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特朗普兌現了他的承諾,對加拿大和墨西哥加征25%關稅,對中國則是10%——這倒并沒有他之前承諾的60%那么夸張。
但沒過多久情況立馬反轉,經過溝通,加拿大和墨西哥愿意在邊境增加軍警巡邏力量,以阻止芬太尼和非法移民流入美國。特朗普也表示,可以推遲關稅30天,以觀后效。
中國則在今天推出了反制的一系列關稅措施,作為回應。
特朗普加征關稅,一直都是以芬太尼和非法移民為理由,很顯然他的目的遠不僅僅如此。那么他到底想要干什么?關稅大棒,僅僅是為了討好選民還是為了給美國獲取金錢利益?真相并沒有這么簡單。
當我們看待國際政治的時候,一定不能只看表面,而是要透過表面看其背后的深層次利益。
在表面上,芬太尼和非法移民的問題的確嚴重,尤其是后者,是特朗普的心頭大患。阻止非法移民進入美國,同時遣返已有的非法移民,是特朗普2.0時代的最重要措施之一,也是他拯救美國的最重要措施之一。
所以,通過關稅大棒來要求芬太尼和非法移民進入,固然是特朗普想要實現的目的,但只是最淺層次的目的。
也有的人說,我知道真實目的,就是為了讓制造業回流美國,逼迫制造業企業都去美國開廠,以避免關稅懲罰。
是的沒錯。讓制造業回流美國,也是特朗普執政最大的戰略目的之一,但這仍然不是最深層次的原因,這個我后面再分析。
在促進制造業回流方面,因為特朗普的票倉很多都來自于鐵銹地帶的失業工人,他們是美國產業變遷之下最受傷的人群之一。
在以前,這些工人可以一個人養活全家,住著大別墅、周末剪草坪、車庫里有兩輛車、兒女在草坪上打秋千——就是我們在電影里看到的那個美國。在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美國藍領工人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幸福生活,創造了一代偉大的中產階級。
但隨著美國的產業轉移,金融業、互聯網、服務業成為其重點產業,這些人逐漸走向失落。在曹德旺去美國建立汽車玻璃工廠的時候,那個小鎮的工人大部分都處于失業狀態,在期盼著有新的工廠給他們提供就業。
這就是特朗普想要達到的目的——都給我學學曹德旺!
但并非每個企業家都有曹德旺那樣的勇氣,他們還是會選擇最簡單的方式,去墨西哥這些廉價勞動力充沛的地方,享受最直接的利潤賺取模式。
去美國,像曹德旺是獲得了成功,但難度不小,相比去墨西哥肯定要艱難很多。畢竟美國是一個法治國家,監管很嚴,工會也很厲害。
但特朗普就是要揮舞著關稅大棒,驅趕這些企業家:都給我搬到美國來!
如果關稅真的加到25%,這效果是真的會有,因為沒有哪個汽車配件廠扛得住這種壓力。
那么我剛剛說了,制造業回流依然不是特朗普最想要的,那么他到底想要什么?
我們看待特朗普,絕對不能刻板印象認為他是一個短視的商人,其實他有著非常大的國際戰略觀。對此我沒有褒貶的意思,只是想客觀呈現,他究竟想要塑造什么樣的美國。
那就是——重回黃金時代的美國。
特朗普親口說過,他想要美國回到19世紀末那種黃金時代。其實換個翻譯我們就知道了——鍍金時代。
鍍金時代(英語:Gilded Age),處于美國歷史中南北戰爭和進步時代之間,大概是從1870年代到1900年。這個名字取自馬克·吐溫第一部長篇小說。
“鍍金時代”是美國經濟發展突飛猛進的時期,類似于中國改革開放后這三四十年。這段時間中,數百萬的移民從歐洲來到了美國,同時大量的重工業,包括鐵路、工廠、采礦都得到了飛速的發展,大部分的財富都聚集到了美國的北部和西部。
1860年至1900年美國制造業產值由19億美元增加到114億美元,鐵路里程由3萬英里增加到25萬英里。
1871年到1913年是美國經濟趕超英國的關鍵時期,這一階段美國GDP增長了5.26倍,英國只增長了2.24倍。1860年美國工業總產值尚不到英國的一半,到1894年已經超過英國。
到1913年,美國的人均總產值和工業總產值均位居世界第一,無可爭議的成為世界第一經濟強國。同時,這個時代也催生出美國歷史上第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和競爭力的大型壟斷企業,比如摩根大通、花旗銀行、通用電氣、標準石油、美國鋼鐵公司、美國電話電報公司、福特汽車公司……
至此,我們就能理解大部分“特朗普戰略”了,他就是要重塑美國經濟的偉大。
這也是為什么他希望俄烏戰爭盡快結束。特朗普厭惡戰爭是真的,因為他想要好好搞經濟,只有結束戰爭,才能讓一切重回正軌,讓美國加強主導全球貿易的地位。
除了讓經濟重回偉大,特朗普還有著全球戰略的深刻考慮。
大國的全球戰略主要分為兩部分:地理戰略和國際政治戰略。
在地理上,我們可以通過兩件事情窺見特朗普想要干什么,即拿下格陵蘭島和巴拿馬運河。這兩個戰略要地,都是未來世界的重心。
可能有人會說,巴拿馬運河是很重要,是全球貿易的要道,但格陵蘭島那么偏遠,能干嘛用?
其實很重要,因為——北極。
北極作為一個不受關注的地方,在地理上卻極其重要。將地球儀從上往下看就會發現,北極是去往全球重要國家地區,最近的一個中樞。誰占領了北極的制高點,誰就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迅速控制全球的安全形勢。
圖片來源:讀懂本星球
隨著全球變暖,北極也變得越來越易于通航,它作為戰略要地的地位,就更加凸顯出來。
據科學家有關預測,到2040年北極冰層或將全部融化。屆時,北極地區的新航線——“西北航道”和“東北航道”將連接歐洲、亞洲以及北美洲,大大縮短航程距離,成為未來的“黃金水道”。搶先開發航道不僅對本國經濟有利,還可以在北極開發事務上掌握一定的話語權。
據美國地質調查局估計,北極的石油儲量占全球未開發石油儲量的13%,可采原油約1000億桶。可以開發風力、水力資源以及農林牧漁產業,并且開發難度不高。對于多數的大國來說,掌握北極地區就代表著掌握了重要的海洋門戶和能源儲備。因此,這里的資源和戰略性地理位置都成為了各國競相角逐的引燃點。
近年來,美國、俄羅斯、加拿大、挪威等國家都在加強北極地區的軍事部署和設施建設,以確保在北極地區軍事領域的優勢地位。
拿下格陵蘭島,也就是拿下了北極最重要的戰略制高點,同時還可以就近鉗制歐洲和俄羅斯。
特朗普的國際政治目的,就是讓美國重新成為強力的全球霸主,那么這種地理上的戰略控制是絕對不可少的。
特朗普一直抱怨拜登在阿富汗的撤兵,削弱了美國的全球形象,導致很多國家不把美國放在眼里,蠢蠢欲動。他認為拜登的軟弱導致了俄烏戰爭等一系列的沖突,所以他要重塑美國的強大形象,保持威嚴和震懾。
所以,在經濟上、國際政治上,都要讓美國重回絕對的世界霸權地位,這才是特朗普“關稅大棒”的真正目的、終極目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