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4日(今天),廣汽集團發布公告,曾慶洪先生因到齡退休,申請辭去公司董事長、董事、董事會戰略委員會主任委員及委員職務,馮興亞正式接任董事長一職。
曾慶洪出生于1961年7月,是地地道道的老廣東。他于1999年8月出任廣汽本田汽車有限公司黨委書記,后于2005年6月出任廣汽集團副董事長、總經理,于2016年9月,接替張房有,出任廣汽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
根據廣汽集團董事會決議,曾慶洪于2021年10月9日續簽合同,繼續擔任董事長,任期從2021年10月8日起至2024年10月8日止。不過,就在9月30日,廣汽集團突然宣布,第六屆董事會及監事會的任期將于2024年10月8日屆滿,但為了確保公司治理結構的穩定性和工作的連續性,董事會及監事會的換屆選舉將延期進行,具體時間待定。
在延期近4個月之后,終于瓜熟蒂落。曾慶洪退休,馮興亞正式成為廣汽集團一把手。
2024年,對于廣汽集團而言,是極其艱難的一年。全年汽車總銷量為200.3萬輛,比2023年下滑20.04%,除了廣汽傳祺,廣汽集團其他整車板塊全線下跌,特別是廣汽集團的兩大合資主力——廣汽豐田和廣汽本田,下滑都超過了20%。廣汽傳祺成為了廣汽集團增長的獨苗,不過,也僅僅增長1.99%。
這樣的成績,對于交班的曾慶洪來說,多少有點虎頭蛇尾的感覺。迫于市場壓力,曾慶洪在2024中國汽車重慶論壇上,大聲疾呼,要理性有底線的競爭,反對惡性價格戰。
“這樣卷下去不是辦法,企業目的是什么?盈利,為國家做貢獻,為社會做貢獻,交稅、就業……現在廣大車企裁員裁了多少?廣汽也裁了不少,這樣下去,對社會、對國家會怎么樣?”
“廣汽不反對價格戰,也不怕打價格戰,但是要有理性和有底線,不能過度。讓利可以,但讓本不可持續。企業沒有效益就無法生存,對稅收、就業及上下游產業將帶來不良影響。”
曾慶洪這樣的言論,瞬間成為了網絡熱點,引爆了輿論。一些別有用心的人開始帶節奏,圍攻曾慶洪的反內卷言論,眾多口水湮沒了當時的廣汽集團。經此一役,曾慶洪極少在公開場合發表言論,但交班的工作仍在井然有序中進行。
與曾慶洪不同,馮興亞是河南商丘人,并非土生土長的廣東人。于2004年12月,馮興亞南下加入當年剛剛成立的廣汽豐田,2008年被擢升至廣汽集團擔任集團副總經理,2013年起出任常務副總經理一職,并于2016年擔任廣汽集團總經理至今。
2024年11月,時任廣汽集團總經理的馮興亞,在2024廣州車展宣布正式開啟三年“番禺行動”,通過四項改革舉措、五大保障,欲在2027年實現自主品牌占集團總銷量60%以上,挑戰自主品牌銷量200萬輛。
說白了,變革的重心在于,廣汽集團要從過去發展合資品牌全面轉向發展自主品牌,并且在三年內,實現了自主品牌挑大梁,占集團銷量達到60%以上。2024年,廣汽集團自主品牌的銷量占比不到40%。
在宣布了三年“番禺行動”后,已經站在前臺的馮興亞開啟了廣汽集團的一系列改革。2024年11月30日,廣汽集團正式與華為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將聯合打造一個全新的高端智能新能源汽車品牌
2025年1月初,我們又率先報道了廣汽集團三大自主品牌將整合,并附上了詳細的組織架構圖及高管人員名單。
三大自主品牌的整合,從2025年1月1日起,集團將整合傳祺、埃安的營銷領域,設立品牌營銷本部,負責傳祺、埃安、昊鉑的大客戶業務,并統籌市場營銷、整車銷售、渠道建設、售后服務和新媒體營銷等工作,同時財務本部、采購本部、產品本部下設的“室”統一更名為“部”。
廣汽集團的改革才剛剛開始,此次董事會完成交接班后,媳婦熬成婆的馮興亞,將甩開胳膊對廣汽集團開出更多藥方,有病治病,沒病強身,以應對接下來更加殘酷的汽車淘汰賽。
對于1969年出生的馮興亞而言,當前廣汽集團面對這一仗是真正的大決戰,是前所未有的新興戰爭。汽車已經從傳統機械交通工具,變成了數字化的智能汽車,他所面對的競爭對手,也已經從過的大眾、豐田、通用這類傳統車企,轉變為特斯拉、華為、小米、理想這樣的科技公司。
我們期待現年55歲的馮興亞能帶領廣汽集團打贏這場輸不起戰爭,把廣汽的火種繼續傳下去,攜手比亞迪、吉利、長城、奇瑞、上汽等其他中國品牌,相互競爭、相互合作,沖出中國,走向世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