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遭遇本世紀最大規模的流感暴發
據統計,截至2024年12月29日,日本的每家醫療機構平均接診流感患者達到了64.39人,全國43個都道府縣的流感疫情均超過了警報等級。從2024年9月2日至2025年1月26日,日本累計報告的流感病例數更是高達約952.3萬人。
進入2025年1月后,流感疫情對日本醫療系統的影響逐漸顯現。靜岡縣等地的醫院出現了感冒藥告急的情況,部分醫院甚至建議患者居家休養,以避免擠占有限的醫療資源和交叉感染的風險。
到了2月3日,由于醫療機構過度囤購藥品等因素的影響,日本出現了流感藥的短缺現象,其中抗病毒藥奧司他韋的供應尤為緊張。多家制藥公司,如澤井制藥、中外制藥、東和藥品等,均出現了奧司他韋的供應困難。
此次流感大流行并非由新病原體或毒株引起,而是由于2020年后流感未出現大流行,疊加今冬干燥的氣候條件,使得病毒傳播能力增強,同時咽喉和氣管粘膜的防御能力減弱。不過,自12月29日流感疫情達峰后,雖然仍處于高位,但已經趨于平穩。
對于藥品短缺的原因,除了流感患者增加導致需求激增外,還與批發商向仿制藥公司訂單增加、仿制藥公司調整出貨量等因素有關。這導致仿制藥不再進入藥店,引發了連鎖反應。日本厚生勞動大臣福岡資麿指出,藥品短缺并非因為藥物絕對量不足,而是由于恐慌和囤貨行為所致。
我們需要提前做好哪些預防準備?
在我國,自2024年11月以來,流感病毒檢測陽性率持續上升,雖然相對往年偏低,但已進入季節性流行期,且99%以上為甲流。流感與普通感冒有本質區別,存在重癥和危及生命的風險。
1.流感與普通感冒的區別
流感與普通感冒雖都屬呼吸道疾病,但差別顯著。流感由流感病毒引發,傳染性強,癥狀重,如突發高熱、肌肉酸痛、乏力等,病程3-7天,免疫力弱者更長。而普通感冒癥狀溫和,如流鼻涕、打噴嚏,一般一周自愈。
2.高危人群需警惕
流感危害大,可引發肺炎、心肌炎等嚴重并發癥,高危人群(如嬰幼兒、老人、孕產婦等)更易中招。治療流感需及時,48小時內用藥最佳,可選瑪巴洛沙韋、奧司他韋等藥物。若出現高燒不退等癥狀,應立即就醫。
預防流感,接種疫苗最有效,可降低就醫風險!可降低40%-60%就醫風險,建議每年流感季節前接種,接種后2-4周產生抗體,保護作用持續6-8個月。同時,保持良好衛生習慣也至關重要,如勤洗手、遮口鼻、少聚集、強鍛煉、足睡眠、重飲食。這些措施能增強免疫力,減少感染風險。
總之,面對流感,我們無需過度恐慌,但需要積極通過接種疫苗、養成良好衛生習慣等方式,有效降低流感對我們的健康威脅。特別注意高危人群的保護、預防措施的采取以及合理用藥,同時要學會識別并發肺炎等關鍵問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