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律師是最古老的職業之一,中國律師并沒有很久,從清朝沈家本提出到民國的《中華民國律師暫行條例》。雖歷經坎坷,但成長迅速。記得剛執業時發言的主題是“為理想主義熱血,報世界以善意?!眻虡I至今,又有了許多新的感悟,今年我的主題是“變與不變——保持熱忱,擁抱變化”。
1
今年的收獲
欣慰的是2023年的刑事案件,在2024年取得了結果,上周一最后一位當事人釋放,全部都能回家團圓過個好年。刑事辯護是法律王冠上最閃亮的一顆明珠,除了技術性強有著天然的專業壁壘和安全隱患,最吸引人的是對公權的對抗,辯護權本身就是民主化和法治化的產物,反映了社會的法治進程和人權保障程度。
為權利而斗爭?;叵雽W生時期,法學家耶林談及權利斗爭是權利人受到損害時,對于自己應盡的義務。人的生存不是單由法律之抽象的保護,而是由于具體的堅決主張的權利,堅決主張自己的權力,不單單是利益,而是名譽、人格的問題。到現在更能意識到這背后沉甸甸的責任與當事人的寄托,腦力與體力的雙重考驗。
雖然法律條文基本人人可懂,人人可談,但是背后的邏輯、思想、價值觀很深,絕非輕易可領悟的。隨著辦理的案子數量增多,對法律的價值與處世哲學體悟愈深,能夠將法律作為自己的事業愈感榮幸。這個行業帶給我的收獲,是對人性的觀察、洞察力;深刻理解社會運轉和法律運行,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法庭上拼的是證據,要講邏輯,講重點,要先聽到對方的邏輯錯誤并精準反擊。理性平和地辯護,對法官裁判起到“拾遺補缺”的功能。辯護制度存在的哲學原理就是使裁判者做到“兼聽則明”,通過刑辯律師提供的不同于起訴書的另一個“故事版本”,使法官做到“對不利與有利情形一起注意”。每當法官在我發言的時候,這個全場我最重要的聽眾,身體前傾饒有興趣在聽的時候,我知道我和我當事人的機會來了。每每遇到專業過硬認真辦案的法官、檢察官、律師前輩、對手,都會從他們身上學習,都會增添法治的信心和希望。
2
生活本身就是在修煉
“饑來吃飯,困來即眠”出自禪宗中的一則公案。故事是這樣的:時有源律師來問:“和尚修道,還用功否?”大珠慧海回答:“用功。”問:“如何用功?”慧海答:“饑來吃飯,困來即眠?!眴?“一切人總如是,同師用功(相似)否?”答“不同?!眴?“何故不同?”師答:“他(人)吃飯時不肯吃飯,百般須索(即百種思索);睡(眠)時不肯睡(眠),千般計校。所以不同也。”
饑來吃飯,困來即眠,并非輕易可以做到,這是一種生活狀態,更是一種智慧。
用力過猛耗盡心力不是一個可持續的發展路徑。律師工作是體力和腦力的雙重挑戰。會做飯的好處是督促自己吃好每一頓飯,吃飽了才有力氣做好每一件工作。加班、熬夜、出差是家常便飯,學會休息很重要,可以快速調整自己的狀態,以更好的精神面貌去面對挑戰。
選擇這個職業,意味著內心的強大。每個人都有特別艱難的時光,日升日落,總有黎明。對峙逆境絕境而奮起或改變,面臨高光順境時刻而不驕躁。不要在乎別人對你的非善意打擊。心理學上有一個投射原理,對同一件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態度,所有人看到的只是自己的想法、期待、判斷和投射。別人如何評價你,反映的其實就是他自己的內心。三毛曾經在《撒哈拉沙漠》里面寫過一句話:“你對我的百般注解構不成萬分之一的我,卻是一覽無余的你自己。”
法律之外,更有生活。休息時間跟隨李澤厚的《美的歷程》打卡各大博物館,從龍飛鳳舞的遠古圖騰談起,觸摸青銅器“獰厲的美”,感受楚辭漢賦的“氣勢與古拙”,聆聽“盛唐之音”,融入宋元山水的“無我之境”與“有我之境”,感受明清文藝的市民氣息與“浪漫洪流”,更是一場自己的生命、意義的重新發現、思索。養成一項運動愛好,可以在繁忙的工作之余鍛煉身體。大汗淋漓之后,是身心的舒緩。熱愛生活更熱愛工作,二者不沖突。
3
唯一不變的就是變,但總會有辦法
時代一直在變,各行各業都在經歷著變化,面對著經濟的下行周期,不確定性是每個人都在面對的。但有些基本的東西卻始終保持著它的重要性。這就如同在洶涌的波濤中,總有一些堅固的礁石可供我們立足,而我們需要做的,就是努力去發現那些隱藏在變化背后的不變本質。挑戰背后就是機遇。保持堅定的信念和積極的態度,不斷學習和進步,就能夠在時代的浪潮中找到屬于自己的位置,書寫屬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我今年很喜歡的一本書是《平面國》,是英國一位牧師于1884年創作的寓言小說,在大眾信奉魔法、巫術,現代物理學連影子都沒有的時候,他在暢想高維空間。感知到理性和求知是人類最高貴的品質。書中二維空間的正方形遇到了三維空間的球,面對知識的有限,保持謙遜和探索,不放棄思考和探索。同時,這本書的作者是超越自己所處時代的人,希望我們能夠擁有這樣的智慧,穿越歷史的周期,堅定地走下去。
我常常在想工作的最終目的和意義是什么,掙錢、體面的生活,好像也并不是,直到我讀到一句話“精神上的獨立與自主,無畏懼的生活與工作”,這應是伴我們一生追求。秉此,我們去遇到合適的人與人群,去做我們喜歡做的事情。很榮幸能夠成為鑫士銘光榮集體的一員,給我們歸屬與支持,有鼓勵我們青年律師的發展的土壤,有專業、優秀不斷追求卓越的前輩榜樣,有一同進步互相學習的伙伴。最后,愿美好與天地共存,愿奮斗與理想比翼齊飛。
蔡菲菲
專職律師
教育背景
2015年-2019年,山東大學(威海),獲法學學士學位
擅長領域
為DBR Lafite拉菲羅斯柴爾德集團、青建集團等企業提供常年法律顧問服務。 辦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金融借款合同、買賣合同、勞動人事爭議等民商事案件,維護了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辦理詐騙罪、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敲詐勒索罪、涉黑惡等刑事案件辯護,多位當事人取得不起訴、緩刑結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