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們,今天咱們來聊一個大家都很關注,卻又常常充滿誤解的話題 —— 癌癥。在很多人的認知里,癌癥就像是一個可怕的 “死神”,一旦被它盯上,仿佛人生就陷入了絕境。但事實真的如此嗎?先給大家講個事兒。
李阿姨是一位普普通通的職場女性,工作勤勤懇懇,生活也平淡幸福。單位每年都會組織體檢,這原本是一件保障健康的好事,可今年卻讓李阿姨一家經(jīng)歷了一場不小的波折。體檢報告出來后,李阿姨發(fā)現(xiàn)上面赫然寫著 “甲狀腺癌” 幾個字。這消息就像一顆重磅炸彈,瞬間在李阿姨家炸開了鍋。
李阿姨的兒女們心急如焚,看著母親,他們的眼神里滿是擔憂和恐懼。在他們的印象里,癌癥幾乎等同于死亡判決書,一想到母親可能要遭受病痛的折磨,他們的心里就像被一塊大石頭堵住了。于是,兒女們趕忙放下手頭的工作,帶著李阿姨跑遍了城里的大醫(yī)院,掛專家號復查。每到一家醫(yī)院,他們都緊緊握著李阿姨的手,眼神中透露出焦急與期待。在等待檢查結果的過程中,時間仿佛凝固了一般,每一分每一秒都無比漫長。
好不容易見到專家,專家的一番話卻讓他們有些意外。專家看著檢查報告,語氣很平靜地說:“別太擔心,這種癌癥的生存率幾乎是 100%,很多時候甚至不用特別治療,觀察就可以了。” 李阿姨一家愣住了,他們面面相覷,眼神里充滿了疑惑。在他們的認知里,癌癥是一種極其嚴重的疾病,一旦患上,肯定要馬上進行各種治療,怎么可能不用治呢?
其實,李阿姨一家的疑惑,很多人都有。在我們的生活中,癌癥似乎總是伴隨著痛苦和絕望,隨便在網(wǎng)上搜搜,或者問問身邊的人,總能聽到一些親友或名人因癌癥離世的故事。久而久之,大家就覺得癌癥是絕癥,一旦患上,人生就進入了倒計時。但實際上,癌癥遠沒有我們想象的那么簡單。
癌癥可不是一種單一的疾病,它就像一個龐大又復雜的 “家族”,里面包含了超過 100 種不同類型的腫瘤,每一種都有自己的特點,這就是癌癥的多樣性。癌癥的發(fā)生,背后有遺傳、環(huán)境和生活方式這三大因素在 “搗鬼”。
就拿遺傳因素來說,某些基因突變或者遺傳性易感性,會讓一些人比其他人更容易患上癌癥。比如說乳腺癌、卵巢癌,就和 BRCA 基因突變密切相關。曾經(jīng)有一位年輕的女士,她的家族里有多位女性都患有乳腺癌。后來她去做了基因檢測,發(fā)現(xiàn)自己攜帶了 BRCA 基因突變,這讓她患乳腺癌的風險大大增加。得知這個消息后,她心里壓力很大,整天提心吊膽的。
環(huán)境因素同樣不可小覷。我們生活的環(huán)境中,空氣污染、化學品暴露、紫外線輻射等,都可能悄無聲息地導致基因突變,進而誘發(fā)癌癥。在一些化工園區(qū)附近,由于長期接觸化學污染物,當?shù)鼐用窕及┌Y的比例相對較高。還有那些長期在戶外工作,經(jīng)常被紫外線直射的人,患皮膚癌的風險也會增加。
生活方式也在癌癥的發(fā)生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吸煙、酗酒、飲食不當、缺乏運動等不良習慣,長期積累下來,會一點點侵蝕我們的身體,增加患癌風險。就像有些人,每天煙不離手,酒不離口,還愛吃各種高熱量、高脂肪的食物,又不愛運動,時間久了,身體的各項機能下降,患癌的幾率也就大大提高了。
癌癥之所以讓人害怕,除了它可能致命之外,還因為它太復雜、太不可預測了。癌細胞就像一群不受控制的 “瘋狂分子”,它們可以肆意生長、擴散,還能侵入健康組織,甚至轉移到身體的其他部位。和普通的良性腫瘤不同,癌細胞具有很強的侵襲性和變異能力,這就使得癌癥的治療充滿了挑戰(zhàn)。
而且,癌癥在早期往往沒有明顯的癥狀,很多人在初期根本察覺不到自己患病。等到身體出現(xiàn)明顯不適,去醫(yī)院檢查時,往往已經(jīng)到了中晚期。這時候,治療的難度就大大增加了,患者也需要承受更多的痛苦。癌癥治療通常需要手術、放療、化療等多種方式,這些治療手段不僅會給患者帶來身體上的痛苦,還會給他們帶來巨大的心理負擔。雖然現(xiàn)在醫(yī)學技術不斷進步,但癌癥仍然是全球導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不過,大家也別太絕望,癌癥這個大家族里,并不是所有的 “成員” 都那么可怕。有兩類低風險癌癥,生存率接近 100%,甚至在某些情況下不需要過度治療。
先來說說甲狀腺癌,這幾年,甲狀腺癌在女性群體中越來越常見,尤其是中年女性。李阿姨就是在這個年齡段查出甲狀腺癌的。很多甲狀腺癌生長速度非常緩慢,就像一只慢悠悠爬行的蝸牛。在早期,它幾乎沒有什么明顯癥狀,大部分患者都是在體檢或者自我檢查時偶然發(fā)現(xiàn)的。就像李阿姨,要不是單位組織體檢,她可能根本不知道自己患病了。而且,就算確診了,有些患者也不會有任何不適感,身體和往常一樣。
李阿姨去咨詢醫(yī)生的時候,醫(yī)生告訴她,像她這種情況,化療、放療這些讓人聞風喪膽的治療手段根本用不上,只需要做個簡單的手術,就能有效去除腫瘤。根據(jù)統(tǒng)計數(shù)據(jù),七到九成的甲狀腺癌患者(病理類型:甲狀腺乳頭狀癌)預后都很好,經(jīng)過規(guī)范化治療之后,甚至不影響壽命!不過,這里大家要注意,醫(yī)生強調的是七到九成的甲狀腺癌患者,并不是所有患者都這么幸運。像甲狀腺濾泡癌、甲狀腺髓樣癌,還有未分化癌,這些病理類型的患者預后就不如甲狀腺乳頭狀癌患者。而且,如果患者后續(xù)治療不規(guī)范,五年生存率也會受到影響。
再講講前列腺癌,這是男性中常見的癌癥之一。幸運的是,大部分前列腺癌的惡性程度并不高。對于早期前列腺癌患者來說,治療方法有很多種,手術、放療、藥物治療都可以選擇,很多患者通過這些治療都能完全康復。在一些情況下,醫(yī)生還會采取 “觀察等待” 的策略,對病情進行密切監(jiān)控,而不是馬上進行治療,尤其是對于那些生長緩慢且不具侵襲性的腫瘤。在這個過程中,患者雖然沒有立即接受治療,但通過定期檢查和監(jiān)控,依然能保持較好的生存狀態(tài)。歐美國家的數(shù)據(jù)顯示,前列腺癌患者的五年生存率高達 95% 以上。但在我國,前列腺癌的五年生存率雖然有所提升,可目前也只有 66.4%,和歐美國家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這其中一個很關鍵的原因就是早期篩查做得不夠好。很多患者在發(fā)現(xiàn)患病時,病情已經(jīng)發(fā)展到了比較嚴重的階段,治療難度加大,生存率自然就降低了。
面對這兩類相對 “溫和” 的癌癥,我們算是不幸中的萬幸。但對于其他那些惡性程度高、侵襲性強的癌癥,我們又該怎么辦呢?
值得慶幸的是,隨著醫(yī)學技術的飛速發(fā)展,癌癥治療領域不斷有新的突破。傳統(tǒng)的手術、放療和化療,在很多癌癥的治療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讓不少患者獲得了延續(xù)生命的機會,尤其是在癌癥早期被診斷出來的時候。但這些傳統(tǒng)治療方法也有一些弊端,比如化療,在殺死癌細胞的同時,也會對身體的正常細胞造成傷害,導致患者出現(xiàn)各種副作用,脫發(fā)、惡心、嘔吐都是常見的癥狀。
近年來,精準醫(yī)療的出現(xiàn),為癌癥治療帶來了新的希望。精準醫(yī)療的核心理念,就是根據(jù)個體的基因組信息、分子特征以及環(huán)境因素等,為患者量身定制治療方案。這種個性化的治療方法,就像是為患者打造了一把專屬的 “抗癌武器”,不僅能提高治療效果,還能大大降低副作用,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比如說,有些案例中,醫(yī)生可以針對患者特定的基因進行精準打擊,只消滅癌細胞,卻不會影響健康細胞。要是這項技術能夠普及,那對癌癥患者來說,簡直是一大福音,能讓他們在治療過程中少受很多罪。
除了精準醫(yī)療,基因療法的崛起也為癌癥治療開辟了新的天地。基因療法主要是通過修改或替換患者體內(nèi)的基因,來修復或抑制致癌基因的功能,從而達到治療的目的。其中,CAR-T 細胞療法已經(jīng)在一些血液癌癥,比如白血病和淋巴瘤的治療中取得了突破性成果。醫(yī)生會利用基因編輯技術,改造患者的免疫細胞,讓這些免疫細胞具備識別并攻擊癌細胞的能力。有一位白血病患者,之前嘗試了很多傳統(tǒng)治療方法都效果不佳,病情一度陷入絕境。后來,他接受了 CAR-T 細胞療法,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治療,體內(nèi)的癌細胞明顯減少,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他也重新看到了生活的希望。這種療法不僅提高了治療的精確度,還為那些傳統(tǒng)療法無效的患者帶來了新的生機。
【本內(nèi)容為故事類醫(yī)療健康科普文章,文中除了健康科普內(nèi)容所出現(xiàn)的任何人名、地名、事件均為藝術加工,并非有意冒犯或貶低任何個人、團體或組織。如有雷同,純屬巧合,請理性閱讀。】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