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又改版啦,大家記得點擊星標,
防止以后找不到我們哦!
近日,某論壇上一則分享引起了不少人的關注。護士吳女士在筆記里傾訴,自己一年內兩次碰上“擇優選擇”,說白了大概率就是被裁員了。她甚至直接表態,這輩子都不會再選護士這個職業了。這背后藏著怎樣的無奈和心酸?又反映出了什么樣的行業現狀呢?
吳女士透露自己在私立醫院做兒科護士,兒科這地方,工作壓力可不是一般的大。孩子一生病,家長心里就著急,情緒特別容易激動,護士稍微有點沒做好,就可能被一頓數落。吳女士在筆記里說,自己在工作中經常被指責,長期處于這種精神壓力下,她對這份工作的感受差到了極點。
當下,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私立醫院可能面臨運營成本上升、患者變少這些問題,只能通過裁員來維持運營。吳女士被裁,工作沒了,這不僅讓她收入沒了著落,還讓她對自己的職業規劃產生了深深的懷疑。
在咱們現在的社會,護士可是醫療體系里少不了的角色。他們沒日沒夜堅守崗位,為患者的健康辛苦付出。可像吳女士這樣的遭遇,其實并不少見。很多護士在高強度的工作壓力下,不僅要照顧患者的需求,還要應對來自醫院管理、行業競爭等多方面的壓力。
吳女士說“選擇大于努力”,這話仔細琢磨還挺有道理。在選職業的時候,真得考慮行業的發展前景、穩定性這些因素。吳女士看到身邊同齡人30歲在職業生涯里都有了一定成就,可自己卻因為頻繁失業,完全不知道未來該怎么走,這種對比,誰心里都不好受。
從行業角度來看,私立醫院和公立醫院在護士的職業發展上,差別還挺大。公立醫院穩定,福利也不錯,就是競爭太激烈;私立醫院管理和薪資可能更靈活點,但穩定性太差。吳婷選了私立醫院,享受了靈活性,就得承擔失業風險。
這件事也讓我們不得不思考一些問題。對個人來說,選職業的時候,光憑興趣可不行,還得深入了解行業特點和發展趨勢,好好規劃職業道路。同時,得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技能和綜合能力,這樣才能更好地應對風險。
而對于像吳女士這樣打算轉行的護士,首先要充分挖掘自身優勢。在護理工作中積累的溝通能力、應急處理能力以及高度的責任心,在很多行業都大有用武之地。比如醫療銷售領域,憑借對醫療產品和患者需求的了解,能更好地與客戶溝通,開拓市場;在健康管理行業,也能依據專業知識為客戶制定個性化的健康方案。
再者,做好充分的市場調研。了解目標行業的發展前景、人才需求和薪資待遇等情況,結合自身興趣和能力,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方向。比如,近年來蓬勃發展的互聯網醫療行業,需要大量既懂醫療知識又熟悉互聯網運營的復合型人才,護士轉行進入這個領域,能實現醫療專業與新興行業的完美結合。
此外,積極學習新技能必不可少。利用業余時間參加相關培訓課程,考取必要的職業證書,提升自己在新領域的競爭力。比如,想從事人力資源工作,就可以考取人力資源管理師證書;打算進入教育行業,考個教師資格證是個不錯的選擇。
對醫院來說,醫院管理者得多多關心和支持醫護人員,合理安排工作,建立良好的溝通機制,給醫護人員減減壓。相關部門也得加強對私立醫院的監管,規范運營,保障醫護人員的合法權益。
吳女士的經歷雖是個例,但也反映出當下,部分護士的職業困境。希望大家多關注、多思考,給護士群體創造更好的工作環境,讓他們能安心為患者服務,同時,也希望醫護人員在不得不做選擇的那一天,能做出更明智的決定。
圖文來源:護理傳真 作者:任艷靜
編輯整理:護理傳真 責任編輯:張昕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