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曾經有三條馬路是用人名命名或改名的,它們或紀念、或美化、或感恩而設,分別是中山路,天門路和芝泉路。其中,中山路是紀念偉大的民主革命先驅者孫中山先生而更名。天門路(現在的延安路)其實不應該算作人名,實際上是個地名,湖北天門縣,是為紀念民國市長沈鴻烈(湖北天門人)而最初定名。還有一個就是芝泉路,為了紀念曾任國務總理的段祺瑞而改名。中山路與天門路之前已找到相應的史料考證,芝泉路則一直是源自網上介紹,并未看到有效的實物資料以佐證。
之前編發倓虛法師自述《影塵回憶錄》后,有多位讀者發信息給我,湛山寺的捐贈不應遺漏北洋總理段祺瑞,此公篤信佛教,與青島兩段淵源,其一,一戰時力主加入協約國,從而中國以戰勝國身份,奔走巴黎和會,得以從日本收回山東,其二,自掏腰包資助湛山寺,沈鴻烈取此公的字命名芝泉路。
根據倓虛老法師的回憶錄,其中只提到靳云鵬,只字未說段祺瑞,所以當初僅按大師之回憶錄編寫。后來的查證中,也驗證了倓虛法師的說法。
網上對于芝泉路的資料基本是說,為紀念段祺瑞資助湛山寺而命名。諸如:當時青島修建湛山寺時資金短缺,段祺瑞雖然一生節儉積蓄不多,但還是為湛山寺捐了1000銀元解了燃眉之急等,云云。
熱心網友“澗中細流”發來一張圖片,這是一份1937年1月的報紙新聞,讓我們一目明晰了芝泉路的由來,也確定了該路確實為紀念段祺瑞所更名,但卻沒有為湛山寺捐款的記載。這張圖片,同時解開了多年來圍繞此間的持續爭論,以及諸多讀者與文史愛好者的疑惑。
1937年1月,紀念段祺瑞晚年好佛,佛海路改名為芝泉路。
在這則報紙新聞中,關于將佛濤路更名芝泉路的原因,可以看到如下介紹:
段前執政迭秉國鈞,翊贊共和,藎籌碩畫,志慮忠純,此國家之元勛,亦全民所景仰,今茲溘斷,同深謳忠,況青島由華府會議收回,國土重光,完全為段公參戰所致,故在本市尤應特別紀念,永垂不朽。
茲查前湛山寺路現改名為佛海路,為由湛山寺通海濱大道,交通頻繁,擬即改為芝泉路。緣段公晚年好佛,與寺接近。甚屬恰宜,庶幾地靈人杰,相得益彰。
段祺瑞(1865—1936),原名啟瑞,字芝泉,晚號正道老人。曾四任總理、四任陸軍總長、一任參謀總長、一任國家元首。人稱"六不總理"(不抽、不喝、不嫖、不賭、不貪、不占),下野后誓不與日本人結交。段祺瑞的一生起起落落,盡管非議不少,但在國家利益、大是大非上毫不含糊,值得敬佩、值得歷史記住他。
說起段祺瑞與青島的淵源,一是關于一直以來他捐助湛山寺的網絡介紹。 二是1917年,其主政的北洋政府加入協約國,對德國宣戰,從而以戰勝國的身份參加了巴黎和會以及華盛頓會議,最終,北洋政府在華盛頓會議上與日本達成協議,收回青島主權。
1936年11月2日,段祺瑞在上海病逝。段祺瑞去世后,當局表決通過國葬決議,并發表關于國葬命令。對青島這座城市回歸祖國領土有特別重要意義的人物,1937年1月初,由青島市公安局、工務局、財政局三局聯合具呈:
以段前執政芝泉先生,有功國家,全民景仰,為尊崇國家元勛起見,特將本市佛海路改為芝泉路,藉資紀念段公晚年好佛之宏愿,三局現已具呈市府核準備案,并由市府通令所屬一體知照。
1941年,青島市街圖。
1937年1月,經時任青島市長沈鴻烈批準,湛山寺前的佛海路更名為了芝泉路 。
青島湛山寺位于太平山東麓,雖是我國近代興建較晚的一座佛教寺廟,卻被譽為“中國最年輕之名剎”。
湛山寺1934年4月動工,1945年方始落成。因時局的變動,按照當初的規劃,至1948年仍未全部完工。在十余年間,五期工程的施工中,無數善心大愛居士竭力付出,尤以湛山寺開山主持倓虛大法師居功厥偉,一生盡瘁佛教,使新建的湛山寺在短時間內即成為華夏名剎。
修建廟宇的同時,在湛山寺的門前,依山修建了一條在當時算是較寬的土路,最初命名為湛山寺路。
佛濤路最初叫福島路,佛海璐最初叫湛山寺路。
如今位于八大關北側、太平山南坡的佛濤路,最初也不是這個名字,而是叫福島路。隨著湛山寺的興建,1935年,青島市政府將命名不久的福島路改為佛濤路,將湛山寺路更名為了佛海路。
上世紀四十年代初,湛山寺與藥師塔前的芝泉路。(網友“ Frank Duane with E”收藏提供)
如今的同一位置已被大樹遮擋,藥師塔都幾乎看不到。
芝泉路因為是環山而建,所以呈明顯的不規則狀,它的大致輪廓基本未變。七十年代,因為家和小學離著都不算遠,和一幫小伙伴們經常在這里玩耍,那時還是沙土路,好像一直到九十年代初才硬化的路面。
湛山寺與藥師塔,寺外的芝泉路路況在其后的幾十年未變。(網友“ Frank Duane with E”收藏提供)
在1988年《青島市街道村莊區劃索引》中,芝泉路有如下注釋:
芝泉路:1-25、2-20,屬市南公安分局湛山派出所
芝泉路:22-30,屬臺東公安分局南仲家洼派出所
臺東區未撤銷時,芝泉路與九水路一樣,都有部分路段屬于臺東。如今,這條路已全部歸屬市南區,經過多年來的改造規劃,芝泉路也早已是環境優美,道路潔凈,尤其是鄰湛山寺前的區域,背山面海,風景尤其秀麗。
昨日拜謁湛山寺,佛音繚繞間,恍惚有種穿越三、四十年代舊時光之感,尚未修建完工的湛山佛寺前,芝泉路上有馬車駛來。芝泉路成名已近九十年,此風水上佳之所在,觀日落月升,享時光靜好。朝鐘暮鼓不到耳,明月孤云長掛情。
青島城市檔案論壇公眾號、青島城市記憶頭條號編輯發布,轉載請注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