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
圖片
歷代皇帝,不管是想青史留名,還是想勢傾天下;不管是想讓人民豐衣足食,還是只貪圖個人享受,他們的初衷可能都希望本朝強盛。中國歷史上也出了幾個有名的皇帝,創造了一些鼎盛的時期,如文景之治、貞觀之治、開元盛世、康乾盛世,這些時期永遠地留在了歷史的浩瀚時空之中,燦爛輝煌,熠熠閃光,至今仍為人們所稱道。
漢文帝、漢景帝、漢武帝三人,為了江山永繼,日夜操勞,為漢王朝的昌盛做出了不朽的貢獻。他們在政治上“眾建諸侯而少其力”,進一步削弱同姓諸侯王的政治勢力;思想上“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奠定帝王集權的思想基礎;經濟上打擊富商大賈,國家壟斷冶鐵、煮鹽鑄幣,充實了經濟實力;文化上大力倡導搜集和整理圖籍文獻,使先秦百家之學在秦代焚書坑儒浩劫之后又趨復興;軍事上抗擊匈奴,移民屯邊,開拓疆域;外交上經營西域,開辟了絲綢之路。
特別是漢武帝,作為一位雄才大略的政治家,崇文宣武,建立了不朽的歷史偉業,使中國歷史上出現第一次鼎盛時期。因漢朝的強大,少數民族一直稱中原人為漢人,古代的華夏族被稱為漢族,中國也以高度文明和富強的形象而聞名于世。
圖片
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后,能以隋亡為鑒,居安思危,虛懷納諫,任用賢良,制定了一系列進步的政策,采取了一系列符合歷史發展規律的措施,終于促成了社會安定、生產發展的太平盛世,史稱“貞觀之治”。
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標準,開國君主一般稱祖,繼嗣的君主一般為宗。但后世對于有治國才能的繼嗣君主,也有稱“祖”的,像清朝就有“三祖”。客觀地講,李世民本來也可以弄個“祖”來當當,但其玄武門之變,弒兄殺弟,趕父下臺,總是不大光彩,所以只能稱為“宗”了。其后,在武則天統治時期,貞觀以來經濟文化發展的趨勢仍在繼續。
武則天死后不久,唐玄宗李隆基掌握了政權。在前期統治中,他不愧是一位英明君主,不固執己見,不墨守成規,善于從實際情況出發作出正確的選擇,順應歷史的潮流前進。恩威并施、寬嚴結合,有效地調整、緩和了統治集團內部關系,鞏固了自己的地位,穩定了政局;大力革除弊政,撥亂反正;注重發展經濟,對經濟、軍事、政治等各項重要制度進行調整和改革。
圖片
當時社會安定,天下殷富,民間糧谷豐裕,布帛充盈,唐王朝的發展達到了鼎盛時期,長安也成為一個舉世聞名的國際性大都會,四方來朝,史稱“開元盛世”。當時,日本、朝鮮等國也不斷向中國派“遣唐使”學習,歷史上首次出現了“留學生”一詞。由于有了唐朝的興盛,直到今天,世界各地的華人還自稱“唐人”,外國人也把華人聚居的地方叫作“唐人街”。
清圣祖康熙皇帝,據說因其父清世祖順治帝出家而即位,時年僅八歲。他親政后,智擒鰲拜,獎勵農耕,整治黃河,平定三藩,收復臺灣,驅逐沙俄勢力,平息蒙藏地區動亂,加強了多民族國家的穩定和統一。
傳說康熙是因為看上了孫子,才選四子胤禛做皇帝的(年號雍正)。雍正帝在位時嚴懲時弊,加強集權,平定青海和碩特部羅卜藏丹津叛亂,勘定中俄邊界,的確是一位承上啟下的明君。
據說,雍正帝不僅是整飭吏治的鐵腕人物,而且是勤奮工作的楷模。他在位十三年,不像他的父親康熙帝、他的兒子乾隆帝那樣南巡北狩,巡視祖國大地,視察大江南北,他十三年都是在紫禁城的辦公桌上度過的。
十三年如一日,天天都工作十六小時以上,批閱奏章十多份,并親筆朱批,從不假手他人,有時僅一份奏章朱批的字數就達一千余字,而且每天都要上朝研究政事,聆聽大臣面奏,商討各種建議,處理突發事件。另外,他還嚴禁奢侈浪費。廣東為了討好表忠,進獻了象牙席,他嚴詞斥責。一是自己堅決不用,二是發布禁止進獻象牙席的諭旨,并要求民間也不許購用。
圖片
乾隆帝也不負爺爺的期望,勵精圖治,平定叛亂,抗擊入侵,發展經濟,農業、手工業和商品經濟得到迅猛發展,財政收入的豐盈達到了我國古代社會的最高水平,經濟規模和總量居當時世界之最。
康熙、雍正、乾隆三帝均倡導漢學,修史編書,為后世留下了《古今圖書集成》和《四庫全書》等曠世典籍,使清代學術也取得了“超漢越宋”、集歷代之大成的歷史地位。當時國家統一,疆域遼闊,社會穩定,經濟發展,國力強大,文化繁榮,史稱“康乾盛世”,中國也成為舉世聞名的大清帝國。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輝煌的中華文明無疑是歷史積淀的結果。這些業績固然是勞動人民創造的,但也與有作為的皇帝們未明求衣、辨色視朝、勤于政務的勵精圖治有一定的關系。歷史唯物主義從來都不否認個人在歷史上的作用,恰恰相反,而是給予充分的肯定、恰當的評價。
盛世的“創造者”——政績赫赫的皇帝們,大都具有非凡的才能,博大的胸懷,勇于進取的精神,堅韌不拔的意志,超凡脫俗,與眾不同。他們都沒有大的胡亂折騰,而是兒子跟著父親學,孫子照著爺爺干,并認真總結前朝興衰的經驗與教訓,銘記“水可載舟,亦可覆舟”的道理,興利除弊,輕徭薄賦,與民生息,使社會總體上保持了較為長久的穩定,經濟逐步恢復和發展,國力也蒸蒸日上,百姓越來越殷實富足,從而創造了鼎盛的文明與輝煌。
———訥言 [讀史漫筆]系列之3
圖片
王華旭,西安市鄠邑區人。中學畢業后回鄉務農,1977年冬考試入學,從醫數年獲主治醫師職稱。后又在鄉、縣、市機關供職。退休后任陜西省南泥灣精神研究會特邀研究員、陜西省經濟發展戰略研究會顧問、西安市象棋協會會長。出版有《往事如風》、《遠方有約》(合著)、《在希望的田野上》、《春風花雨花千樹》等作品。
圖片
那時我們年少
曾把青春當作鮮衣怒馬
而今我們漸老
愿從容歲月依舊芳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