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底,據臺灣最新民調顯示,臺北市民對于市長蔣萬安多項政治舉措的滿意度高達8成以上,“居住在臺北是幸福的”這句話是對他中肯且珍貴的評價。
毋庸置疑,如今的蔣萬安已經成為國民黨一面新的旗幟,也是扭轉國民黨長期頹勢的一劑特效藥,不少人因此預判,4年之后,兩岸統一的希望恐怕要落在這位廣東人后代身上。
有著“國會戰神”稱號的蔣萬安到底有何過人之處?為何外界對他如此寄予厚望?了解了此人的身世、經歷、能力背景,也才能明白他的過人之處。
先來起底一下蔣萬安的身世,1978年末生于臺灣臺北,其父是蔣經國與章亞若的私生子章孝嚴,直到2005年才得以認祖歸宗,此前,蔣萬安名叫章萬安。
之所以稱他為廣東人后代,因為母親黃美倫祖籍廣東臺山,因為父親的坎坷身世,蔣萬安在成長過程中并未因蔣家血脈享受優待,這一點奠定了他較為穩重溫和的性格。
至于如今不少人對蔣萬安在兩岸統一問題上寄予厚望,還是有理有據的,大體可以從他的從政背景及個人能力、政治傾向等方面來分析。
首先是他的從政背景,雖說年近而立之年才得以認祖歸宗,蔣萬安在2015年投身臺灣政壇后,僅用了2年多的時間就當選為第20屆國民黨中央委員,2017年10月又高票當選國民黨“中常委”,正式成為國民黨權力核心。
如此漂亮的政壇首秀必然離不開他背后人脈資源的助力,可想而知,家族遺留的政治資源也必定為他所用,這就注定了他要承擔起“蔣四代”的使命與責任。
一方面,國民黨如今大力推動兩岸關系發展、抵制民進黨“兩國論”,蔣萬安身處其中必定是認同并支持的。
另一方面,他雖是“半路出家”的蔣家后人,但曾祖父蔣介石時至今日遺愿未了,有責任完成祖輩葉落歸根遺愿的蔣萬安,也必定會在兩岸關系發展中有所作為。
最重要的是,他作為國民黨派系一枚新星,方方面面都足以與年輕時的“小馬哥”相媲美,4年后極有可能成為國民黨領軍人物,沖擊臺灣地區領導人大選。
其次是他的個人能力,在沒涉足政壇之前,作為資深法律人士,他的履歷也堪稱完美。
從臺灣政治大學外交系畢業后,在美國用時近5年取得法學博士學位,在2007年開啟律師生涯,漸漸在美國資本市場司法領域小有名氣,又在2011年合伙創辦國際法務事務所。
從專業成長經歷來看,蔣萬安的個人能力是毋庸置疑的,還讓他能夠用司法視角更加理性地看待時事,這一點也推動他在看到臺灣“修法”缺陷后毅然放棄美國綠卡、投身政壇。
從個人經歷角度來看,他必定對兩岸關系、美臺關系乃至國際局勢有著異于常人的深刻認知,如今對兩岸關系的積極態度必定是深思熟慮的結果。
第三就是蔣萬安本人的政治傾向,有兩件事還是比較有代表意義的。
第一件就是2024年11月發生的大陸七所大學師生赴臺參訪這件事,對于臺灣民眾展現出的熱情,民進黨顯得陰陽怪氣,蔣萬安則因此公開抵制賴清德的“臺獨”立場及其與美國之間的不當合作理念。
第二件就是本月17日大陸方面宣稱將恢復福建、上海居民赴臺團隊游這件事,蔣萬安公開回應“樂見其成,臺北市已經做好準備”,此舉同樣體現了他懂得順應民意、尊重兩岸關系的可貴之處。
可想而知,如若沒有心思想要促成兩岸關系和諧發展乃至推進兩岸統一,很多事對于蔣萬安而言都是可為可不為的,偏偏是這些細微之處彰顯了他的真實態度。
還記得2023年上海、臺北合作舉辦的“雙城論壇”上,蔣萬安用“兩岸關系如江河行舟,雖不應該過盡千帆皆不是,也不能一廂情愿地認為輕舟已過萬重山”來表達自己反對兩岸交惡的立場。
綜上所述,這位年輕的廣東人后代、蔣家后人、臺灣政壇新秀,必定會對日后兩岸關系發展起到積極作用,如若他真的能登頂臺灣地區領導人寶座,在兩岸統一問題上邁出新的歷史性的一步,也不是沒有可能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