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九不冷年景如何?老農諺里藏著真智慧
眼瞅著已經進入四九,老百姓口中“一年最冷”的日子來了。不過看看窗外,豫東一帶白天最高溫度還能到12-15度,跟往年比起來實在太暖和了。
我在豫東農村蹲點采訪這些年,經常聽老農民說“該冷不冷,不成年景”。這話聽著土,但確實有道理。
拿我們這塊地方來說,農歷四九時節本該是滴水成冰的天氣,可今年連雪花影子都沒見著,大部分時間還是艷陽高照。這種反常天氣,讓不少種地的老把式都直搖頭。
你要問這冬天為啥不冷?說白了就是冷暖氣流“打架”的問題。平常年份這會兒,西伯利亞的寒潮該往南推了,可今年北邊的暖高壓太強,硬是把冷空氣給頂住了。
最近幾年的氣候確實怪。風帶環流一會兒東一會兒西,冷暖氣流打得更頻繁了,氣溫跟過山車似的上上下下。
在農村,有幾句老話專門說這事:
“四九天氣暖,牛馬都難安”。老農們觀察發現,四九要是暖,牲口容易染病,寄生蟲也容易滋生。養牛養馬的都知道,冬天就該冷些,凍死蟲卵才好。
還有句“四九天氣暖,莊稼收成減”。這話說得更直接。冬天要是暖,病蟲害容易過冬。再加上雨雪少,土壤缺水,農作物生長就慢。更怕的是鬧倒春寒,把春播的苗子都凍壞了。
“四九無霜凍,春來蟲災重”這句也說到點子上了。正常年份,冬天該結霜的時候結霜,能凍死不少蟲卵。現在倒好,暖得連霜都不見,來年地里的蟲子肯定多。
回頭想想,老農諺說的這些問題,跟現代農業科學觀點都對得上。比如說冬季低溫確實能抑制病蟲害,土壤需要雨雪補充水分,倒春寒會影響作物生長,這些都是有科學依據的。
根據氣象部門的實測數據,我們這片今天的氣溫在零下4度到10度之間。放在往年,這溫度確實偏高。老農諺說“瑞雪兆豐年”,看來今年想盼個瑞雪,難度不小啊。
有讀者可能要問了:這種暖冬會不會影響明年的收成?作為一個跑了20年“三農”新聞的老記者,我覺得現在下結論還為時尚早。現代農業有溫室大棚,有科學防蟲害的辦法,能應對很多氣候帶來的不利影響。
關鍵是農民朋友們得提前做好準備。比如說儲存好越冬用水,準備好防蟲藥劑,關注天氣預報提防倒春寒。只要應對得當,照樣能有個好收成。
天氣是老天爺說了算,但種地靠的是人。這個道理,老祖宗留下的農諺早就告訴我們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