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來疏竹,風過而竹不留聲;雁度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
這是《菜根譚》中的一句話,反復了讀了很多次,有很深的感觸,所以我想分享給你,相信你也能讀懂藏在其中的智慧。
這句詩,讀起來會有很清晰畫面,當風吹過竹林的時候,竹子會隨風搖曳發出沙沙的聲響。而當風停止以后,竹林又恢復平靜,仿佛什么也沒有發生過。
第二個畫面是秋天,一群南歸的大雁,飛過一潭清澈的湖水,睡眠照應著大雁飛過的身影,而當大雁飛過,湖水并不會留下它們的影子。
那么這句詩,能給我們帶來什么思考?我想可以用這樣一句話來形容——生活,是否美好,不在于世界是怎么樣,而在于你自己是怎么樣!
我們經常會覺得生活不美好,有煩惱,有憂愁;有悲傷,有仇恨。
但總結起來,人生的種種,無非都是我們與外界的關系,比如愛恨情仇,是與人的關系,環境好壞,是與自然的關系。
但影響我們最多的,無疑是與人的關系。如果說我們是一片竹林,那別人就是風,如果說我們是一潭湖水,那別人就是飛過的雁。
你所遇到的人,身邊所發生的事兒,就像飛過湖水的雁,和吹過竹林的風,他們都是這個世界客觀存在的東西,但他們對你來說,其實真的并沒有你想象中那么重要。
比如你穿一件新衣服,有人會說真好看,也有人會說丑,但更多的人可能根本不會在意你穿什么,但你很可能會因為別人的評價時而開心,時而難過。
如果你讀懂“風來疏竹,風過而竹不留聲”這句話,你就不會在意別人說好看還是丑,因為只要你自己穿得舒服,自己穿得高興,就已經足夠。不要活得像一個孩子只在意別人的看法。
當然你有時候不一定是竹林,也可能是大雁,當你飛過的時候,總想留下一點痕跡,讓湖水記住自己。生活中,我們經常試圖這樣做,比如教育別人,想要改變別人。
但你有沒有想過,你為什么要去干預別人呢?事實上,我們很難改變除了自己之外的任何一個人,首先你不一定就是正確,有可能你想改變的人,他所掌握的才是真理。
其次,如果他真的需要改變,也絕對不是因為有你的存在,而是因為他自己想要改變。所以,如果你是大雁,那就只管好好飛翔,不要試圖在湖面留下自己的身影,當你專注于做好自己,就會少很多煩惱。
我們有時候是風,有時候是竹子,但歸根結底,你只是你自己,是風的時候,不要總想讓竹子始終為你搖擺;是竹子的時候,也不要煩惱總是有風,因為它總會有停的時候。
這個世界就像天上的大雁和地下的湖水,既真實,又虛幻,只要做好自己,所有的遇見一定都是美好。圣人之心如明鏡止水,物來不亂,物去不留,世界是否美好,不在于世界,而在于——你自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