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覃在昨天發布了《陳光不斷宣稱自己是林彪的救命恩人,林彪知道后,是什么反應?》一文到“覃仕勇說史”上,文中講到,曾任《中共黨史人物傳》副主編的黨史專家黃瑤,和在抗戰時期擔任過羅榮桓秘書的張秋橋,均撰文講到,林彪和陳光這一對生死之交之所以會鬧出矛盾,全因為一部電臺。
但老覃覺得,他們二位所撰寫的《陳光與林彪的恩恩怨怨》和《陳光這個名字是光輝的》所提到的許多細節,是經不起推敲的。
為什么這樣說呢?我們不妨來細看。
首先,我們來看張秋橋在《陳光這個名字是光輝的》的所寫:當年擔任機要股長、跟隨羅榮桓入東北的馮學彥,曾在1972年向領導機關的檢舉,說,1945年,羅榮桓到達東北后,便讓隨他同來的電臺機要人員全部到東北局報到。東北局秘書長張平化經過統籌安排 ,讓他和電臺隊長黃傳龍等人一同到陳光的指揮所工作。陳光當時在黑山、北鎮一線組織第二防線,正需要電臺。
他們到陳光處報到后不久,收到林彪發來的電報,說是要調電臺機要人員到總部工作。
馮學彥還強調:
“當時林彪總部有日本造的強有力的大電臺,而且有一臺、二臺,如將陳光處電臺調走,陳光就無電臺同部隊聯絡。”
在這種情況下,陳光打電報申請不要調。
林彪的反應非常激烈,連發兩電,嚴厲指責陳光扣押電臺。
馮學彥還說,陳光的那部電臺功率很小,對林彪作用不大,林彪之所以索要,就是想斷絕陳光同其他單位的聯系,孤立陳光,讓陳光落下一個“霸占電臺”的口實。
黃瑤在《陳光與林彪的恩恩怨怨》一文中的說法則是:1945年11月20日,陳光受東北局的指示,在黑山、北鎮一線組織第二道防線。羅榮桓為了讓陳光保持與其他單位的聯系,將從山東帶來的一部功率不小(注意,是“不小”,也可以理解為“很大”),又非常輕便的電臺,連同機要人員交給陳光使用。
林彪帶領前線指揮所從錦州撤到阜新后,就打電報給陳光,要陳光把配屬他的電臺和機要人員調到阜新總部。
陳光考慮到林彪已有兩部電臺,而自己一旦失去了電臺,就與其他單位失去了聯系,而且指揮部隊也極其不便,就回電希望不調。
林彪堅決不同意,又連續發來兩封電報,要求調電臺,嚴厲指責陳光“霸占電臺”。
陳光只好通知機要股長馮學彥、電臺隊長黃傳龍前去總部報到。但因敵人突然殺來,電臺最終沒有調成。
綜上所述,《陳光這個名字是光輝的》所寫和《陳光與林彪的恩恩怨怨》還是有些區別的,即陳光所掌握的那部電臺,到底是大功率電臺還是小功率電臺,二文所述出現矛盾。
至于,林彪所掌握的那部電臺,到底是大功率電臺還是小功率電臺,《陳光這個名字是光輝的》強調是“日本造的強有力的大電臺”,《陳光與林彪的恩恩怨怨》則語焉不詳。
現在查沈陽軍區司令部通信部通信兵史編寫委員會編編寫,白山出版社在1994年出版的《遼沈決戰中的通信兵》一書,根據當時擔任北方局電臺隊長的高憲魁的回憶,林彪赴東北時,僅帶了一部由北方局提供的電臺,電臺隊長為高憲魁,報務主任為馮晶陽,報務員為張炳、楊文儀。
高憲魁說,林彪所攜帶的這部唯一的電臺,功率很小,出關后一度出現故障,即使后來經過修理,仍無法及時與中央聯系。
高憲魁所說,有當年保存下來的電報稿為佐證。
如擔任堅守山海關陣地的七師師長楊國夫曾在1945年11月15日發電給東北總部,告之山海關險情,請示應對方案,卻未能得到林彪的指示。
而在同一日,林彪、彭真在給軍委的報告中提到
“此間電臺尚未弄好,與許多臺不通,山海關情況不明”。
林彪在第二日發回延安的電報中則赫然提到:
“楊師撤得倉促,未及電話聯系”。
五日之后,即在11月21日,林彪在給軍委的報告中仍在抱怨
“通訊聯絡至今混亂,未能暢通”。
之后,11月23日、12月2日、12月4日、12月7日,林彪在致中央和東北局等的電報中仍是頻頻出現
“部隊通訊聯絡極壞,戰場上此處打彼處停”,“電臺沒有弄好,雖有兵而調不到”,“我臺因電力小,發延安的電報均積壓發不出”等語
所以,張秋橋的《陳光這個名字是光輝的》說林彪“有強有力的大電臺,而且有一臺、二臺”,并不真正需要陳光的那部小功率電臺,實在值得商榷。
還有,查遍可以查得到的資料,都沒發現有林彪提出過要調配電臺的要求。
倒是羅榮桓、彭真于當年12月4日主動向林彪建議:
“你們電臺忙不過來,可將陳光電臺調你處工作。陳光可用二師電臺。如何,請你決定。”
實際上,根據林彪在11月19日向軍委報告的“除和東北局的電臺聯系尚稱通順之外,和各部隊之間的聯絡均不同程度存在問題”的說法,即林彪和陳光之間因為缺乏聯絡方式和密碼等原因,并沒有建立直接的聯系。
另外,到了11月29日,林彪因為還沒有辦法與陳光取得直接聯系,只好致電東北局,讓東北局代轉陳光,要求陳光擇地設防遲滯敵人前進。
甚至,到了12月4日,林彪想下命令給陳光,讓陳光帶領二師配合梁興初的一師作戰,仍是因為沒有辦法與陳光取得直接聯系,這個命令只能通過梁興初的一師轉達給陳光。
也就是說,根本就不可能出現林彪直接通過發電報向陳光索要電臺的事情。
最后,我們來看彭真、羅榮桓要求陳光調電臺給總部的時間點,是1945年12月4日。
而《陳光這個名字是光輝的》和《陳光與林彪的恩恩怨怨》這兩篇文章都說,由于國民黨軍進攻北鎮,陳光倉猝后撤,來不及交出電臺。
現在我們通過查看資料,國民黨軍進攻北鎮的時間是在12月23日。
那么,從12月4日到12月23日,陳光都還在占著電臺沒有交出,說他“霸占電臺”,應該不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