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0個節氣,也是冬季的第二個節氣。
它主要是反映降水與氣溫,不是表示這個節氣會下小雪,而是表示以小雪的到來,天氣會越來越冷、降水量也會漸增。
所以在小雪節氣時,我們會多吃一些能增強免疫力,健食又開胃的食物,從而使我們更好的度過小雪。
建議大家,在小雪期間,一定要少吃兩種食材,因為這兩樣吃多了,對身體特別不好。希望大家在小雪節氣,能順應時節去飲食,這樣就能助您和家人都順利過冬。
小雪節氣 少吃兩樣
小雪時節,在進補之前,食材的禁忌大家也要了解,以免無形中破壞身體順應時節的規律,反而起不到養生的效果。
任何季節我們都強調新鮮蔬菜水果的補充,尤其是冬天,可以增強體質,幫助我們抵御寒冬。而瓜果蔬菜首要選擇就是順應時節,反季的蔬菜違背了大自然的生長規律,對身體的好處會大打折扣。
小雪過后,少食反季蔬菜
冬季相比較夏秋季節,由于溫度和光照等原因,應季蔬果少了很多,這就導致冬季我們會吃到很多大棚種植的反季節蔬菜,實踐證明,反季節蔬菜永遠比不上應季蔬菜。
1
茄子
冬季好多人喜歡吃茄子,其實茄子是夏季的蔬菜,炎熱的夏季茄子生長旺盛,冬天吃的茄子大多為大棚種植。再說茄子本身屬于屬于寒性蔬菜,冬天本身天氣比較寒冷,再吃寒的食物,尤其脾胃不太好的,吃了茄子加重腸胃不適應。
2
西紅柿
西紅柿是在6月-8月份成熟,那是夏天在陽光的照射下,現在冬季吃的西紅柿經常是大棚光照下生存,西紅柿極易失去原有的營養,就比如其中為人熟知的番茄紅素。西紅柿冬天可以吃,但少吃為好。
3
黃瓜
黃瓜是在夏季6月份成熟的,10月中旬開始黃瓜就少了很多。冬天不建議吃黃瓜,和茄子一樣,黃瓜也是一種偏涼的食物,尤其對于體質偏寒的人更不能吃了,冬天吃黃瓜可能會引起腸胃不舒服。
4
豆角
豆角又叫四季豆,但是并不是4個季節都能吃的蔬菜,由于反季的蔬菜比較難種,需要打很多農藥,加上豆角本身不熟的話,容易發生中毒的情況發生。所以冬季豆角最好少吃。
5
苦瓜
苦瓜蛋白質含量比較高,但是苦瓜屬于夏季的蔬菜,是夏天用來清熱的蔬菜,苦瓜偏涼,冬季不建議吃。
那冬天當季的蔬菜究竟有什么呢?首先是一些根莖蔬菜,例如白菜,紅薯,土豆,蘿卜,南瓜一類的,其次優秀的十字花科蔬菜,西蘭花等,再還有薺菜和冬筍,都是有名的冬令蔬菜。
小雪,少食辛辣燥熱食物
冬季是一個講究收斂的季節,加上北方大部分地區,氣候非常干燥,經常刮風。
這時我們不僅要注意保護皮膚,多補水,在飲食上也要注意少吃一些辛辣味重的食物,比如辣椒、胡椒、花椒等,避免加重皮膚干燥缺水。同時辛辣燥熱的食物容易上火,從而帶來身體上的不適。
除了以上兩種食物,小雪之后,這2種食物也要少吃。
生冷的食物。小雪前后,氣溫下降得很快,不僅要注意增加衣物,也要少吃生冷的食物,吃生冷的瓜果時,最好用熱水燙一燙或三次加工烹飪后再吃。
燒烤類食物。燒烤吃多了會增加腸胃的負擔,而且到了小雪節氣,天氣干冷,油炸燒烤類食物比較厚重,吃多了會增加身體的負擔,不利于健康,現在食用肉類可多采用燉煮的方式。
說完小雪該少吃的食物,我再詳細介紹一下適合小雪節氣食用的3種食物,在寒冷的冬三月里,咱們中老年人要根據自身情況的適當的補補,休養生息,等待下一個春天的生發。
糍粑
健脾養胃 補血益氣
在江南地區,到了小雪后,家家戶戶都具有錘糍粑的習慣,因為從小雪開始,雨水會變得更加頻繁,此時將糯米蒸熟后打成糍粑,即可當早餐,還可以當午餐。特別是將糍粑炸熟后蘸著紅糖,女性常吃,可以補血益氣。
對于中氣不足所導致的精神倦怠、四肢無力,如果適當的吃一些糍粑都有著明顯補中益氣、提振精神的功效。但糍粑不易消化,一次不可多食,腸胃有問題的人也不建議多吃。
龍眼
補血補氣 安神益心
因為從小雪開始,雨水會偏多,氣溫會快速下降,此時我們一定要多吃一些熱性的水果,比如龍眼。
中醫認為它能益心脾,補氣血,安神志,對病后需要調養及體質虛弱的人也有輔助療效,能提高免疫力。而且它不生滋膩,與紅棗相比,更勝一籌!
現在的人們的生活壓力大,由于焦慮引起的心慌、心悸等癥狀,我們都可食療蒸熟的龍眼“補益心血”。每天適當吃5-10個龍眼,對身體特別好。
蘿卜
生津化痰 增強體質
小雪節氣前后天氣寒冷,是體弱者進補的好時機。蘿卜則是冬季進補較好的食材,不僅味道鮮美,而且營養價值極高。
蘿卜又被譽為“小人參”,蘿卜中含有豐富的植物蛋白、維生素C、葉酸、多種微量元素等等營養物質,在小雪時多吃蘿卜,不僅可以增強肌體的免疫力、而且還具有除燥生津的作用。在小雪時,用蘿卜燉排骨或者大骨頭,不僅味道鮮美,而且營養價值最高。
另外到了冬天,除了食療,說起如何養生保健,大家通常的觀點還是要多鍛煉,多養生,多吃點補身體,主要就是要勤快一點,但其實,季節不同,老人的養生方法也不同。
就比如在冬天,老人是最不需要“勤”的,越勤快越壞事,因為中醫認為,冬天宜懶,不宜出汗,要秋收冬藏。
這也就是說,到了冬天,最適合老年人的生存方法,極為簡單,就是要大家“懶”一點!
小雪過后,大家“懶”一點!
那么如何懶一點,才是最好的過冬方法呢?
11
懶點起床,否則傷腎傷陽氣!
《黃帝內經》里說,“早臥晚起,必待陽光”。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在冬天要早睡晚起,最好是等太陽升起后再起床,這乃是順應冬氣、養護人體閉藏機能的法則。
如果違背這一點,就會傷害我們的腎氣,到了春天還會導致四肢痿弱逆冷的病癥。
22
懶點鍛煉,
否則心腦血管病就來了!
小雪節氣前后,這段時間,天氣常是陰冷晦暗的。從中醫角度來講,此時身體內循環正處于陰盛陽衰的階段,注意保暖是必不可少的。
山西省中醫院內科主任醫師胡蘭貴建議,對于有晨練習慣的老年人來說,這段時間里,就別再早出運動了,否則易引起感冒,甚至誘發心腦血管??!
咱們要懶一點,把鍛煉安排在日出后或者午后,而不是越早越好。
另外,由于這一階段室內外溫差較大,到戶外活動時,要注意提前做好熱身運動。
33
懶點進補,
否則補壞了身體!
冬天進補,是民間的固有觀念,導致各類冬天養生進補的建議覆蓋全網!
但其實,每個人的體質都不一樣,不能一概而論,冬天進補要分寒熱。
而且今年的小雪節氣與往年不同,今年的寒潮來的早且波及范圍廣,叫做“寒先雪來”,這種氣象情況除了導致氣溫明顯降低之外,加重了人體的適應力的壓力。
所以,很多人會在小雪前后出現受寒受濕又燥熱所致的不適反應,此時最容易犯的養生忌諱是驟然大補。
正確的保健方式“應順從氣候的變換,適當調整,以促進身體和大自然的合拍”,因此今天以后未來7天的保養關鍵主要是:外防濕冷,內防燥熱,避寒就溫的同時,不要過度燥補。
而在冬天進補這件事情上,山西省中醫院內科主任醫師胡蘭貴認為:
臉紅血熱以及臉絳色血黏稠的人,不宜吃溫補食物;血熱的人應吃偏涼性食物;
血黏稠的人應吃平性食物;
而情緒容易抑郁的人平時一定要吃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山楂、西紅柿、紅心蘿卜、黑木耳等。
因此,中老年朋友們一定要要根據自己的體質來進補,萬不可盲目進補,這時候咱們寧可懶一點,也不要“補”壞了身體。
而對于“懶”,北方有一句俗語叫“貓冬”,正好能解釋這一過冬方式,“貓”是“躲藏”的意思,小動物是最聰明的了,外面冰天雪地,就不再往屋外跑了,天天就老實在屋里呆著。
另外小雪節氣里,天氣陰冷晦暗光照較少,所以保持樂觀,經常參加一些戶外活動以增強體質。
多曬太陽,多聽音樂。傳統醫學十分重視陽光對人體健康的作用,認為常曬太陽能助發人體的陽氣,我們多曬曬冬天的太陽,更能起到壯人陽氣、溫通經脈的作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