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春節放假,而且還是放五天的超市,胖東來絕對是獨一家。
在大家的印象里,商超這種傳統商業是全年無休,過年也不放假。
可胖東來創始人于東來就是要“背道而馳”,他堅信只有員工的幸福指數上去了,服務和商品質量才能過硬,消費者才能放心購物。
今年春節,胖東來所有門店和去年一樣春節放假五天,從除夕一直休到大年初四。
忙了一年的員工們終于能好好陪陪家人過個團圓年了,那等著逛胖東來的顧客卻急壞了。
果不其然,節后恢復營業的首日,胖東來意料之中的又爆了。
01
排隊三小時進不去,胖東來發布公告!
2月2日,大年初五,連放五天假的胖東來所有門店恢復正常營業。
然而,這畢竟是胖東來,不僅是一家超市,更是成了網紅景點。恢復營業的胖東來,其顧客人數遠遠超出了賣場的接待能力。
據媒體報道,胖東來大年初五第一天開門,顧客凌晨6點就來排隊,3小時都進不去!
甚至有顧客接受采訪時表示:“就是想去胖東來,排多久都會等。”
由于客流量太大,排隊等待時間也太長。為了安全和顧客消費體驗,胖東來商貿集團當天便發布公告,建議顧客錯峰出行。
胖東來在公告中稱:
全國各地來的人們遠遠超出了賣場的接待能力!客流量太大,排隊等待時間也太長!為了安全和顧客消費體驗,胖東來已進行人流管控,希望大家近期不要集中到胖東來,避免造成失落心情!
通過社交平臺上網友分享的圖片和視頻也能看出,許昌和新鄉兩地的胖東來,儼然已經成為本地市民和外來游客春節打卡的熱門景點,甚至附近的街道都排滿了人。
而超市工作人員為了維持秩序,也通過喇叭反復播報提醒:“進入超市需要排隊,預計排隊時長在4小時以上。”
不知道從何時開始,胖東來,這家來自河南許昌,甚至被吐槽“走不出河南”的超市突然就這么火了。
在特種兵旅游的熱潮下,有不少年輕人專門大老遠從全國各地跑去打卡。甚至一些網紅為了蹭流量,將胖東來變成了大型直播基地。
就連飽受爭議的大V司馬南去年都專程去了趟許昌胖東來直播,還因此被工作人員禁止直播,鬧出了不少爭議。
不就是個超市嗎?能有什么特別的?
可偏偏胖東來就成了大家爭相討論的焦點,甚至是整個行業的典范。
一邊是贊不絕口的消費者,一邊是嫉妒的牙癢癢的同行們,讓人不禁好奇,胖東來到底有什么魔力。
其實在筆者看來,胖東來的成功和火爆,不是因為它真的做到了別人做不到的事情,而是他做到了這個行業大家本應該做到卻沒有做到的事的。
胖東來的火爆,反而是線下商業的一種悲哀。
“如今這年頭,超市不行了”,“大家都在網上買東西,現在誰還去超市啊”,“門口就有便利店和生鮮超市,超市生意能好才怪”。
近年來,在電商和直播帶貨的沖擊以及社區商業的崛起之下,傳統商場一個接一個關門大吉,超市不行了確實是個主流論調。
可為何胖東來能逆勢而行?不是超市真不行了,而是大部分超市只顧盲目擴張,沒有像胖東來一樣,將員工待遇、服務質量、產品品質做到極致。
去年3月底,于東來曾經宣布:“今年胖東來在休假方面又增加了10天不開心假,管理層必須批,不批就是違規。”
胖東來雖然員工每周單休,也沒有無小長假,但是卻有30天帶薪年假。
這10天不開心假其實相當于變相把員工的年假提高到了40天,有沒有法定假日真的無所謂。
在不久前的彩禮事件爆發后,也有網友表示,胖東來普通員工的工資在7000左右,而許昌目前的房價在6000左右,加上各種福利待遇,胖東來員工奮斗個幾年買房買車真不是什么難事。
也正是在員工待遇上,胖東來領先行業一大截,才讓這些員工拿胖東來當一個家、一個真正的集體。
個人獲得精神歸屬感和物質滿足感的同時,進而才能推動超市整體經營水平的上升;
而胖東來在服務質量和細節的重視程度也令人發指,店員主動關懷、危機事件響應迅速、產品質量出問題主動賠付,這些都使得顧客感到被重視,增加了復購的意愿。
同時,胖東來的服務質量對周邊餐飲、娛樂等業態也起到了較強的引流和帶動作用。
這種模式不僅為區域商業注入了新活力,也為當地消費市場的增長提供了有力支撐。
胖東來的底氣和爆火,嚴格的品控體系也關鍵。
我們平時去超市買東西,總有過這樣的經歷:買回家的食品一看,快過期了。日用品用著用著,發現質量不行。
可胖東來不一樣,不管是普通商品還是自營產品,從產地到加工,再到上架,每個環節都能追溯得清清楚楚。
你買的東西,哪來的、怎么來的,明明白白地擺在那兒。
就憑這個,胖東來贏了很多消費者的心。
然而,這些明明都應該做也可以做到的事,卻沒幾個超市重視起來。
像永輝、沃爾瑪、家樂福等超市,其覆滅的教訓還歷歷在目。
也許電商等因素的確對超市造成了沖擊,但大部分超市還是死在資本利益驅使下的盲目擴張上。
02
于東來:想為社會做更多事!
胖東來創始人于東來到底牛在哪里,用他自己的話說,開超市嘛,就是賣點真貨,讓顧客買得放心、用得安心。
可就是這個看起來沒啥技術含量的想法,把他的超市變成了一個現象級存在。
而他在用良心經營超市的同時,在實現社會價值方面,也是走在了前頭。
去年11月,胖東來創始人于東來突然宣布了一條重磅消息:“從2025年起,胖東來的員工結婚不允許收彩禮或付彩禮,婚禮不能鋪張浪費,酒席只能邀請親朋,且不能超過五桌。”
這一消息瞬間引爆了互聯網,有人拍手叫好,認為這是對傳統陋習的挑戰;
也有人吐槽,覺得于東來“管得太寬”,甚至有人說他“爹味太重”。
然而,于東來并沒有因為外界的爭議而退縮。今年1月3日,他在個人社交賬號上正式發布了《胖東來人結婚執行標準》,把之前的“口頭表態”變成了白紙黑字的規章制度。這份標準的核心內容可以總結為三點:
1. 禁止彩禮嫁妝:結婚不允許收取或支付彩禮嫁妝,避免給雙方家庭帶來經濟壓力和精神負擔。
2. 自力更生:婚房、婚車要靠自己的能力籌備,不能依賴父母的積蓄。
3. 簡約婚禮:婚禮要簡單輕松,不鋪張浪費,不講究排場。
如果員工違反了這些規定,胖東來會怎么處理呢?
標準里也寫得很清楚:違反者將在12個月內失去公司提供的額外福利,比如年假、獎金、優秀員工評選資格等,但基本工資和法定假期不受影響。
乍一看,這似乎是個硬性規定,但仔細琢磨,你會發現它更像是一份人生建議。
畢竟,胖東來不可能去查員工的銀行賬戶,也不可能盯著每一場婚禮的細節。
說白了,這份標準的真正意義,是傳遞一種價值觀。
于東來希望,至少在胖東來工作的年輕人應該活得更獨立、更自由,不被傳統習俗綁架而活得那么累。
于東來自己也解釋道,他這么做是為了“讓更多人輕松美好地生活”。他希望胖東來的員工能夠擁有“個性自信、獨立健全的人格”,活出“青春熱情、輕松陽光”的狀態。
說白了,他不想讓員工因為彩禮、婚禮這些事背上沉重的負擔,而是希望他們能夠輕裝上陣,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
當然,這份標準也引發了不少爭議。有人覺得胖東來“管得太寬”,甚至質疑它是否真的能執行下去。
但換個角度看,胖東來之所以敢這么做也是因為其較高的福利待遇。
正如文章前面所說,許昌胖東來普通員工月薪7000元左右,而許昌的房價才6000元左右,加上各種福利,員工幾年內買房買車并不是難事。
換句話說,胖東來給了員工不依賴彩禮的底氣。
除了在彩禮問題上硬剛傳統習俗,胖東來最近還在另一件事上展現了它的決心,那就是進一步向代購“開刀”。
去年12月,胖東來發布公告,宣布將部分熱門商品調整為線上銷售,比如DL洗衣液、DL精釀啤酒等。
公告里給出的理由是:“近期客流量太大,部分商品被哄搶,為了保障運營安全和顧客體驗,決定引導消費者理性消費。”
說白了,胖東來這是被代購“逼急了”。近年來,胖東來的熱門商品成了代購們的“搖錢樹”。有人靠代購胖東來的商品月入數萬,甚至年賺百萬。
代購的泛濫不僅擾亂了市場秩序,還讓普通消費者很難買到心儀的商品。
胖東來這次直接把熱門商品搬到線上賣,顯然是想斷了代購的財路。
這一招既能加強電商布局讓更多消費者買到商品,又能打擊代購亂象,可謂一舉兩得。
對于胖東來來說,布局電商不僅是為了拓展業務,更是為了緩解線下門店的客流壓力,同時讓全國消費者都能體驗到它的優質產品。
畢竟,胖東來的口碑和品牌優勢已經積累多年,再加上強大的供應鏈和產品品質,進軍電商的成功率顯然不低。
無論是“彩禮新規”還是電商布局,胖東來都在做一件很重要的事:為社會創造更多價值。
于東來希望通過“彩禮新規”讓年輕人擺脫傳統習俗的束縛,活得更獨立、更自由。
而通過治理代購、布局電商,胖東來不僅保障了消費者的權益,還為自己打開了新的增長空間。
胖東來的成功,從來不是靠“天大的創新”,而是因為它把“本該如此”的事情做到了極致。
無論是服務、產品,還是對員工和消費者的關懷,胖東來都在用行動證明:商業的本質,是為社會創造價值。
或許,這才是胖東來真正的“野心”,它不僅想成為一家成功的超市,更想成為一家有溫度、有擔當的企業。
而它的每一步嘗試,都在縮短與這個目標之間的距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