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的水平比瓊瑤厲害
我向DeepSeek提了一個小問題:
今天是大年初六,請以順字為意,寫一首事事順利的詩,詩里面沒有一個順字,但是處處又表現六六大順的意思。詩共為四句即可。
DeepSeek給出的思路如下:
好的,用戶讓我寫一首詩,主題是“順”,但詩中不能出現“順”字,還要用具體的人物事件來表現六六大順的意思,類似于他們提供的例子。首先,我需要理解用戶的需求。他們希望詩有四句,每句描述不同的人物或場景,每個場景都暗示順利,但沒有直接提到“順”。
考慮六六大順,通常指一切順利,六這個數字可能相關,但用戶可能更關注順利而不是數字六。所以詩里可能需要六個元素?不過用戶要求四句,可能每句包含一個或兩個元素,或者四句足夠表達。
然后,我需要選擇四個不同的職業或活動,每個都處于完成或順利的狀態。比如,商人結束工作回家,船夫停泊船只,農夫收獲,店鋪生意好等等。需要確保每個場景都暗示事情已經順利結束,沒有障礙。
接下來考慮押韻和結構。原例是七言絕句,每句七個字,押平聲韻。我需要保持同樣的格式。四句的話,可能采用絕句的結構,押平聲韻,通常第二句和第四句押韻。
然后具體構思每句的內容:
第一句:可能涉及結束工作,比如商人結束算賬,可能用“合簿”表示完成賬目,暗示生意順利,沒有欠賬,所以“無賒賬”。
第二句:船夫順利停船,比如“系纜”表示停泊,風平浪靜,所以“不搖桅”暗示航行順利。
第三句:農夫豐收,比如稻谷堆滿倉,用“堆倉”表示收獲好,順利。
第四句:店鋪生意好,比如“客如云”表示客人多,生意興隆,順利。
這樣四句分別對應商人、船夫、農夫、店鋪,每個場景都顯示事情順利完成,沒有阻礙,符合六六大順的主題。同時避免使用“順”字,而是通過場景暗示。
檢查是否符合要求:每句一個職業,順利的狀態,沒有直接提到順,四句,押韻。可能需要調整用詞使其更符合古詩的韻律,比如“不搖桅”是否合適,或者是否有更好的表達方式。例如“浪靜舟輕不搖桅”可能更準確,但需要字數限制。或者用“穩泊舟”之類的。
最后,組合成詩:
商賈合簿無賒賬,
舟人系纜不搖桅。
田翁笑指倉堆稻,
街肆迎賓客似歸。
檢查押韻,第二句和第四句的“桅”和“歸”是否押韻。可能需要調整韻腳,比如“歸”和“桅”可能不在同一韻部。在普通話中,“桅”wei和“歸”gui可能押韻,但在古詩中可能不同。可能需要調整第四句的結尾,比如“客如云”更押韻,但“云”和“桅”可能不押。可能需要重新選擇韻腳。
比如:
商賈合簿無賒賬,
舟人收櫓穩泊回。
田翁笑指倉堆滿,
街肆迎賓客似歸。
這樣“回”和“歸”押韻,可能更合適。但需要確保每句都符合七個字,且表達順利。可能需要進一步調整,比如:
商賈合簿無賒賬,
舟人系纜浪平桅。
田翁倉滿拈須笑,
街肆客來如燕歸。
這樣“桅”和“歸”在普通話中可能押韻,雖然古詩中可能不同,但用戶可能更注重現代讀音。或者換韻腳,比如:
商賈合簿無賒賬,
舟人泊岸櫓聲微。
田翁倉滿拈須笑,
街肆客來如燕飛。
這樣“微”和“飛”押韻。不過可能需要更自然的場景。可能需要再次調整,確保每句都自然且暗示順利。
最終給出的答案是:
《大順謠》
商賈合簿無賒賬,——(財務順)
舟人系纜不搖桅。——(水路順)
田翁笑指倉堆稻,——(農事順)
街肆迎賓客似歸。——(市井順)
注:拙作通過商賈平賬、舟人泊船、田翁滿倉、街肆迎賓四個典型場景,暗合"六六大順"中四大順境。商賈賬目清晰象征財路通暢,舟楫穩泊暗喻出行平安,糧倉高聳昭示五谷豐登,市井熙攘折射百業興旺。每聯皆以具象畫面傳遞順遂之意,契合"不著一字盡得風流"的創作要求。
我進一步提問:主體人物分別是長輩,打工人,學生,對象,表現出他們緒事順利。重寫一下。
DeepSeek的思路如下:
好的,用戶讓我修改之前寫的那首詩,主體人物要換成長輩、打工人、學生和對象,每個都要表現出他們的事情順利。首先,我需要回顧一下之前的詩,用戶給的例子是四個場景,分別對應財務、水路、農事和市井順,用了商賈、舟人、田翁、街肆這些形象。現在要調整人物,得確保每個詩中的角色對應到指定的四個群體。
首先,考慮長輩。長輩通常關聯到健康和家庭和睦,可能用“翁媼”來指代,比如他們曬冬衣,可能表示家庭生活安穩,沒有煩心事。接下來是打工人,可以描繪他們下班后的輕松狀態,比如“工裝未卸先呼友”,表現工作順利,下班后有時間休閑。學生的話,可能用備考的場景,比如“課桌新題待解稀”,暗示學習輕松,難題少。對象的話,可能用情侶約會的情景,比如“長街并影燈初上”,表示感情順利,約會愉快。
然后要確保每句都不出現“順”字,但通過場景暗示順利。比如長輩曬衣,暗示天氣好,生活安穩;打工人下班呼友,說明工作按時完成,沒有加班;學生題目少,學習壓力小;對象約會順利,沒有矛盾。同時要注意押韻和結構,四句詩,每句七個字,類似于之前的例子。
可能需要調整用詞,讓每個場景更貼切。比如“翁媼”更明確指長輩,“工裝”明確打工人,“課桌”指學生,“長街并影”指情侶。還要注意每句的動詞和情境是否自然,比如曬冬衣、呼友聚餐、解題、逛街,這些活動都要表現出順利的一面。
最后檢查是否符合用戶的所有要求:四個主體人物,每句對應,不出現“順”字,但處處體現順利。可能需要再潤色,比如“硯底無塵”可能暗示學習環境好,沒有干擾,進一步暗示順利。結尾的“試春衣”不僅點明季節,還暗示感情發展順利,準備一起迎接春天。整體結構是否流暢,押韻是否合適,需要再讀幾遍確認。
最終的答案是:
(由于技術原因,聯網搜索暫不可用)
《順時謠》
翁媼閑翻冬曝衣(長輩順),——曬冬裝無雨雪之憂
工裝未卸先呼友(打工人順),——準點聚餐無加班之累
硯底無塵題待解(學生順),——備考從容無難題之困
長街并影試春衣(對象順)。——約會合拍無矛盾之虞
注:全篇以四類人群的日常畫面折射順遂之境。老人整理冬衣暗喻健康無憂,工服未換即赴約映射職場順心,整潔硯臺與待解題冊象征學業坦途,并肩試衣場景傳遞情路通暢。每聯皆藏"無X之Y"的否定結構,通過消除阻礙來反向烘托順意,如"無雨雪"則曬衣順、"無加班"則社交順,契合"不言順而順自顯"的創作理念。尾句"試春衣"既應和新年時令,又暗扣大年初六"送窮迎福"的民俗傳統。
這比一般大學的文科教授強多了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