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寶玉的愧疚之情
作者:歸途如虹
No.1
《紅樓夢》一開篇有一段不算正文的內容,里面有這樣一句話:“實愧則有馀,悔又無意之大無可如何之日也”!可見,愧疚感是促成曹雪芹創作《紅樓夢》的動因之一。曹雪芹究竟因何愧疚我們不得而知,書中的賈寶玉則經常被愧疚的情緒折磨。
No.2
現象
得知金釧投井自殺后,賈寶玉“心中早又五內摧傷”,“恨不得此時也身亡命隕,跟了金釧去”。賈寶玉知道是自己的輕佻和軟弱害死了金釧,所以他可以接受金釧妹妹玉釧給自己臉色看,會哄著玉釧吃蓮葉羹,會在自己燙傷后卻只顧關心玉釧,會在金釧生日當天偷偷出門去祭奠她。
被賈政打了一頓后,賈寶玉做夢,“只見蔣玉菡走了進來,訴說忠順府拿他之事;又見金釧兒進來哭說為他投井之事”。賈寶玉深感對不起他們,后悔不應該出賣蔣玉菡,不應該和金釧在王夫人身邊調笑。這種愧疚感甚至讓賈寶玉覺得自己是一個特別沒有用的人,產生了悲觀虛無的情緒。
第二十二回里,賈寶玉調和林黛玉和史湘云的矛盾不成,反而被她們奚落,“再細想來,目下不過這兩個人,尚未應酬妥協,將來猶欲如何?”,產生了幻滅感,覺得“回頭試想真無趣”。賈寶玉之所以因為這么一件小事而感到如此失落,我覺得還是因為愧疚感。賈寶玉覺得自己不應該給史湘云史湘云使眼色,結果既得罪了史湘云,也得罪了林黛玉,卻又不知道該如何彌補,所以心灰意冷。作為一個把女兒視作全部的人,賈寶玉很容易因為女兒的委屈而感到愧疚。
第五十八回里,賈寶玉從芳官口中得知了藕官、菂官和蕊官之間的故事,說到:“天既生這樣人,又何用我這須眉濁物玷辱世界。”賈寶玉居然自卑到覺得自己活著都多余,這是內心深處積累了多少愧疚感啊!愧疚到覺得自己連活著都不配了。
芳官、四兒、晴雯被王夫人攆走后,賈寶玉就覺得四兒是被自己誤了,深感愧疚。其實,賈寶玉也覺得很對不起芳官和晴雯。《芙蓉女兒誄》里就有“及聞槥棺被燹,慚違共穴之盟;石槨成災,愧迨同灰之誚”這樣字字血淚的句子。這一句更像是寫給林黛玉的,所以這里表達的是對林黛玉和晴雯的雙重愧疚。賈寶玉恨自己的懦弱,恨自己生在禮教森嚴的家庭里,恨自己保護不了心愛的人。
No.3
本質
一個人會產生愧疚之情,說明他是有良知的,是懂得自省的,而不是自私冷酷的。和賈寶玉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賈赦。賈璉批評賈雨村弄得“石呆子”家破人亡,賈赦不僅沒有因為兒子的正義感而自慚形穢,反而打了賈璉一頓。兩相對照,賈寶玉是多么善良。
甚至和賈寶玉絲毫無關的事都會讓賈寶玉產生愧疚之情:平兒挨打,賈寶玉替賈璉和王熙鳳向她道歉;賈赦強娶鴛鴦,賈寶玉在賈母面前說自己的不是。可見,賈寶玉多么具有同情心。
愧疚是一種非常折磨人的情緒,現實當中有的人甚至因為愧疚之情而自殺。但是愧疚并非是一種完全消極的情緒,愧疚感可以幫助一個犯過錯的人改過自新,可以讓一個幼稚的人變得成熟。關鍵在于我們能否理性面對自己的愧疚感。一個人如果因為心懷愧疚而自暴自棄,便會自我毀滅;一個人如果因為愧疚感而痛定思痛,便會成長。
我覺得愧疚感帶給賈寶玉最大的影響是讓他越來越珍惜和姐妹們在一起的歲月。賈寶玉無力改變世道,無力反抗現實,無力改變女兒們的薄命,只能夠在力所能及的的情況下好好善待她們,給予她們溫暖和慰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