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三明治創始人梓新,也是三明治非虛構短故事寫作的總導師。
上個月,升級版的短故事有25名學員參加了寫作。他們在新年第一個月,很認真地寫作,甚至跨越了春節假期。
學員們寫下了非常多寶貴的日常生活非虛構,有女生決定理寸頭,有和自己親愛的爺爺告別,有一場讓人卸掉所有工作軟件的旅行,有在戰爭中和以色列男生一場短暫的戀愛,有從小所經受的容貌羞辱,有到非洲支教和在澳洲修車的經歷。不一而足,讓我們對二月即將發表的這些學員的作品充滿了期待!
上月底,我還邀請了人民文學出版社的編輯馬林霄蘿,來和大家在線分享,并初步點評部分寫作者的選題。
馬林霄蘿
人民文學出版社編輯,傅真作品《斑馬》編輯。
她談到文學最重要的是感受:
"我們要學習文學的感受方式。所以我想強調的就是感受,也是理解世界一個最重要的方式。很多人覺得感受是主觀的是心之所至,帶有很大的情緒性,是很模糊的,這些都是對感受的一種理解。但是在我。看來文學就是一個感受的藝術,它就是一種經驗的藝術,怎么把感覺升華,把感覺通過語言形象化,把它定格在一個一個地方,你是不能夠漠視對文學的理解,對感受的理解和深度的,他可能甚至是有一些科學分析。
但是我們現在語言非常貧乏,我們的感受力很簡陋,我們無法表達,那我們經常會看到說,有一個人說,我很難受。但是你問他,你為什么難受,他說不出來。就是我們體驗到的很多東西要通過語言感受和形象把它解析出來。你被解析出來,被寫下來,被照亮的部分才會成為人類的經驗。那很多時候文字文學就是這樣一種經驗的匯聚。我們有足夠多的經驗和記憶,我們就會在未來的人生中不斷的被印證,甚至通過這個東西不斷去印證,同時去擴大。
生活中隱含著深刻的內容。人類的幸福與希望不能訴諸日常生活之外,而是在日常生活中。日常生活既不是全然本原始狀態,也不是僅僅充斥著單調與瑣碎的無意識黑夜,而是永遠保持著希望與求索,渴望著庸常生活里顯現狂歡的一個瞬間。
那么如果從文學角度看日常生活,里面就有很豐富的個體的感受,那這些東西它是不能被鏡像所映照出來的,比如說你的內心世界,你很難把它鏡像化,你的某種精神困境,你的某種個體的悲傷,你沒有把辦法把它鏡像化,這就需要作家去。去書寫去觀察去審視去照料我們學員寫到的,包括理寸頭的這篇,還有寫到跟親人告別的這篇,人的勇氣、忠誠,希望還有絕望,這些東西都是被作家所捕捉到和感受到的,然后把它寫出來的,我覺得這點也是非常寶貴的。關于我們自身的體驗和我們怎么去映照。個人和世界和他人的關系,這也是很重要的。
三明治也在我看來也一直都是致力于發出這種聲音和幫助有這種聲音的人,讓更多人聽見擴大這些聲音,我覺得都是很了不起的一個一個事情,照亮那些在黑暗中的人,還能發掘我們內心生這種幽微的部分。讓這些不被書寫就會被遺忘的東西被聽見,被看見,這種駁雜的細微的,豐富的東西,豐富我們自己的感官自己的體驗,同時也促進讀者的感官,促進讀者的體驗。這是作為讀者,作者和編輯三方一個良性循環的過程。
總而言之,文學就是你自己跟你自己對話的方式,他可能最終需要達到的目的就是你更難在自己。你會通過跟世界的碰撞跟他者的碰撞,最后最終了解你自己,這個就是文學一個很簡單的解讀,就是我自己的一個解讀,就可能它跟哲學的思考方式是完全不一樣的,就是哲學,可能思考方式人生怎么樣,但是文學的思考方式是人生還可能怎么樣。”
2月15日開始,讓我們再次來開啟非虛構短故事的書寫!
本月特邀的分享嘉賓是:
2月分享嘉賓
邵棟
香港大學中文學院博士,現任香港都會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助理教授,創意寫作項目系主任
1989年生,江蘇常州人。香港大學中文學院博士,現任香港都會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助理教授,創意寫作項目系主任。小說見刊于《收獲》《十月》《上海文學》《香港文學》等,歷獲臺灣林語堂文學獎首獎、香港青年文學獎。已出版小說集《空氣吉他》、學術專著《紙上銀幕:民初的影戲小說》。《空氣吉他》入選第六屆寶珀理想國文學獎決名單。2025年將推出新小說集《不上鎖的人》,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
他將和大家分享香港都會大學創意寫作碩士學位教什么,有什么寫作方向,以及畢業去向。也將分享自己的兩本小說創作體驗。
我們還邀請了從短故事寫作中成長為上海譯文出版社非虛構系列簽約作者的W醫生,來到社群陪伴和以及討論你的寫作。
2月觀察員
W醫生
醫生,寫作和烹飪熱愛者,大自然觀察員。
在三明治短故事學院和每日書持續寫作三年,并將繼續寫下去。準備通過觀察其他寫作者的文字,看見更多的自己,擁抱更多的可能。
那么我們邀請你加入短故事。因為在短故事寫作學院不僅僅是寫作,還有我們的相同的和不同的身份標簽共同形成的討論和反思,也是認識寫作導師、來自全球各地的中文寫作者的機會,更是一種個人探尋。
2月短故事班,15號-28號,書寫只屬于你的故事。
李梓新
三明治創始人,有20年傳媒經驗。 2024年以優等學位(Distinction)畢業于英國東安格利亞大學(UEA)創意非虛構寫作碩士專業(MA Creative Non Fiction)。 著有《災難如何報道》《民主是個技術活兒》等書, Newsletter 。 現在進行潮汕題材的非虛構中英文寫作。
渡水崖
三明治駐京編輯,出版項目負責人,曾任鳳凰網文化編輯。訪談作品參與出版《我只在意人存在的樣子》。對所有角落里的人感興趣,關心他們的基本生存法和未被述說的個人史。當下的寫作是一種歷史存檔。
主要作品:
chensi
三明治專欄作者,堅持非虛構寫作八年,出版個人作品集《世界上所有的早晨之光》。中國人民大學學士,巴黎索邦大學碩士,輔修法國近現代史和二十世紀法國文學。在歐洲長居十來年之后搬到南洋。目前正在線下輔導兒童創意寫作,籌備在清邁和巴厘島創辦自己的療愈寫作營。因為一直在游蕩,所以擅長捕捉那些流離失所之人的故事;也相信這是自己的使命:寫下他們的故事,讓他們被世界看見。
主要作品:
楚焙
曾從業于出版行業,參與創辦文學播客「跳島FM」。復旦大學中文系碩士。現主要從事小說創作和少兒創意寫作教育,小說作品發表于《廣西文學》《春蠶》,近兩年持續探究亞文化領域。
主要作品:
“短故事Life Writing學院”
2月報名中!
報名方式
點擊下方圖片進入小程序
今年三月,我們會開出"短故事-小說"方向,邀請小說作家引導對短篇小說寫作感興趣的朋友,用相似的模式進行14天創作短篇小說。而在我們已經開始的項目中,學員已經可以自行選擇寫作虛構或者非虛構作品。
“三明治2025年新年致辭”
點擊閱讀 三明治短故事合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