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影視風向標
2月4日大年初七,今年春節檔(1月28日至2月4日)落下帷幕,據貓眼數據,截至當天24點,檔期票房高達95.13億元,大幅超過2024年同期的80.16億元,創中國影史春節檔票房新高,觀影人次1.87億也打破中國影史同期紀錄。
《哪吒之魔童鬧海》以48.4億元票房遙遙領先,奪得今年春節檔票房冠軍,檔期票房占比超過50%。《唐探1900》以22.79億元票房位居第二,《封神第二部:戰火西岐》9.97億元名列第三。《射雕英雄傳:俠之大者》《熊出沒重啟未來》《蛟龍行動》分居第四至六名。
今年春節檔7天票房遠超去年同期8天
今年春節假期和去年春節雖然同樣都是8天,但去年春節由于除夕還不是法定假期,放假日期是從大年初一至初八,而從今年開始,除夕成為法定假期,放假日期是從除夕至大年初七。
對于春節檔電影市場來說,別小看這一細微的假期調整,因為按中國人習俗,除夕是闔家團圓的日子,春節檔影片歷來都是大年初一才正式上映,因此去年春節檔是實打實的8天票房,這也是去年春節檔票房能超越2021年同期創影史新高的一個重要原因。
今年春節檔名義上有8天,但除夕當天6部新片尚未正式上映(僅《蛟龍行動》小規模點映),只有2100萬元票房,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實際上只有7天真正貢獻票房。饒是如此,今年春節檔依然豪取95.13億元票房,遠超去年同期的80.16億元,創中國影史春節檔票房新高。
1月29日大年初一票房高達18.08億元,大幅刷新中國影史大盤單日票房紀錄。連續7天單日票房超過12億元,史無前例。
今年春節檔總觀影人次1.87億,超過去年同期的1.63億,同樣打破中國影史春節檔觀影人次紀錄。總放映場次347.1萬場,比去年春節檔的368.8萬場少了20多萬場。全國平均票價50.8元,比去年春節假期的49.1元小幅上漲。刨除票價上漲因素,今年春節檔上座率仍比去年同期大幅上升。
《哪吒2》《唐探1900》分獲冠亞軍
《哪吒之魔童鬧海》上映7天狂攬48.4億元票房,占整個春節檔票房比例高達50.8%,春節假期每天票房都在逆勢上漲,單日票房從大年初一的4.87億元上漲到大年初七的8.67億元,毫無懸念地奪得今年春節檔票房冠軍,排片占比35.3%,春節假期上座率高達52.5%,遠超去年春節檔票房冠軍《熱辣滾燙》31%的上座率。
從該片目前依然非常強勁的票房走勢來看,超越《長津湖》的57.75億元,成為中國影史票房新冠軍指日可待。
貓眼專業版最新預測其最終票房將高達87.38億元,若真如此,將大幅度提高中國影史單部影片的最高票房紀錄。
《哪吒之魔童鬧海》之所以能取得超高票房成績,主要是因為口碑爆棚,無論故事人物、特效場面,還是主題立意和喜劇元素,都達到乃至超過觀眾預期。影片并非沒有缺憾,但類型和風格上老少咸宜,尤其受年輕觀眾喜愛,非常符合春節觀影氛圍,因此成為今年春節檔的最大贏家。
《唐探1900》以22.79億元票房奪得今年春節檔亞軍,春節假期上座率43.1%位居第二,同樣遠超去年春節檔票房亞軍《飛馳人生2》的32.2%。只是因為排片占比24.3%,不如《飛馳人生2》的29.8%,檔期內票房才比后者的23.65億元略低。
《唐探1900》不僅保留了“唐探”系列電影“喜劇+懸疑”的經典融合元素,而且融入了豐富而厚重的歷史知識,通過多個橋段、臺詞和細節表現出濃郁的家國情懷,引發觀眾情感共鳴,讓觀眾笑中帶淚,從主題立意上來看,堪稱“唐探”系列最佳。
這是該片能在《哪吒之魔童鬧海》的巨大沖擊下,依然能受到很多觀眾青睞,取得高票房的根本原因。無論從票房還是口碑來看,它也是今年春節檔的贏家。
贏家通吃,四部影片票房遠未達預期
近幾年的春節檔都出現了強者恒強、贏家通吃的市場格局,今年春節檔電影市場這種情況更加明顯。6部春節檔影片都是大制作,都擁有大IP,其中5部都是國產爆款系列電影的續集,在上映之前原本被認為將是勢均力敵的較量,至少有三四部影片有望爭奪冠軍。
不料,除了大年初一上映首日《唐探1900》以4.65億元票房與《哪吒之魔童鬧海》的4.87億元票房有短暫的分庭抗禮之外,其余4部影片從第一天就開始與上述兩部影片拉開較大差距。
《紅海行動》的續集《蛟龍行動》首日票房更是僅有7413萬元,排片占比僅7.6%,檔期內票房僅有2.74億元。
預售票房最高的《射雕英雄傳:俠之大者》正式上映后沒能延續輝煌,首日票房2.58億元,排片占比16%,隨后每日票房和排片不斷下降,大年初七排片已下降到4.1%,在6部影片中墊底,單日票房也被《蛟龍行動》追趕上來,檔期內僅取得5.91億元票房。
《封神第二部:戰火西岐》上映前被很多影迷寄以厚望,但上映后因為口碑不如第一部,殷郊變形后的視覺特效做得差等原因,票房迅速下降,最終春節假期僅拿到9.97億元票房,貓眼最新預測其最終票房僅有11.75億元,遠不如第一部的26.36億元。
“熊出沒”系列電影往年在春節檔票房表現一直穩中有升,今年受到同為動畫片的《哪吒之魔童鬧海》的強勢沖擊,春節檔期內僅拿到5.08億元票房,遠不如去年同期的13.69億元。
春節檔之所以會出現這種強者愈強、贏家通吃的馬太效應,主要的原因是目前中國絕大多數普通觀眾,因為觀影消費習慣、春節票價偏高等原因,春節假期最多只看兩部電影,在預算有限和從眾心理的影響下,自然會選擇口碑最好和關注度最高的頭部影片觀看。
去年春節檔票房前四名的影片口碑差距不大,才會出現兩部30億+,兩部20億元左右的影片,但慘痛的代價是《紅毯先生》《我們一起搖太陽》等四部影片票房實在太差被迫撤檔。
從近幾年春節檔的市場情況來看,早已不是十年前水漲船高的普漲局面,越來越呈現出“冰火兩重天”的兩級嚴重分化格局,這也給今后所有想進軍春節檔上映的國產大片敲響了警鐘。
今年6部重磅國產大片扎堆在春節檔上映,對于類型不占優勢、口碑未達預期的影片來說,反而得不償失。《蛟龍行動》如果改到今年國慶檔上映,《封神第二部:戰火西岐》改到暑期檔上映,票房應該會更好,重磅影片的檔期分配也更加合理。
盡管幾家歡樂幾家愁,但總體而言,今年春節檔電影市場非常火爆,無論是票房還是觀影人次都大幅刷新中國影史同期最高紀錄,不愧為“史上最強春節檔”,為蛇年中國電影迎來開門紅!
【影視風向標】由資深媒體人、中國電影評論學會秘書長、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新媒體文藝評論委員會秘書長、中國影協理論評論委員會理事胡建禮主編。涵蓋微信公眾號、人民號、微博、百家號、企鵝號、新浪、網易、搜狐、今日頭條、一點資訊、大魚號等自媒體平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