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國防歷史上,曾經存在過一個重要的人才培養制度即“國防生制度”,而這一制度的實施也為軍隊現代化建設提供了另一條人才培養輸送途徑,進而為國防建設、軍隊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所謂“國防生”其實指的是根據解放軍和武警部隊建設需要,由軍隊依托地方普通高校,從參加全國高校統一招生考試的普通中學應屆高中畢業生中(含符合保送條件的保送生)招收的并以國防生教育模式培養的新型軍事人才、高素質軍事人才。所以,國防生通俗理解起來就是后備軍官,國防生畢業后會定向分配至部隊服役,正式投身軍旅成為現役基層軍官。
北京林業大學武警國防生國旗班
據公開資料顯示,我國最早從1999年開始實施“國防生培養制度”,當時眾多有志青年紛紛被國防生制度所吸引,并經過層層選拔篩選成為國防生,隨后經過嚴格的學業學習、軍政訓練后順利畢業進入部隊。國防生在校學習期間,享受由部隊提供的國防獎學金,同時可享受其他非義務性獎學金,具體由駐高校選培辦按照標準逐月發放給學生本人。
但是在此前的軍改中,根據軍隊相關調整改革部署:從2017年5月起,解放軍和武警部隊不再從普通高中畢業生中定向招收國防生,也不再從在校大學生中考核選拔國防生,“國防生制度”自此畫上句號、成為歷史。
而此番軍改前,武警部隊作為我國的正規武裝力量,也執行著“國防生制度”。為此,武警部隊專門與國內12所重點名牌高校進行了國防生培養簽約,委托這些重點名牌高校招收培養武警國防生,并在相關高校設立了“選培辦”。而這12所武警部隊國防生院校分別是:“中國人民大學、中國政法大學、遼寧大學、復旦大學、華東政法大學、湖南師范大學、中山大學、云南大學、西南財經大學、長安大學、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和北京林業大學。”據了解,當時的武警部隊及各駐高校后備警官選拔培訓工作由武警部隊參謀部訓練局選培辦領導牽頭。
武警國防生
值得一提的是,不同高校對于武警國防生的培養領域也是各有側重、結合本校特長特色的,比如中國人民大學招收培養的武警國防生全部分布在法學、哲學、漢語言文學、行政管理、新聞學、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6個專業。而中國政法大學招收培養武警國防生(于2005年開始),且全部分布在刑事司法學院和民商經濟法學院,均為法學專業。還有湖南師范大學于2002年開始招收培養國防生,全部分布在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應用心理學、漢語言文學、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思想政治教育、電子信息工程6個專業。中山大學則是從2005年開始招收培養武警國防生,全部分布在信息安全、軟件工程、行政管理和臨床醫學這4個專業。
長安大學的武警國防生接受訓練中
最后,簡單介紹一下武警部隊國防生畢業入伍后的相關安排待遇:1、畢業入伍的武警國防生在首次評授警銜、評任專業技術職務、確定專業技術等級以及住房等方面,與同期進入部隊院校學習的現役畢業學員同等對待(只是國防生在校學習期間并不計入軍齡)。2、國防生在完成一切學習、訓練考核并通過后(即達到培養目標并取得相應學歷和學位證書),且政治、年齡和身體條件均符合《接收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工作若干規定》的要求,便可由武警部隊根據培養目標、國防生本人所學專業和個人素質特長,按協議面向部隊統一分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