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位在中山路工作的粉絲林女士,最近滿心焦慮。她在后臺私信咨詢中反饋,廈門的一二手房市場正在上演 “冰與火之歌”,有些房子在掛牌兩年的漫長時光里無人問津,而有些房源卻在一夜之間客戶蜂擁而至。
真實市場如何?接下來,我們一起揭開這場兩極分化的帷幕。
1、市場博弈背后的 “暗流涌動”
據統計,去年(即2024年),廈門的商品住宅供應為13720套。
而新房住宅成交了16112套,二手住宅成交21238套。
其中,前三季度的成交量整體維持在低位,而第四季度迅速反彈,以價換量后,成交出現暴增。但,在這份看似 “回暖” 的成績單背后,卻隱藏著5個不容忽視的反常現象。
1、“以價換量” 成主流:
湖里區一家中介門店的店長給我們算了一筆賬,在當下成交的房源中,超過 60% 的賣家降幅都超過了10%。
就拿湖里區一套 86㎡的3房來說,在2021年成交價高達4.79~5w/㎡,然而今年卻以3.7~3.8w/㎡的價格成交,如果再算上這幾年的持有成本,調整近百萬。
而在成交總價方面:總價300w以下房源占比突破 40%。
島外的低總價剛需盤如今成為市場主流,撐起了二手房交易的半邊天。
而島內那些千萬級別的豪宅,成交周期卻普遍被拉長到了 8 個月以上。
2、學區房價值重構:
曾經備受追捧的 “松柏學區” 某老破小,如今單價已經跌破 5w/㎡,創下了近五年的新低。同時,一雙外島外校區的價位,皆出現了百萬級別的回調。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五緣實驗學校周邊品質次新房價格在經歷幾個月陣痛之后,卻再次逆勢上漲。教育均衡化的推行,正在悄然重塑著廈門的購房邏輯。
3、島內外上演 “雙城記”:哪里是真洼地?
當我們把房價地圖鋪開,就會發現廈門島內外樓市仿佛分裂成了兩個截然不同的平行世界。
4、深夜 11 點的簽約室:誰在逆勢入場?
房產交易后臺數據顯示,夜晚10 點~12 點的成交占比從去年同期的 5% 飆升至12%。這些喜歡在深夜買房的 “夜貓子買家”,逐漸開始活躍。
5、“00 后入場布局”:
史上最低首付比例:15%低首付;史上最低房貸利率:商貸3.1%,公積金2.85%;疊加即將迎來史上最高得房率。
在不確定中尋找確定性:
站在 2025年初的時間節點回望,廈門樓市早已告別了那個 “閉眼買就能賺” 的黃金時代。
但,成交數據也揭示了一個有趣的現象:當前成交房源中,滿五唯一的占比達到了71%,這表明:真正的自住需求正在逐漸接管市場。
或許,“當投機客紛紛散場時,才是剛需購房者迎來的最好春天。”
廈門房價,不要誤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