,不僅為觀眾奉上了一出視聽盛宴,更是打破常規,將視角拉到了更宏大的命題,這個命題:關于規則、關于枷鎖、關于覺醒!
餃子導演筆下的哪吒是按照“爽文男主”的模式在寫的,有愛他、愿意為他赴湯蹈火、情緒價值給滿的父母;有理解他、愿意為他違抗父命、與他同生死共進退的摯友敖丙;有愛護他、愿意教授本領、不言辭打擊的師父太乙;還有一直站在他身后的無數陳塘關兵民。
他雖生為魔童,但在愛的浸染下,沒有被邪魔外道所影響,雖行為乖戾,但心中一直有自己堅守的正道與正義,哪怕踏出這條“正義之路”,需要付出極大的代價,他不是想成為英雄,他只是想成為自己,打破偏見,活出真正的自己,所以看似未被規訓,實則人間清醒。
電影有隱喻,也有明喻,明喻自然是被大家早就看破的白宮、美元和綠卡,但實際上,隱喻也有不少。
比如龍族因“妖族”身份被天庭壓迫千年,比如申公豹因出身卑微而遭排擠,比如哪吒與敖丙的“魔丸靈珠之困”,這些設定看似是為劇情服務,實際上處處都在映射現實:社會中的階層固化、職場中的身份偏見、年輕人對職場PUA的憤怒……
明喻、暗喻都被餃子導演巧妙地編碼進電影敘事中,可見功底之深,這些內容糅雜在一起,光靠“用心”是遠遠不夠的,還得懂得如何巧用,如何融會貫通。
比起主角哪吒和敖丙,在《哪吒2》電影中,更出彩的其實是主配申公豹和龍王敖光。
龍王敖光的“出圈”,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他的顏,用網友的一句話概括“敖是他們的姓,帥是他們的命”。敖光一出場,電影院內幾乎都是清一色的“哇”聲一片。
但申公豹的“出圈”,意義更重。
申公豹的人設,讓《哪吒2》脫離了“非黑即白”的簡單對立,國漫宇宙難得出現了一個不再臉譜化的“反派”,這一人物打造,讓《哪吒2》跳出了“打怪升級”的窠臼,真正擁有了叩問現實的深度。
申公豹本是玉虛宮弟子,位列仙班指日可待,為何內心會漸漸變得黑暗?
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看清了現實,就連仙界也沒有正義可言,所謂“蒼生大義”的背后,藏著上位者的傲慢與算計,干的都是見不得光的勾當,他祛魅了,也倦了被上位者當槍使的生活。
其次是他妖族的身份,因為是妖族,即便歷經千辛萬苦,付出比其他人更多的努力進入了玉虛宮,結果這個身份卻注定讓他離“修仙”無緣,生而為妖成了他“修仙”路上的桎梏,他之所以不斷證明自己,也是因為長期被邊緣化的不甘。
即便他不再走正途,可他仍是村里唯一的“大學生”,是父親的驕傲,是弟弟的榜樣,是全村人引以為傲的存在,這樣的申公豹,有著現實和理想的矛盾和糾結,也有著“明知結果卻不得不面對”的無奈。
這個角色是有血肉的,是有肌理的,是充滿人性思辨的。
當他得知父親身死,眼見弟弟死去,而一切都是無量仙翁在背后搞鬼后,他沒有猶豫,只身對抗,哪怕知道最終是敗局也無憾,甚至在前去殊死一搏前,不忘救下李靖夫婦,那種瀟灑,真的帥爆了!
所以看《哪吒2》,你能看到的不單單只有哪吒重生之后的成長,更有昆侖仙境的權謀、龍族內部的派系斗爭、申公豹家族的悲劇……最終匯聚成一場對“規則”的終極質問。
電影中最淚目的一段,是哪吒等人被困在天元鼎內,殷夫人知道自己命不久矣,即便哪吒中了穿心咒,也要最后抱一抱她的兒子,哪怕要承受萬箭穿心之痛,她仍笑著抱住了哪吒,惋惜自己不能看著他長大。
這里,哪吒有一段回憶:回憶里的母親,總是帶著笑容,她從未束縛過哪吒,即便哪吒處處闖禍,她也不曾質問過一句;知道哪吒喜歡踢毽子,即使知道哪吒下手沒輕重,還是會穿好盔甲,陪哪吒玩;重生不久的哪吒要去玉虛宮考學,她沒有攔著,只是叮囑哪吒要按時吃飯,要控制好自己的脾氣。
在哪吒去玉虛宮之前,她多想抱抱哪吒,可哪吒扭捏于人多不好意思,沒給母親一個擁抱,沒想到母親這一抱竟是永別,最后殷夫人化作仙丹,哪吒暴走開大。
劇情上的成功是整部電影最大的根基,只要根基夠穩,后面的一切創作都是加分項,比如導演在細節上的“死磕”就是加分項之一,比如視效的新高度也是加分項之一。
我們驚嘆龍宮的賽博朋克美學、重塑肉身的粒子特效、終局之戰的時空撕裂,每一幀都在重新定義和探索“中國動畫”想象力的新邊界。
當哪吒喊出“是魔又如何”,當敖丙選擇“與規則為敵”時,我們似乎又一次感受到了前作“我命由我不由天”時的激蕩。
我們知道“國漫崛起”不是一蹴而就的,不是一兩部爆款動畫就能定性的,“國漫崛起”更不是一個完成式,而是一個“現在進行式”,它不是結果,它是過程。它需要一代代國產動畫創作者以“死磕”之姿,在時代的浪潮中,一次次逆天改命。
當資本仍在追逐短平快的收益時,《哪吒2》以“五年磨一劍”的堅持,證明了慢工出細活的真諦;當行業困于續集魔咒時,它用創新與誠意開辟了一條新路。
《哪吒2》是否能成為國產電影史最佳或者第一已經不重要了,因為它注定會成為“2025年電影市場”和“中國動畫電影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看了彩蛋,已經開始期待《哪吒3》了,時間上我愿意再等上5年,然后看《哪吒3》繼續在奇幻的國產動畫領域繼續拓荒,開創更好的新紀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