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2月3日),《康熙來了》節目組發文稱,小S(徐熙娣)證實大S(徐熙媛)因流感并發肺炎,猝逝日本,終年48歲。南都記者了解到,大S曾多次因癲癇復發緊急送醫。
南都記者了解到,過去,大S多次因癲癇復發緊急送醫,徐媽媽也透露大S還患有心臟二尖瓣脫垂,健康狀況引起關注。
流感高發期,專家提醒:高危群體48小時內用藥選藥不可馬虎
目前正值流感高峰期,又遇上春節大“遷徙”,專家提醒:出行注意個人防護。老人、兒童、孕婦、有基礎疾病等高危人群建議確診流感后48小時內用藥,預防發展成重癥。當前無論國產還是進口抗流感病毒藥物的產量、醫院的儲備量都是充足的。
不過,專家也提醒,流感、新冠分別有循證證據特別充足的藥物,并不存在所有呼吸道感染都適用的“神藥”,需要檢測診斷明確時使用,不能亂用、濫用。
莫放松防護
流感可能到3月才“過季”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感染和臨床微生物科主任醫師谷麗教授介紹,流感一般從12月份進入季節性流行期,持續到次年1月底,集中高峰期約為1.5個月,全程約2.5個月~3個月。3月會呈散發,流感才算“過季”。
流感病毒大多數人易感,主要影響人體呼吸道上皮細胞,且通過咳嗽等產生的飛沫進行傳播,“呼吸道飛沫沉降到地面之前可‘飛’1.5米”。人流密集處,社交距離近,流感因此容易傳播。她呼吁,流行季在機場、火車站這樣的公共場所,飛機、火車這樣的密閉空間,不要放松防護,春節出行期間直至2月中下旬流感下降期,都要提防感染傳播風險。
我國今年流感與往年無異
普通人群無需驚慌
很多人反應感染流感后出現多種癥狀,如發熱、咳嗽,癥狀加重影響工作和生活,此次流感和既往是否有不同,是否更嚴重?
國家疾控部門數據顯示,我國當前流感以甲型H1N1流感為主。谷麗教授表示臨床一線感受今年流感與既往無本質區別:“疾病特征突出,包括重癥高危人群在內的患者出現急性高熱、全身肌肉酸痛、頭痛的癥狀較多。一般呼吸道感染表現出的流涕、鼻塞等局部癥狀反而較少。”盡管如此,年輕人在自限性恢復期由于酸痛、乏力,也需要休息。
流感是古老的疾病,人類對流感比較熟悉,流感病毒無法徹底消滅,需要科學應對。
對于普通人群,出現流感樣癥狀后,谷麗教授建議,可以購買流感抗原檢測試劑,進行鼻、咽拭子檢測;也可由第三方公司上門,采樣后進行核酸檢測。抗原試劑診斷十分鐘左右即可出結果,核酸報告在采樣后兩三小時出結果。在醫院流感檢測也是采取抗原檢測和核酸檢測這兩種辦法。
“在流感流行期,呼吁年輕人沒有什么基礎疾病,可居家觀察、選擇合適藥物,沒有必要一有不舒服就跑醫院排隊”。谷麗提醒,醫院診療量激增,更可能增加交叉感染的風險。在家使用解熱鎮痛、止咳化痰藥,依靠自身免疫力,可以恢復。
流感威脅高危人群生命安全
建議48小時內用藥
專家提醒,流感季需要格外重視存在重癥高危風險的人群,包括:老人、兒童、孕產婦、有基礎疾病的人、免疫缺陷、免疫力低的人,比如因病正在使用激素藥物、免疫抑制劑,或者器官移植術后、惡性腫瘤化療后、肥胖人群,尤其是超胖的,體重指數大于30的人群。
這些人群因自身特點導致易發展為重癥,甚至威脅生命安全。
此類人群可能高熱頭痛、全身肌肉酸痛等重癥癥狀不怎么突出,反而表現為嗜睡、不吃不喝、精神差,容易被忽略。
“對于高危人群,需要快速檢查,積極治療。”谷麗教授解釋,呼吸道感染從臨床癥狀上無法判斷感染了哪些病原,需要通過多重核酸檢測(PCR)才能鑒別是流感、新冠還是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偏肺病毒,副流感病毒等在“搗亂”,從而進行積極治療或緩解癥狀。
對于高危人群建議在48小時內用藥治療,如果吃藥期間高燒不退,或者出現咳嗽、呼吸困難,要及時到醫院就診。
高危群體48小時內用藥不能亂用、濫用
得了流感,要吃藥嗎?是不是要啟動抗病毒治療?谷麗教授表示:并不主張人人吃抗流感病毒藥物。絕大多數患者的自限期約為一周;出現并發癥的患者建議積極地、早期地尤其是發病48小時內進行抗流感病毒治療,以降低住院率或住院后重癥發生率。
目前抗流感病毒藥物可及性好,選擇多、儲備足。可選擇藥物根據其作用機制主要包括三種:
血凝素抑制劑:識別并阻斷流感病毒進入機體宿主細胞,比如阿比多爾,目前還不是被廣泛應用于一線的抗流感藥物;
RNA聚合酶抑制劑:抑制流感病毒進入人體后進行病毒核酸復制,比如法維拉韋、瑪巴洛沙韋;
神經氨酸酶抑制劑:阻止病毒體內合成后要脫離宿主細胞再去攻擊新宿主細胞,比如奧司他韋、扎那米韋、帕拉米韋。
奧司他韋適應性范圍廣,兒童到懷孕、哺乳的婦女都可使用,但腎功能不全患者需要減量;
帕拉米韋是靜脈用藥,孕產婦適應癥不如奧司他韋口服適用范圍廣;
瑪巴洛沙韋目前也不推薦孕產婦、5歲以下兒童使用;
法維拉韋,目前主要是在成人和老年患者中使用,研究顯示其在輕癥患者和重癥患者中均取得了較好的療效。
流行性感冒如何治療
(一)基本原則
1. 按呼吸道隔離要求進行治療。
2. 住院治療標準(滿足下列標準任意1條):
(1)基礎疾病明顯加重,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慢性心功能不全、慢性腎功能不全、肝硬化等。
(2)符合重型或危重型流感診斷標準。
3.非住院患者居家隔離,保持房間通風,佩戴口罩;充分休息,多飲水,飲食應當易于消化和富有營養;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尤其是兒童和老年患者。
4.流感重型/危重型高危人群應盡早抗病毒治療,可減輕癥狀,減少并發癥,縮短病程,降低病死率。
5.避免盲目或不恰當使用抗菌藥物。密切關注病情變化,及時留取標本送檢病原學,合理應用抗菌藥物。
6.合理選用退熱藥物,兒童忌用阿司匹林或含阿司匹林及其他水楊酸制劑。
(二)對癥治療
高熱者可進行物理降溫、應用解熱藥物。咳嗽咳痰嚴重者給予止咳祛痰藥物。根據缺氧程度采用適當的方式進行氧療。
(三)抗病毒治療
1.抗流感病毒治療原則:
(1)流感流行季,有流感重型/危重型高危因素的流感樣病例,應盡早進行抗病毒治療,發病48小時內進行抗病毒治療獲益最大。基于多病原流行的現狀,在啟動抗病毒治療前,建議及時行病原學檢查,以指導治療。
(2)發病時間超過48小時有重型/危重型高危因素的患者和重型/危重型患者,如流感病毒病原學陽性,仍應抗病毒治療。
(3)有傳播給高危人群風險的流感患者,建議給予抗病毒治療。
(4)重型/危重型患者根據病原學結果,療程可適當延長。
(5)不建議聯合應用相同作用機制的抗病毒藥物和增加藥物劑量。
2.抗流感病毒藥物:
我國目前上市的對流感病毒敏感的藥物有神經氨酸酶抑制劑、RNA聚合酶抑制劑和血凝素抑制劑三種。
(1)神經氨酸酶抑制劑
① 奧司他韋:奧司他韋膠囊/顆粒劑適用于1歲及以上兒童及成人。奧司他韋干混懸劑適用于2周齡以上兒童及成人。
② 帕拉米韋:成人:一般用量為300mg,單次靜脈滴注,滴注時間不少于30分鐘,有嚴重并發癥者,可用600mg,單次靜脈滴注,滴注時間不少于40分鐘。癥狀嚴重者,可每日1次,1~5天連續重復給藥。
③ 扎那米韋(吸入噴霧劑):適用于成人及7歲以上兒童,用法:每次10mg,12小時1次,療程5天。不推薦哮喘或其他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使用吸入性扎那米韋。不推薦扎那米韋吸入粉劑用霧化器或機械通氣裝置給藥。
(2)RNA 聚合酶抑制劑
① 瑪巴洛沙韋:瑪巴洛沙韋片劑適用于≥5 歲兒童及成人,干混懸劑適用于5~12歲兒童,均為單劑次口服。劑量為:體重≥80kg者80mg,20kg≤體重<80kg 者40mg,體重<20kg者按2mg/kg給藥。
② 法維拉韋:適用于成人新型或再次流行的流感的治療,但僅限于其他抗流感病毒藥物治療無效或效果不佳時使用。孕婦或可能懷孕的婦女禁用,哺乳期婦女使用時應暫停哺乳。用法:口服,第1天,每次1600mg,每日2次;第2~5天,每次600mg,每日2次。
(3)血凝素抑制劑
阿比多爾:用量為每次200mg,每日3次,療程5天。
據國家衛健委官網今年1月22日發布的《流行性感冒診療方案(2025年版)》
抗流感病毒藥物的耐藥性問題,隨著流感高發而備受社會關注。谷麗教授介紹,從國家到國際都有對流感進行監測,一是流行病毒株監測,二是常用藥物耐藥性監測,從目前數據看,針對抗流感病毒三大機制的藥物,耐藥發生是極個別的。只有少數毒株亞型存在對神經氨酸酶抑制劑敏感性降低或高度降低的情況,瑪巴洛沙韋研究中有較高的耐藥率,但目前監測到的現實情況較少,同時證據顯示所有毒株均對法維拉韋敏感,尚無耐藥情況。
不過她提醒,流感、新冠分別有循證證據特別充足的藥物,并不存在所有呼吸道感染都適用的“神藥”,需要檢測診斷明確時使用,不能亂用、濫用。
來源:南方都市報(nddaily)、N視頻報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