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0日,特斯拉公布24年四季度以及年度財報。
考慮到25年已過1個月,我們重點還是放在對24年的整體分析以及25年的展望上。
接下來enjoy。
01交付和利潤
2024年全年,特斯拉全球范圍內共計生產電動車約177.3萬輛,交付約178.9萬輛。
對比之下,2023年特斯拉全年生產電動車約185萬輛,交付約181萬輛。
24年沒有實現馬斯克所說的復合增長,甚至還出現下滑。
銷量下滑的原因有很多。
從大面來看:
1、行業競爭在加劇,如果放在三四年前,市面上能和特斯拉在技術和產品層面抗衡的車企很少,但是現在不一樣,國內已經涌現出越來越多強勢車企,比如比亞迪、小鵬等,他們通過性價比優勢和快速技術迭代搶占市場份額,一定程度上對特斯拉銷量形成擠壓。
2、細分市場飽和。目前隨著Model 3(參數丨圖片)和Model Y的熱賣,這兩塊市場已經成為車企必爭的紅海市場,以Model Y為例,去年9月,國內車企們推出了一系列新品,比如極氪7X、智己LS6、嵐圖知音、阿維塔07等,只為圍攻Model Y。現在這一塊市場已經極度飽和和內卷。
從特斯拉自身來看:
1、產品進入周期瓶頸,Model 3/Y已經上市多年,設計和技術迭代幅度有限,五六年才來一次煥新升級,和國內基本一年一改款的節奏相差太多,產品和配置上差距在變小。
2、產品斷層,目前雖然特斯拉已經有S3XY以及Cybertruck,但是目前主要靠的還是Model Y,Cybertruck量產爬坡也有點問題,Model 2也沒及時續上,這就導致出現產品矩陣斷層,進而影響銷量。
不過,特斯拉表示:今年汽車業務會恢復增長。
利潤方面,特斯拉2024年凈利潤為70.9億美元,下降53%,直接腰斬,這是因為為了提振銷量刺激需求,特斯拉采用了息貸款和降價等手段,影響了利潤。
2024年,特斯拉毛利率為17.9%,2023年為18.2%,相比之前,下降不少。
對于特斯拉單車利潤率以及整體利潤的下降,很多人表示擔憂。
其實完全沒必要。
于特斯拉而言,短期的銷量下滑利潤下滑只是陣痛,動搖不了根基。
在全球價格戰之下,為了應對更激烈的競爭,產品價格下調無可厚非,并不是什么大問題。
要指出的是,盡管毛利率從30%降至18%,但特斯拉成本控制已見成效,單車成本降至3.5萬美元以下。
而且相比絕大部分廠商虧損賣車,特斯拉已經做到了成本和效率的平衡,同時還在賺錢,這是別家比不了的。
此外,特斯拉還能有大量資金進入尤其是以AI為代表的諸多新技術的投入中去,進一步增強了特斯拉能力。
一個數據,2024年,特斯拉全年研發總投入再度刷新紀錄,約329億人民幣(45.4億美元),2023年這一數字為39.69億美元。
到目前為止,特斯拉包括基礎設施在內的與人工智能相關的累計投資約為 50 億美元。
制造、人工智能以及機器人,將是特斯拉近幾年投資重點。
扛把子特斯拉銷量的下滑,也釋放出一個信號,電動車行業正從「野蠻生長」進入「淘汰賽」階段,技術、成本控制、生態整合能力將成為存活關鍵。
02智駕進展
目前,大家最關注的還是特斯拉FSD進度。
作為行業明燈,特斯拉在全球首開端到端,并在FSD V13上開啟真正的點到點智駕(即從停車狀態開始自動駕駛,并可執行倒車、停車動作)。
特斯拉在純視覺+漸進式路線上,越走越遠,依然為各家車企和智駕公司提供了技術發展方向。
2024年第四季度,特斯拉在德克薩斯州超級工廠部署了約50000個H100訓練集群Cortex,更大的算力集群幫助特斯拉在智駕上實現領先。
根據特斯拉自己的數據,2024年第四季度,使用Autopilot技術的特斯拉車輛在事故之間行駛了594萬英里,創下第四季度最佳紀錄,而美國平均水平為70萬英里。
截至2025年1月,智能輔助駕駛系統(駕駛員監管版)累計行駛里程超48億公里(30億英里)。
這個路測數據增長速度真的非常夸張,目前國內沒有一家公司能有這樣的表現。
算力+數據,這是特斯拉智駕取得突破的靈藥。
現在,大家最關心的無疑就是FSD入華問題。
此前,特斯拉已經帶來智能召喚功能ASS,技術其實與FSD同源,可以確定的是,今年FSD就會進入國內。和國內一眾車企以及智駕公司開始同臺競技。
從目前國內各家智駕進度來看,2025年頭部智駕公司在技術上會從端到端+VLM切換至端到端+VLA。
而在落地方面,也會逐漸實現真·車位到車位的智駕,打通包括園區、ETC等場景,同時L3也會成為今年各家車企落地的重點。
(圖片來自網絡)
技術方面,目前特斯拉智駕硬件是AI 4,算力高達720TOPS。
預計在今年下半年,特斯拉將會推出AI 5,能耗將提升至當前的4-5倍,而算力將達到現有等級的10倍。
如果真是這樣,那意味著AI5算力將飆到恐怖的7200TOPS?算力超過任何一家現有智駕芯片算力,AI5將瞄著L4、L5自動駕駛能力進發。
特斯拉無人駕駛測試已在進行中,在加州弗里蒙特工廠,每天有數千輛特斯拉汽車在無人的情況下自主行駛,這些車輛并非固定路線行駛,而是根據交付需求動態規劃路徑。比如,它們會從生產線末端自主駛向指定停車位等待交付。并且很快也會應用到德克薩斯工廠。
奧斯汀工廠也將在6月推出無人駕駛付費服務。
現在V13已經發布,V14也已經在路上,V14大概率就是無監督的FSD,2025年特斯拉FSD將成長到何種地步,真的讓人非常期待。
03歷史上最重要的一年
今年1月,特斯拉煥新Model Y上線,從目前來看各項升級都挺不錯,在用戶能感知的絕大部分層面(舒適、駕乘、能耗、續航等)都做了不小的提升。
據報道,煥新Model Y5天拿下7萬訂單,你不得不佩服特斯拉這強悍的品牌影響力。
而從過去銷量組成來看,Model Y已經成為特斯拉最大銷量奶牛。不過,過度依賴單一明星產品,這是特斯拉目前最大問題。
想要破題,就要多條腿走路。特斯拉給出的答案就是Model 2。
作為售價2.5萬美元的明星產品,這臺車熱度非常大,它將把特斯拉帶入一個更大的產品區間,甚至能為特斯拉帶來遠超Model Y的銷量和營收貢獻,
根據特斯拉的說法,這臺車將在2025年上半年推出。
總的來說,特斯拉2025年銷量能否實現增長,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特斯拉能否在20萬推出爆款車型,自動駕駛技術能否形成護城河以及在動蕩局勢下其全球供應鏈的韌性。
此外,在機器人方面,特斯拉的人形機器人又有了新進展,2025年,啟動試點生產計劃交付數千臺人形機器人。
馬斯克表示,長期來看,Optimus的潛在市場規模可能超過10萬億美元。到那時,即使投入5000億美元的訓練算力成本,也很劃算。
不得不夸馬斯克的高瞻遠矚,從很早開始已經布局機器人,如今回過頭來再看,國內已經涌現一堆具身智能創業公司,此外越來越多車企也開始布局機器人賽道。
「通過自動駕駛汽車和類人機器人,已經看到特斯拉成為全球最具價值公司(市值超過全球排名前五公司總和)的路徑。」
在馬斯克看來,2024年是鋪墊之年,2025年持續推進,將會是特斯拉歷史上最重要的一年,而2026到2028年將會是爆發期。
總之,特斯拉的2025年,新技術新產品不斷,值得期待。
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