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庫爾斯克大型絞肉戰場上,烏軍的傷亡人數已突破了55000人,為了應對前線的作戰壓力,烏克蘭將更多非作戰部隊調往戰場,在1月份的庫爾斯克戰場上,俄軍成功俘獲至少30名烏軍文藝兵和14名空軍后勤人員,這些被俘人員原本是負責慰問演出或支援任務的非戰斗部隊,但俄軍反攻勢頭太過兇猛,被迫卷入了前線的戰斗。
由于前線老兵數量不斷減少,新兵的征召也越來越困難,烏克蘭才開始把后方的文藝兵、空軍后勤等部隊調往最前線,據分析,烏軍體系內部的文藝兵數量約有一萬余人,這些文藝兵的戰斗力和正規軍相比,存在巨大差距,訓練和實戰經驗幾乎為零,烏軍方更傾向于將他們作為“填補空缺”的工具,盡可能減少因戰斗損失帶來的兵力短缺。
俄軍已發動全面決戰信號,普京將所有精銳部隊投入戰場,為跟特朗普和談爭取更多籌碼,中央第2、第41集團軍,及總參謀部的特種部隊已全力投入到紅軍城戰斗,第1、第6集團軍激戰庫皮揚斯克,甚至連蘇賈戰場,俄軍都派出第49集團軍和車臣特種隊。
就連其他戰場,普京也投入精銳部隊,5大精銳軍圍攻恰索夫亞爾,第20軍清掃博羅瓦和紅利曼戰場,第3集團軍集中在西維爾斯克方向,第58集團軍猛攻馬拉托克馬奇卡,在整個庫爾斯克和烏東戰場上,俄軍幾乎24小時不停歇猛攻,在2月2日當天,俄軍的重型炮兵和多管火箭炮部隊對烏軍發起了近4500輪的炮擊,幾乎是要將和談前的武器打出最大價值。
在庫爾斯克戰場,俄軍還用1500公斤級的巨型溫壓彈,成功摧毀了烏軍陣地,雖然俄軍戰斗意志很強,但由于缺乏重型裝甲,只能依賴步兵戰車、摩托車、越野車等機動性強的裝備,在面對烏軍炮火和無人機時,防護能力幾乎為零,這也是俄軍傷亡人數上升的主要原因,西爾斯基表示,俄軍1月份在紅軍城已損失了15000人左右,大約7000人死亡。
俄軍之所以敢在這時大規模決戰烏軍,歐盟的支持讓普京可以喘一口氣,在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前,歐洲的天然氣供應主要來自俄羅斯的管道運輸,約占總供應量的40%,可2022年2月戰爭爆發來,歐洲國家紛紛關閉或限制從俄羅斯進口管道天然氣。
在能源市場幾乎飽和的情況下,俄羅斯立刻轉液化天然氣,在2023到2024年,俄羅斯向歐洲出口的液化天然氣量創歷史新高,成為僅次于美國的第二大液化天然氣供應國,歐洲想全力支持烏克蘭,但為什么還要買俄羅斯的天然氣呢?主要是價格優勢明顯,遠低于美國的天然氣價格,很多歐洲能源公司發現這一價格差異,可以帶來可觀的利潤,所以購買俄羅斯液化天然氣,并利用現有的液化天然氣基礎設施,將部分供應量轉售給其他地區,據估計在24年約有20%的俄羅斯液化天然氣用于轉售,這意味著約600萬噸的天然氣會再出口流向其他市場。
2024年,歐洲國家在液化天然氣上的支出預計將達到73.2億歐元,在管道天然氣方面的額外支出為6.03億歐元,單月的天然氣支出總額超過13億歐元,這說明歐洲非常依賴進口天然氣,俄羅斯政府還計劃擴展液化天然氣生產能力,到2035年將出口量提升到1億噸。
與之相對比的美國,雖然打著援助烏克蘭最多國家的稱號,但實際跟歐盟差不多,因為美國計劃提供的600億美元軍事援助,在眾議院投票上的延遲,導致了烏克蘭付出了慘重的生命代價,甚至美國累計承諾的1770億美元,澤連斯基表示只收到750億美元的武器裝備。
在美國知道俄羅斯提供天然氣和武器裝備援助不到位的情況下,拜登和特朗普還是建議降低烏克蘭的動員年齡,沃爾茨表示,如果烏克蘭能召集更多年輕士兵,可能會產生數十萬新的兵員,但澤連斯基卻堅持認為,烏克蘭急需的是更多的武器裝備,而不是新增士兵。
因為這些年輕士兵根本沒有足夠的武器,西方國家援助所能裝備的,僅是烏克蘭10個旅中的2.5個,據聯合國數據,18到25歲的男人,是烏克蘭年齡人口中最少的群體,這一年齡段大約有150萬男性,可由于俄羅斯的全面入侵,已有600萬人逃離了烏克蘭,上世紀90年代蘇聯解體后的經濟困境,和之后多次經濟危機,造成了烏克蘭出生率驟降,如果這些人再投入戰場,烏克蘭真的沒有新生力了。
從戰場上也可以佐證出澤連斯基的觀點有多正確,在過去一周內,俄軍成功攔截17枚海馬斯火箭彈、5枚鐵錘炸彈及752架無人機,在2024年,俄軍成功攔截1629枚海馬斯火箭彈,這大大說明烏軍非常缺乏導彈和武器裝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