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皖江復興號”盾構機1月26日順利抵達接收井,蕪湖龍灣長江隧道左線貫通,標志著隧道實現全線貫通。今天,新華社《新春走基層》走進蕪湖龍灣長江隧道施工現場,探訪“八百里皖江第一隧”。現場,蕪湖長江隧道建設指揮部指揮長王承震向全國觀眾介紹了項目的進展、施工的難度以及接下來的施工工作等。
盾構機全部到達接收井
完成工程控制性節點
“右線盾構于2024年10月12日到達,左線盾構于2025年1月26日到達。”王承震介紹,隧道采用“皖江復興號”和“皖江奮斗號”兩臺超大直徑盾構機從江北往江南同向掘進,兩條盾構隧道分別長4公里,經歷接近三年的時間,全部到達接收井。
據悉,隧道的全線貫通是整個工程的控制性節點,為隧道全線通車打下堅實基礎,也為我國復雜地質條件水下盾構隧道建設增加了技術儲備。
5層樓高的盾構機
穿越十余種地層
“此次盾構機的直徑是15.07米,是當時在建國內最大的泥水平衡盾構機,相當于5層樓高。隧道位于長江蕪湖段的大拐彎處,地層復雜多樣,需要穿越十余種地層。”王承震在盾構機駕駛室,通過一個模型,講述一條隧道從無到有的過程,也向觀眾展示了擁有3萬多個部件的龐大盾構機是如何工作的。
王承震形象地將盾構機的工作分為三個階段,“吃”“咽”和“消化”。盾構機最前面刀盤將不同的土質“吃”進去,通過輸送系統“咽”下去,再通過泥漿分解系統處理進行“消化”。在隧道掘進過程中,盾構機頻繁遇到刀具偏磨、刀盤結泥餅等難題,施工團隊通過刀具的適應性改造、碎石機的改造、分離設備的一系列改造等,攻克一個個難題。項目指揮中心陳列了盾構機磨損更換的刀具,王承震說,“其實這只是一小部分,我們這條隧道一條線就更換了4000把刀。”
預計7月份具備通車條件
駕車從隧道過江僅需五分鐘
“因為盾構機剛剛到達接收井,下一步重點任務是將洞門密封做好,確保整個盾構段施工安全性。”王承震說,“另外,為下一步盾構機的拆解做全力的準備工作,所以春節期間,有200多名工人留守,把剩余的工作安全平穩高效地推進下去。”
據悉,蕪湖龍灣長江隧道還將全面展開隧道內部結構、附屬工程及機電、裝修等施工工作,預計今年7月具備通車條件。隧道建成通車后,駕車從江北新區到蕪湖市區將從40分鐘縮短至5分鐘。
信息來源 大江資訊客戶端
特別聲明:本文為轉載,內容以及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蕪湖江北網的立場,轉載本文的目的僅用于傳播相關信息,未作任何商業用途。若有侵權,請文末留言聯系我們。—— 蕪湖江北網工作室
承接各類包車業務(19坐39坐55坐)車型等,主要紅白喜事包車,學生用車,單位通勤用車,團體包車,旅游包車,電話:139 6635 4818 閔師傅
01
02
03
公 眾 號 丨蕪湖江北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