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湯小泉
編輯| 汪戈伐
圖片來自企業官網
1月22日晚間,洛陽鉬業發布業績預告顯示,預計2024年歸母凈利潤將達到128億至142億元,同比增長55.15%至72.12%。
更值得注意的是,洛陽鉬業扣非凈利潤預計在124億至138億元之間,同比增幅高達98.94%至121.4%。這一亮眼業績背后,是洛陽鉬業在全球范圍內的產能擴張,及運營效率的提升。
事實上,洛陽鉬業披露的主要產品產量數據,均已超出市場預期,展現出強勁的增長勢頭。
根據洛陽鉬業官方披露數據,2024年公司銅金屬產量突破65萬噸,同比增長55%。作為銅的副產品,鈷金屬產量達到11.4萬噸,同比增長106%。
這一增長主要得益于洛陽鉬業在剛果(金)TFM和KFM兩座世界級銅礦山的滿負荷運轉,其中TFM擁有5條生產線,具備年產45萬噸銅和3.7萬噸鈷的能力;KFM則具備年產15萬噸銅、5萬噸鈷以上的生產能力。
TFM礦區面積超過1500平方公里,涵蓋從銅、鈷礦石的勘探、開采到選礦、冶煉、加工和銷售的全套工藝和設施,主要生產陰極銅和氫氧化鈷。
據安泰科數據顯示,2024年前三季度,全球礦產銅產量達1485.9萬噸,同比增長2.1%。而在全球十六家主要礦企中,洛陽鉬業的銅產量增幅最大,超過必和必拓、紫金礦業等傳統礦業巨頭。
另外,國際銅價在2024年維持高位走勢,LME期銅價格曾在5月創下1.11萬美元/噸的歷史新高。產量提升疊加價格上漲,成為推動公司業績增長的重要因素。
同時,洛陽鉬業在全球范圍內的降本增效措施同樣頗有成效。在剛果(金)礦區,從采礦到選礦、冶煉各環節的工藝流程都得到改進。
洛陽鉬業率先在礦山應用5G技術及無人駕駛,打造智慧礦山,實現遠程操作的無人采礦、無人駕駛智能調度,并配備新能源驅動模式的全電動卡車,實現零排放的同時,生產效率提升40%以上。
在中國區域,通過改進低品位伴生礦綜合回收技術,洛陽鉬業實現了從尾礦中對白鎢、銅、鐵、螢石、鋰等伴生資源的綜合回收,開創全球同類低品位伴生礦回收先河,每年為企業增收超過15億元。
如今,洛陽鉬業已經成為了全球有色金屬巨頭企業,其業務分布已覆蓋亞洲、非洲、南美洲、大洋洲和歐洲五大洲。
洛陽鉬業官方數據顯示,目前擁有全球員工12000多人,其中海外員工占比達51%,境外公司本土員工比例超過96%。組織采用"5233"管理架構,即設立5個集團總部中心、2個業務板塊、3個業務平臺和3個區域子公司,實現全球化有效管控。
2020年數據顯示,洛陽鉬業在全球白鎢生產領域排名第一,在鈷和鈮生產領域均位居全球第二,同時也是全球領先的鉬和銅生產商。
同年洛陽鉬業銅金屬產量占全球產量的4.6%,鎢金屬產量占8%,鉬金屬產量占11.9%,鈷金屬產量占11%。在巴西,洛陽鉬業是當地第二大磷肥生產商,磷肥產量占巴西總產量的7.8%。
回過頭來看,洛陽鉬業的全球化布局始于2007年在香港聯交所上市,此后通過一系列戰略并購,逐步完善了全球資產布局。
其中頗為關鍵的節點是,在2013年,洛陽鉬業以8.2億美元收購澳大利亞北帕克斯銅金礦80%權益,2016年以15億美元收購巴西鈮磷業務,同年以26.5億美元收購剛果(金)TFM銅鈷礦項目。
另外在2018年,洛陽鉬業以5.18億美元收購全球第三大金屬貿易平臺埃珂森(IXM)100%股權,完成了從采礦到貿易的產業鏈延伸。
如今,洛陽鉬業已發布2025年產量指引:銅產量目標為60萬至66萬噸,鈷產量10萬至12萬噸,鉬產量1.2萬至1.5萬噸,鎢產量0.65萬至0.75萬噸,鈮產量0.95萬至1.05萬噸,磷肥產量105萬至125萬噸,實物貿易量400萬至450萬噸。
同時,洛陽鉬業還在推進TFM西區和KFM二期的勘探工作,力爭實現2028年產銅80萬至100萬噸的戰略目標。
總體來看,洛陽鉬業的業務和財務情況十分健康,我們預計在未來一段時間內,應該會有更多驚喜出現。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僅供參考,文內信息或所表達的意見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請讀者謹慎作出投資決策。
內容溝通請聯系:禾苗 15601300818 (微信同號)
更多內容請關注
關注下方備用號,防止失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