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帆書 · 樂知
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經歷:
在寒風凜冽的冬天,一個人找工作面試,一個人找房子,一個人上下班。
白天忙碌感受不到絲毫的孤單,下班后面對空蕩蕩的房間,內心一陣凄涼。
不想忍受一個人在家的孤寂,頻繁參加一些無意義的社交活動,渾渾噩噩卻沒有什么收獲?
布萊斯·帕斯卡曾說:人類所有的問題,都源于他無法安靜的獨處。
無法獨處的人,會將內心的需求都向外投射,內心空了,放眼過去都是荒原。
而當你習慣了一個人面對人生的孤獨、無常和真相,學會向內求、向前看,反而是成長和蛻變的開始。
米撲科技CEO楊剛寫過:對賺錢來說,社交不是一種剛需,孤獨才是。
深以為然。朋友阿華就曾因過度社交,影響工作和生活。
原先她在公司打雜,閑暇時喜歡和人聊天。
不足半年,全公司的人全都認識。
今天這個同事約她聚餐,明天那個同事喊她去逛街。
工作量不大,每天卻要應酬到大半夜才能回家。
一年后,她去到宣傳部門撰寫材料。
材料沒整理好,就被人喊去聚餐;宣傳稿只寫了開頭,就有人找她閑聊,忙到筋疲力盡,工作卻只做了一點。
三天兩頭還遭上司批評,考核多次墊底。
她才意識到自己被人情往來,壓得喘不過氣。她婉拒一切邀約,下班后也在提升自己。
很快,憑借老練的文字,調到公司總部從事宣發工作,薪水翻了三倍。
不會獨處的人,始終被無用信息干擾,最終淪為平庸。
而學會獨處的人,哪怕周圍再吵鬧,內心也有一片悠然之地。
原先看過一篇寓言故事:
一群人匆忙地向前走著,突然有一個人停了下來。
同行的人都很驚奇,問道:“你怎么不走?”
停下來的人卻說:“我走得太快,我的靈魂落在了后面,我得等一等。”
以前的車馬慢,書信長,能品讀生活的滋味;
而今,快餐式信息擠壓著腦袋,我們渾渾噩噩地前行。
有時放慢節奏,讓自己理清思緒,更能享受生活。
梭羅曾說過:
多數情況下,我們去到人群中時,比自己待在屋子里更加孤獨。
因為人群的喧囂,會打亂我們的頭腦。
而只有一個人獨處的時候你才知道心向遠方,亦步亦趨。
史鐵生曾說過:唯有獨處靜思,才能窺見自己的靈魂。
博主劉曉燕,曾在一線城市的某教育機構當英語老師。
做自媒體之前,她看了大量與英語教培發展資料以及當下的熱門產業。
經過數天分析,她認為英語結合直播,發展前景較為不錯。
選擇做博主,她遭受到同行的打壓、周圍人的嘲諷,很多人都覺得劉曉燕肯定干不久。
畢竟直播不像做老師,不是會講課就行,需要學的東西可多著呢。
可她愣是通過看大V們的直播結合自身特點,成功打造獨一無二的直播教學風格,直播平臺漲粉很快。
到今天,劉曉燕一個人已經走了很久很久。
幾乎所有人變強大的標志,都是一個人安靜地蟄伏了一段時間。
也唯有把自己熬成一壺陳釀,才能嗅到時間的芬芳。
無獨有偶,作家木心曾在19歲時做出了一個決定:遠離人群。
沒有人知道他是一個人如何在荒野中熬過孤苦,守著黎明與夕陽。
但有這樣一個小例子:
有天,木心正專心寫作,突然聽到外面有響聲,定睛一看,原來是一只老虎,他被嚇得渾身冒冷汗。
村民們知道后都笑他:“一個年輕人為何要在荒無人煙的地方生活?”
但木心內心堅定,不顧他人嘲諷,反而寫出了好幾本厚書稿。
23歲那年,他做了一個更大膽的決定:辭職。
辭職后,他在莫干山讀書、寫作、繪畫。
六年后,帶著一百多部小說和無數水墨畫下山,聲名鵲起。
沒有低谷時的悄聲趕路,就沒有凌絕頂的風聲顯赫。
一個人將注意力回收,便是變富的開始。
有句話說得好:人只有在獨處時才能成為自己。
朋友小歡以前特別喜歡熱鬧,每到周末就會喊上三五個朋友到處旅游。
因為習慣了和一群人在一起,她開始遇到問題沒有主見,經常被他人的意見左右,人也浮躁。
后來,她通過看書、養花等方式,試圖讓自己情緒平和。
減少無意義的社交,不因他人的言語,來左右自己的行為。
通過獨處,理清關系,才能分清界限,成為更好的自己。
如果你也想讓自己變得更好、更出眾,不如從享受孤獨開始吧。
①你要和自己待得住。
博主謝勝子說過這樣一番話,甚為贊同。
一個人成熟的標志便是在大喜或大悲之時,第一時間不是向他人尋求幫助,而是和自己靜一靜。
獨處不是壞事,它是鍛煉人內心的必經之路,是人自我強大的外在表現。
學會獨處,與自己建立聯系,讓自己習慣孤獨并收獲成長。
②整理自己,學會向內求。
獨處,是調整自己的情緒、深度剖析的最佳方式。
繁雜無序的獨處,便會影響自己的思考、判斷。
當你覺得獨處難以靜心時,不如整理一下精神空間,使其變得有條理。
許多作家、藝術家,在成名之前,都是通過獨處,傾聽內心的聲音才激發出靈感,留下廣為流傳的作品。
你有多擅長獨處,就有多了解自己。你有多了解自己,就能多打開一扇世界新的大門。
③為獨處制定計劃
有時,我們厭惡獨處,大多數是覺得自己無所事事,浪費時間。
那不妨給獨處制定計劃。
其實一個人大部分時間都是和自己相處。當你為獨處制定計劃,便不會心緒不寧。
你可以閱讀許久沒看完的書籍,聽一首歌曲…也可以在公園散散步,沉浸在冥想的世界。
獨處,就像是靈魂暫時打烊不再對外營業,是四下無人時的肉身獨處,也是人聲鼎沸時的心靈放空。
它宛若一道鴻溝,邁過去的人閃閃發光;停留在原地的人,則被卷入無盡的煩惱中,無法自拔。
不是所有人都能獨處,但學會獨處的人,必有其神性綻放之處。
作者 | 樂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