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青島交通博物館的史料記載,1885年,德國工程師卡爾·本茨制造出世界上第一輛以汽油為動力的三輪汽車,剛過了16年,青島就有了第一輛德國造的汽車。
汽車進入青島可要追溯到上世紀20年代,那時在路上跑的全部是從外國進口的汽車,像美國汽車,德國汽車和馬車及人力車等。
進入50年代,中國的汽車工業有所發展。雖然還是以外國汽車為主,但那時中國路面上跑的汽車就開始有自己制造的汽車了。1953年,第一汽車制造廠在長春奠基,標志著中國汽車工業的起步。1956年7月13日,中國第一輛汽車——“解放牌CA10型”貨車在長春一汽誕生,“它”的到來結束了新中國不能制造汽車的歷史,不僅標志著中國汽車工業的起步,還在以后中國的工業建設、農業建設和國防建設中做出了巨大貢獻。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義。
到了60年代,中國的經濟開始進入快速的發展階段,而青島這時的經濟建設也進入了一個高速發展的增長期。首先是各種基本建設的發展如火如荼,其次是各種工業的產品和原材料的大量運輸,再就是各種糧食作物以及各種城市居民需要的各種必須物品等都需要大量的運輸……。
隨著膠濟鐵路和青島港物資集散及客商貿易不斷增加,這一切都需要車輛的運輸。然而青島解放后,當時的獨輪車,地排車、畜力車等非機動貨物運輸工具仍然大量使用,部分日本產的三輪車在專業遠輸部門中被用于市內短途運輸,50年代后期被上海產三輪車取代, 直至 70年代初。
上世紀 60 年代中期,短距離貨運在青島還是以地排車唱主角,地排車的總數量接近萬輛,年運量占半數以上, 因為地方運輸業很難分配到一輛像南京 “ 躍進 ” 、一汽 “ 解放 ” 等這樣的貨車。 在粥少僧多的情況下, 1967 年起青島運輸合作聯合社成立了 “ 機動板車機修廠 ” ,借鑒外地經驗,利用 8 馬力和 12 馬力的柴油機為動力,組織人員設計載重 1.5 噸的簡易機動三輪車,它就是我們青島人所說的 “ 叭噠叭 ” 。 它是一種沒有駕駛室、沒有差速器,沒有變速箱,沒有電子打火,沒有電噴系統,沒有液壓助力,啟動靠手搖等,不可以倒車,如果要倒車的話駕駛員必許下車,把車頭扭轉 180o 然后再由駕駛員推著車 “ 前進 ” 從而完成倒車工作 ,唯一的好處就是駕駛空氣循環好,駕駛視野開闊。
這種簡易的“叭噠叭”一生產出來之后立即投入“運營”,短短兩年內即在原屬青島市運輸合作社系統中替代了地排車,成為市內短途運輸的主要工具。但由于該機動板車耗油多,噪音大,污染環境,加之當時國產其它類型的各種車輛快速進入“市場”,所以從1975年后便不再生產,至1979年青島專業公路運輸部門中的“機動板車”(叭嗒叭)全部淘汰。
回顧青島在汽車制造的歷史上確實有過一些努力和成就。 最早應該算是 1967 年起青島運輸合作聯合社成立了 “ 機動板車機修廠 ” 生產的 “ 叭噠叭。 其次是 1968 年 7 月 1 日,青島第二儀器廠轉產成立青島汽車制造廠, 1969 年 4 月就生產出第一批汽車 “ 青島 69” 牌。
再其次就是 1994 年由頤中集團等三方成立的,公司注冊名稱為頤中(青島)運輸車輛制造有限公司,頤中集團經歷了艱難的生產及談判磨合,一直熬到了 2000 年 12 月 15 日,第一臺整車 “ 蘭德 ” 轎卡才下線 …… 。
由于當時的國人不太了解知識產權之類的東西,所以就更談不上對知識產權等之類的重視。 但是如果我們僅從知識產權的角度來看,第一次的 “ 叭噠叭 ” 應該算是我們青島當之無愧的完全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車輛。 “ 它 ” 雖然簡單,粗糙,功能少,污染大 …… ,用現代人的眼光來看簡直是一文不值。 但是我們不能不考慮當時的時代背景, “ 它 ” 就是在沒有先進的汽車設計團隊,在沒有先進的汽車流水生產線,沒有先進完善的技術加工設備,沒有完美的科技充足儲備和保障 …… 等的時代環境下,靠著高超的手藝和堅強的信念的那些鈑金師傅,焊工師傅,鉚工師傅等等,一筆一筆,一錘一錘,一鋸一鋸,一銼一銼,設計,加工,制造而成。 在中國特別是青島的汽車制造業當中,“叭噠叭”雖然是曇花一現,但是后人特別是有點年紀的青島人永遠不會忘記“它”。
“ 叭噠叭 ” 從它誕生的那天起,歷史就賦予了它不同的使命和命運, “ 它 ” 的退出是歷史的必然。 不能給用戶帶來溫馨體驗和愉快感覺的任何商品或服務,都將會或早或晚地被市場所拋棄,這是亙古不變的歷史真理。 但是我們說句心里話, “ 叭噠叭 ” 雖然退出了歷史的舞臺,但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之下,并不是因為它的服務和管理以及對環境的污染,而是因為整個汽車工業的快速發展和駕駛設計的安全和便捷。 這就像當年的 “ 柯達 ” 膠卷和 “ 諾基亞 ” 手機一樣。 作為后人我們也應該帶著一顆敬慰之心向曾經為島城經濟建設和發展做出過突出貢獻的 “ 叭噠叭 ” 道一聲 “ 謝謝 ” 。
作者:趙金華,1963年出生,城市規劃科技工作者,在國家級刊物和報刊及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上發表過近百篇的專業科技論文和其它文章,撰寫電視劇本三個,擁有多項的專利發明,曾獲得過山東省十大孝子的獎勵,熱愛生活,熱心公益,愛好廣泛。
青島城市檔案論壇公眾號、青島城市記憶頭條號編輯整理發布,轉載請注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