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有個話題:
當代人幸福的標準是什么?
有個高贊回答,總結起來就9個字:
有家回、有人等、有飯吃。
所謂歲月靜好,不過就是在充滿煙火氣的日子里,接地氣地活著。
就像三毛。
北大教授張頤武曾說:
三毛的成就主要不在文學上,而是在生活方式上。
身處撒哈拉沙漠時,她在平凡的日子里,自得其樂,活得像個君王。
翻開三毛滾燙的人生,你會發現:
真正治愈一個人的,是那些平凡生動的日常。
1973年,三毛和荷西在撒哈拉沙漠結婚。
沙漠荒涼,荷西又剛找到工作,沒什么積蓄,兩人過著極簡的生活。
結婚當天,荷西提議去當地最好的旅館住一天。
三毛卻搖搖頭說:
我情愿回家自己做飯吃,住一天那種旅館,我們可以買一星期的菜。
曾被父母捧在手心里的女子,從此洗手做羹湯。
一個土豆加一點面粉,煎出一個圓圓的土豆餅,荷西吃三分之二,三毛吃三分之一。
一個洋蔥和幾片肉,瞬間變出一個菜。
三毛說:“我很欣賞這種藝術。”
廚房的煙火氣里,藏著一個家幸福的秘密,有了煙火氣,家就有了溫度。
食物稀缺,父母不遠千里寄去一些食材,“中國飯店”就在沙漠里開張了。
三毛總是變著花樣做美食,把單調的生活變得趣味盎然。
做“粉絲煮雞湯”,荷西以為粉絲是“中國細面”,三毛心血來潮告訴他,那是“春天下的第一場雨,被一根一根凍住了”。
荷西呆呆地聽著,把“春雨”一掃而光。
吃“螞蟻上樹”,三毛將粉絲和肉末一起炒,荷西以為粉絲是“白色的毛線”,三毛莞爾一笑告訴他,那是釣魚用的尼龍線。
荷西又將“尼龍加工的白線”吃掉許多。
當三毛把粉絲切碎,同菠菜和肉一起,夾在餅里吃時,荷西竟以為自己吃的是魚翅。
普普通通的粉絲,被三毛變成了吃不起的樣子。
一開始,三毛的“中國飯店”只有荷西一個食客,慢慢地荷西的同事也會時不時來蹭飯吃。
就連荷西的老板也吵著想吃“筍片炒冬菇”,三毛拿不出筍片,便用黃瓜代替,客人也吃得不亦樂乎。
為了改善生活,夫妻倆還開車穿過沙漠,帶著朋友一起去海邊捕魚。
他們露營、燒烤,像過節一樣快樂。
沙漠里艱辛而清苦的日子,被三毛過得熱氣騰騰。
其實,每個人的生活,都離不開煙火俗常。
很多時候,吃的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那份對生活的熱忱。
粗茶淡飯里,往往藏著最真實的人生,雖樸實平淡,卻有著最動人的模樣。
沙漠的居民愚昧落后,但三毛從不孤傲。
她會教鄰居的女孩子讀書、收拾房間、清洗衣物……
也會和當地人一起,擠在狹窄的帳篷里,啃半生不熟的羊肉;
去鄰居開的商店里買必需品,她嫌每天給錢麻煩,便要求記賬,空了才去付錢。
對卑微的小人物,她也極具同理心。
每次出門去沙漠里拍照,她都會帶上一些美麗的玻璃串珠、糖果、小藥片,分給一些窮苦人。
在沙漠定居不久,三毛的鄰居要在天臺上蓋一間房,雇傭的是當地最低賤的奴隸,而且還是一名不會說話的啞奴。
正午烈日當空,熱浪滾滾,空曠的天臺沒有任何遮擋物,啞奴只能蜷縮在墻邊,任由太陽暴曬。
鄰居對此不聞不問,三毛不忍心。
她想把啞奴帶回家,但拘謹的啞奴很不自在,她便在樓道里給啞奴找了一個陰涼的地方,還拿來墊子,讓他休息。
看見啞奴用硬得像石頭一樣的面包充饑,她拿出冰凍桔子水、軟面包、乳酪、白水煮蛋給他吃。
荷西下班后,三毛還帶著丈夫去幫啞奴蓋房子。
感受到善意的啞奴,漸漸放下戒備,成了三毛的朋友。
與人交往時,三毛從來只看品性不看出身,無論再卑微的人,只要品行端正,她都能和他們打成一片。
浩瀚廣袤的沙漠里交通不便,三毛和荷西省吃儉用,買了一輛小車。
出行路上,只要看見有人在沙漠里艱難跋涉,三毛都會剎住車,盡可能地提供幫助。
或是一瓶水,或是一點食物,或是讓人搭一段順風車。
一次,她看見一位老人拉著一只大山羊,在沙漠里艱難地移動。
她便停車把山羊塞進后座,讓老人坐在前排。
車內空間狹小,山羊的頭剛好伸到三毛的脖子邊,她也毫不在意。
回到家,荷西埋怨:“這下好了,將羊糞弄進車里來了。”
要知道,平時三毛對車珍愛有加,不僅會拿一塊絨布,將車子里里外外擦拭干凈,就連輪臺里嵌進了小石子,她也要認真地挑出來。
而此時,面對丈夫的抱怨,三毛只是微笑著拿來掃把,把羊糞收拾了,倒進花盆里去。
如此庸常的舉動,卻讓我們看到了一個人品性的高貴。
楊絳先生曾說:
簡樸的生活,高貴的靈魂,是人生的至高境界。
真正的高貴,從來不是高高在上地藐視他人。
而是能在平凡樸素的日常里,無論面對再卑微的人,都始終心懷善意。
實際上,在去沙漠之前,三毛經歷了長期的抑郁。
上初二時,數學老師懷疑她考試作弊,竟用墨汁在她的兩只眼睛周圍,畫了兩個圓。
墨汁混著淚水流下來,三毛狼狽不堪,可數學老師竟還讓她在學校的走廊上走一圈。
被同學嘲笑,敏感的三毛,從此患上了自閉癥。
直到嫁給荷西后,沙漠里平凡生動的日常,才治愈了她。
還沒有拿到駕照,她就把車開得無比絲滑,在沙漠小鎮里招搖過市,與交警斗智斗勇。
到了駕校考試時,她又把車開得像野馬。
駕校的隊長開玩笑說:“三毛的車開得好似炮彈一樣快,將來請你來做交通警察倒是很得力的幫手。”
她聽后沾沾自喜,樂不可支。
夫妻倆在沙漠中租住的房子,家徒四壁,地面凹凸不平,墻面沒有粉刷過,還露著空心磚。
三毛將水桶、拖把、柴米油鹽、小冰箱、床墊……一點點地買回家。
沒有足夠的錢買家具,她看到別人運棺材的大木箱,木料很好,便要了回去,讓荷西打造出桌子、書柜、衣架。
她將空心磚鋪在墻邊,放上木板,再放上海綿墊,然后用彩色條紋布縫起來,就成了獨具韻味的沙發。
一個汽車外胎,清洗干凈放在席子上,里面填上紅布,就成了一個圓椅墊。
在有限的條件下,三毛親手打造出了屬于自己的沙漠宮殿。
這座宮殿,后來還成了“沙漠里最美麗的家”,不僅朋友來了就不想走,還吸引了很多記者來拍照。
心血來潮時,她還會與荷西一起,去沙漠里撿化石。
當聽說當地人有特殊的洗澡儀式,要在海邊連著洗七天時,童心大發的夫妻倆,便帶著相機去偷拍。
被發現后,兩人嚇得落荒而逃。
這樣接地氣的日子,成了三毛一生中最幸福的時光。
也因為有著這樣的日子,她內心的抑郁,才被一掃而光。
記得曾有朋友說,每當自己感覺撐不下去的時候,就會回到農村老家,待一段時間。
和父母一起種種地,拾掇拾掇老屋,與鄰居嘮嘮嗑,院子里曬曬太陽,看一看隔壁小孩打架。
過不了多久,又會感覺精力充沛,元氣滿滿。
果然,這世間最治愈人心的良藥,不在醫院的藥柜里,而是藏在那些看似尋常,但鮮活生動的日子里。
什么是幸福?
尼采說:“對于平凡人來說,平凡就是幸福。”
人到中年,經歷的坎坷多了,你就會愈發覺得:能在粗茶淡飯中,熱氣騰騰地活著,比什么都好。
比起功名利祿榮華富貴,接地氣的生活,才是真正的人生。
善待每一個卑微的生命,與平凡生動的日常相依相伴,便是莫大的幸福。
三毛曾說:“平凡簡單,安于平凡,真不簡單。”
愿你我都能把平凡的生活真正過好,收獲人生的圓滿。
最好的贊賞,就是“在看”和分享,讓生活更有溫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