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日,第五屆巴塞爾國際作曲比賽在瑞士巴塞爾Don Bosco音樂廳落下帷幕,上海音樂學院作曲指揮系2024級碩士生路芊辰(導師:錢慎瀛副教授)憑借作品——大型交響樂《夜頌九章(Nine Odes to the Night)》榮獲第一名(6萬瑞士法郎,約48萬人民幣)與該賽首次頒發的唯一聽眾獎(5000瑞士法郎,約4萬人民幣)。
獲獎證書
一二三等獎獲獎選手合影,左一為上音學生路芊辰
瑞士巴塞爾作曲比賽為不限年齡與國籍且獎金最高的職業賽事(雙年賽),已經成為全球最具影響力的當代作曲大賽之一。參賽作品為大型交響樂與室內管弦樂。本屆比賽評委由瑞士著名作曲家邁克爾·賈瑞爾領銜,成員包括作曲家麗莎·林(澳大利亞)、奧古斯塔·里德·托馬斯(美國)、安德烈亞·斯卡塔齊尼(瑞士)、保羅·薩赫爾當代音樂基金會總監弗洛里安·貝斯特霍恩博士(瑞士),以及巴塞爾三大樂團的藝術總監。
賽事分三輪:初賽,從全球250余部管弦樂作品中選出12部作品(小型管弦樂4部、大型交響樂8部)。復賽,由巴塞爾交響樂團、小交響樂團和室內樂團排練并在三場音樂會中展演12部入圍作品,并選出5部決賽作品。決賽,由巴塞爾三大樂團聯袂展演這5部作品,最終評出并公布3部獲獎作品及其名次。此外,音樂會現場聽眾和參與網絡直播的全球聽眾共同聆聽音樂會后,票選出唯一的聽眾獎。
比賽現場
評委主席邁克爾·賈瑞爾表示:“路芊辰成功地在樂思、形式結構與時間維度之間構建了富有張力的互動。她以獨特的音響語言創作出一部作品,其情感力量深深打動了評委。尤其是作品的音樂構造及其統一性,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路芊辰在決賽現場致謝
《夜頌九章》以“夜”為客觀意象,以“頌”為主觀印象,展現“夜”的層次與“頌“的多樣。夜頌,分九章,圍繞三種形態展開。靜態的“霧”,以緩慢的滑奏與疊置的層次塑造朦朧感;動態的“風”,借密集的音群運動展現流動性;動靜態交織的“光與影”,通過打擊樂、豎琴與鋼琴與管弦樂的音色對比勾勒明暗層次。這三種音響形態在九章節中交錯疊加,最終融為夜的音響意象,以新的交響音樂形態映射出作曲家對“夜”的想象與贊頌。
在導師錢慎瀛的建議下,路芊辰將作曲技法伸到當代前沿:借助數字音頻技術進行音響設計,將其轉化為器樂語言,并勾勒出宏觀音響結構。樂曲的意象與詩意文本奠定了音樂的性格與指向,其音響的實現由兩個階段構成:電子合成階段,運用混響、相位調制等技術,規劃音樂的層次感和空間感;管弦樂總譜成型階段,將電子合成階段的工作結果轉化投射為交響音樂的現代語匯,以期擴張傳統交響樂的語言邊界,進而使《夜頌九章》的音響結果和音樂意象得以展現出作品的交響性、當代性、邊界性和藝術個性。
路芊辰,2015年考入上音附中,先后師從邵青、岳淼和葉國輝教授。2018年考入上音作曲指揮系,師從錢慎瀛學習作曲至今。“進入錢老師的作曲班,真是我的幸運。”路芊辰表示,“錢老師一直激勵我向極高的目標前行,同時給予我極大的創作空間和自由。”在課上,錢慎瀛經常給學生分析新作品與新技術,并分享作曲領域的最新動態,強調要志存高遠,越年輕,越要敢于做困難而正確的事。“參賽前,我竭盡全力完成了作品,卻因職業賽事的難度而猶豫不決,正是錢老師‘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激勵讓我堅定信心,這才有了之后的預賽、復賽、決賽和最終的獲獎。”
獲獎后,路芊辰說:“由衷感謝錢慎瀛老師七年來對我的悉心培養和指導,感謝每一位曾經指導過我的老師。”
錢慎瀛,江蘇南通人,作曲家,上音作曲指揮系副教授,碩士生導師,畢業于上海音樂學院(2009)和日內瓦高等音樂學院(2014),先后師從鄧爾博、岳淼、陳鋼、朱世瑞和Michael Jarrell。曾先后獲得包括第十屆比利時伊麗莎白王后Queen Elisabeth作曲決賽獎(前四名)、第十二屆羅馬尼亞文化部喬治·埃內斯庫George Enescu國際作曲比賽室內樂唯一大獎和第十四屆意大利阿弗雷德·卡塞拉Alfredo Casella國際作曲比賽唯一大獎在內的許多國內外重大比賽獎項。因連續兩次在中國文化部鼓勵參加的國際比賽中獲獎,2010年獲得由文化部特頒的證書與獎金(作曲領域唯一)。其部分作品總譜由意大利CASA RICORDI和上海音樂出版社出版。
自2015年回上音工作,錢慎瀛開始擔任《和聲》《當代音樂》與《作曲》課程教學。“路芊辰是我在上音帶的第一屆作曲班(2018級)學生之一。她敏銳且熱情,有超乎常人的強烈求知欲與好奇心。在她的音樂中凝聚著愛與力量的脈沖——這是她給于這個世界的響應。”
臻玉需要時間的打磨。路芊辰、她的父母與錢慎瀛經過慎重的商量后,在本科畢業后用一年的時間專事沉淀和創作,為其后的研究生學業積累能量。從去年9月收到入選巴塞爾作曲比賽復賽的通知到今年初的四個月,作品的總譜分譜經歷了細致的修改打磨。入選上一屆巴塞爾比賽提名獎之一的作指系學生肖瑾涵也從自己的參賽經歷中給予寶貴建議。比賽正值春節期間,錢慎瀛和芊辰仍然每天遠程琢磨各種細節。朱世瑞教授也在獲知比賽結果后立即發出了天道酬勤的贊嘆。
在人工智能時代背景下,錢慎瀛一直在思考作曲教學的實踐之路該怎么走。一方面,錢慎瀛希望加強對前衛新音樂技術尤其是電子音樂、計算機輔助算法作曲、虛擬樂器等方向的了解和掌握——以外觀方法推演模型邊緣;另一方面,也盡力引導學生在創作中關注中國哲學思想與傳統音樂文化及其在當代語境下的藝術表達——以內觀思想領悟規律核心。
作為在上音求學、任教二十余年的上音人,錢慎瀛表示:“回饋母校最好的方式,就是把我從授業恩師們耳濡目染的治學從藝的上音精神在我的創作實踐和學生們身上傳承和光大。我為像路芊辰這樣的新上音人——00后新時代作曲家,在作曲世界舞臺前沿嶄露頭角而感到驕傲和自豪。”
來源:作曲指揮系、研究生部
編輯:陳璐瑤
審核:張卓
小音家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