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就開始到處都在宣布我國臺灣省一位著名女星病故了,她生前很多行為具有爭議性,我們這里不討論。但是正值壯年的年紀,由于流感引發肺炎去世,確實很不應該。不排除該女士由于生活節奏和壓力大導致身體的抵抗力出現問題,據說還服用過違禁藥物并且一直通過很極端的方式美容瘦身,可能對身體有很大傷害。我們不帶節奏也拒絕營銷蹭熱點,這里不放該病故女士的照片。
“流感和肺炎”雖然是常見的疾病,但絕大多數情況下通過科學預防和及時治療是可以避免嚴重后果的!
我們以前多次的科普過關于流感的一些防護措施。
一、流感與肺炎的預防措施
1. 接種疫苗
流感疫苗:每年接種流感疫苗是預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尤其是兒童、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高危人群。
肺炎疫苗:建議65歲以上老人、免疫力低下者接種肺炎球菌疫苗(如23價肺炎多糖疫苗)。
2. 保持良好衛生習慣
勤洗手(用肥皂和流動水洗手至少20秒),尤其是咳嗽、打噴嚏、接觸公共物品后。
避免用手觸摸眼、鼻、口,減少病毒侵入途徑。
咳嗽或打噴嚏時用紙巾或肘部遮擋,避免飛沫傳播。
3. 增強免疫力
均衡飲食:多攝入富含維生素C(如柑橘類水果)、鋅(如堅果、瘦肉)和蛋白質的食物。
規律作息:保證充足睡眠(成人7-9小時/天),避免長期熬夜。
適度運動:每周進行15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如快走、游泳),增強心肺功能。
4. 減少感染風險
流感高發季(冬春季)盡量少去人群密集、通風不良的場所。
外出佩戴口罩(N95或醫用外科口罩),尤其在醫院、公共交通等高風險環境。
保持室內空氣流通,每天開窗通風2-3次,每次30分鐘。
5. 早期識別與治療
出現流感癥狀:突發高熱(38℃以上)、肌肉酸痛、乏力、咽痛等。
(可能的)肺炎征兆:持續高熱、呼吸困難、胸痛、咳濃痰或血痰。
一旦出現嚴重癥狀,立即就醫,并遵醫囑使用抗病毒藥物(如奧司他韋)或抗生素(針對細菌性肺炎)。
二、高危人群需特別注意
以下人群感染后易發展為重癥,需加強防護!
例如65歲以上老年人 、孕婦和慢性病患者(如糖尿病、心臟病、肺?。?以及免疫功能低下者(如癌癥患者、長期服用激素者)等。當然您要是64周歲,也不是就不用注意了,這個要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年齡段只是參考。
三、關于流感的常見誤區如下
誤區1:“流感只是嚴重感冒?!? 其實不是這樣的,比如歷史上的西班牙流感,這個造成了很多人的死亡。
流感可能導致肺炎、心肌炎等并發癥,死亡率遠高于普通感冒。
誤區2:“接種疫苗會得流感嗎?”
流感疫苗不含活病毒,不會引發感染,可能出現的輕微發熱屬正常免疫反應。
誤區3:“年輕人不用預防?”
年輕的和健康人群感染后也可能傳播病毒,尤其是對家中高危成員構成威脅。也就是說身強力壯的人自己可能問題不大,但是他傳給別人,這也是很危險的。
四、總結要點
預防流感和肺炎的核心在于:疫苗防護、衛生習慣、免疫力提升。即使感染,多數患者通過及時休息、補水和藥物治療也能康復。請勿輕信網絡傳言,關注權威機構(如世界衛生組織、國家衛健委)發布的健康指南,科學防病,保持理性。
若有更多健康疑問,建議咨詢專業醫生或公共衛生機構。
那么如果我們要打疫苗的時候,應該注意什么?(由于技術原因,聯網搜索暫不可用)
流感疫苗是預防流感及其并發癥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其好處不僅限于個人健康保護,還能對社會公共衛生產生積極影響。
以下是流感疫苗的主要益處:
一、對個人的直接保護作用
1. 降低感染風險
流感疫苗可顯著減少感染流感病毒的概率。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數據,疫苗有效性在40%-60%之間(具體取決于當年病毒株匹配度),即使感染,癥狀也會更輕、病程更短。
2. 減少重癥和死亡風險
對高危人群(如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孕婦)而言,接種疫苗能降低住院率、重癥率和死亡率。例如,美國CDC研究顯示,流感疫苗可使成人因流感住院的風險降低約40%。
3. 預防并發癥
流感可能引發肺炎、心肌炎、腦炎等嚴重并發癥。接種疫苗可顯著降低這些風險,尤其是對兒童和免疫力低下者。
二、對家庭和社會的間接保護
1. 阻斷病毒傳播
接種疫苗后,即使感染病毒,體內抗體也能減少病毒復制和傳播,降低傳染給家人(尤其嬰幼兒、老人)的風險。
2.群體免疫效應
當足夠多的人接種疫苗后,病毒傳播鏈會被打斷,保護那些因醫學原因無法接種的人群(如新生兒、嚴重過敏者)。
3. 減輕醫療系統負擔
流感高發季常導致醫院超負荷運轉。大規模接種疫苗可減少病例數量,緩解醫療資源壓力。
三、特殊人群的關鍵保護
1. 兒童與青少年
兒童是流感易感人群,接種可降低中耳炎、高熱驚厥等風險。研究顯示,兒童接種疫苗后因流感就診率減少60%以上。
2.孕婦
孕婦接種疫苗不僅能保護自己(孕期免疫力較低),還能通過胎盤傳遞抗體,保護新生兒出生后6個月內免受流感威脅。在實際操作當中,有一些地區由于會害怕風險和可能糾紛,會對這個期間的婦女不建議打某些疫苗。請大家自己靈活掌握,權衡利弊。
3. 慢性病患者
糖尿病、心臟病、肺病患者感染流感后易加重原有疾病,疫苗可降低病情惡化和住院風險。
四、長期健康與經濟收益
1. 減少誤工誤學
流感導致的請假缺勤對工作和學習影響顯著。接種疫苗可減少患病天數,提升整體社會生產力。
2. 節省醫療開支
預防流感的成本遠低于治療流感及其并發癥的費用。根據美國研究估算,每投入1美元接種疫苗,可節省3-10美元醫療支出。
五、某些常見誤區
誤區:“流感疫苗可能讓人得流感?!?/p>
滅活疫苗不含活病毒,不會引發感染。少數人接種后出現低熱或肌肉酸痛,是正常免疫反應,1-2天可緩解。
誤區:“去年打過疫苗,今年不用再打。”
事實上流感病毒變異快,疫苗成分每年更新,且抗體水平隨時間下降,需每年接種以保持保護效果。
六、如何最大化疫苗效果?
及時接種:建議在流感季前(北半球通常10月底前)完成接種。
覆蓋全家:鼓勵所有符合條件(≥6月齡)的家庭成員接種,形成保護圈。 我們以前也提過,至少要保證“一老一小”。
結合其他措施:疫苗+戴口罩+勤洗手,防護效果更佳。
所以流感疫苗是“性價比”極高的健康投資,不僅能保護個人健康,還能惠及家人和社會。盡管疫苗無法100%預防流感,但它能大幅降低感染風險、減輕疾病嚴重程度,并挽救生命。建議每年咨詢醫生,根據自身情況及時接種。
所以,我們還是要注意身體,目前氣候是“倒春寒”,請朋友們注意防范,祝大家都有個好身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