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婷媽
孩子的成長,是每個父母最關心的事。
可有時候,我們難免會陷入一種焦慮:孩子的成績不夠好、性格不夠開朗、習慣不夠優秀……于是,我們忍不住向親朋好友傾訴,甚至在外人面前批評孩子。
殊不知,這樣的做法不僅無法幫助孩子,反而可能傷害他們的自尊和自信。
其實,不管孩子現狀如何,我們都不該對外人多言,而是應該這樣做。
1、保護孩子的自尊:不對外人揭短
鄰居王阿姨是個熱心腸,但她的熱心卻常常讓兒子小杰感到尷尬。
每次家里來客人,王阿姨都會把小杰的缺點拿出來說:“這孩子就是不愛學習,成績一直上不去。”“他性格太內向了,一點都不像別人家的孩子活潑。”久而久之,小杰變得越來越沉默,甚至不愿意和父母交流。
孩子的自尊心就像一朵嬌嫩的花,需要我們用心呵護。
對外人揭孩子的短,不僅會讓他們感到難堪,還可能讓他們對自己失去信心。
當我們學會保護孩子的自尊,他們才會更有勇氣去面對生活中的挑戰。
2、發現孩子的閃光點:用欣賞代替批評
朋友小林是個典型的“虎媽”,對女兒的要求非常嚴格。
每次考試后,她都會把女兒的成績和別人的孩子比較,然后批評她不夠努力。直到有一天,女兒哭著對她說:“媽媽,你為什么總是看不到我的優點?”這句話讓小林深受觸動。
她開始試著用欣賞的眼光看待女兒,發現她在繪畫方面很有天賦。慢慢地,女兒不僅變得更加自信,學習成績也有所提高。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閃光點,只是我們常常被焦慮蒙蔽了雙眼。
與其盯著孩子的不足,不如用心發現他們的優點。當我們用欣賞代替批評,孩子才會在鼓勵中茁壯成長。
3、做孩子的后盾:用行動支持他們
表弟的兒子小浩是個性格內向的孩子,在學校里不太合群。
表弟沒有因此責備他,而是默默地支持他。他每天陪小浩讀書,帶他去參加興趣班,鼓勵他嘗試新事物。慢慢地,小浩找到了自己的興趣,性格也變得開朗了許多。
表弟說:“孩子的成長需要時間,我們能做的,就是給他們足夠的耐心和支持。”
孩子的成長,不是一場競賽,而是一段漫長的旅程。
作為父母,我們不需要對外人解釋孩子的現狀,而是要用行動告訴他們:無論你是什么樣子,我都會在你身邊。
不管孩子現狀如何,我們都不該對外人多言。
因為孩子的成長,不需要外界的評判,而是需要我們的理解和支持。
保護他們的自尊,發現他們的閃光點,做他們的后盾,這才是我們最該做的事。
愿每一個孩子,都能在父母的守護下,找到屬于自己的光芒。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我是@婷媽alan,國家認證育嬰師、家庭教育講師,致力于小故事中分享育兒經驗,歡迎關注我,一起陪伴孩子成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