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全國范圍內的高鐵網絡還在進一步織密,機場建設更是在穩步推進。我國4E與4F級別的機場數量保持增長態勢,不少機場提出了擴建計劃,加上不斷有關鍵點位的新機場獲批,機場興建大潮還將持續。擁有1個4E機場、1個4F機場的上海力壓雙4F機場的北京和成都,保住了“民航第一城”位置。因為香港國際機場的存在,大灣區的民航實力略微超過長三角地區。
4E機場和4F機場的區域分布
目前,我國有17座4F機場,主要分布在三大都市圈和中西部地區,而包括?濟南遙墻國際機場、福州長樂國際機場等在內的十余座4E機場已經提出了4F級擴建計劃,未來數年4F機場數量將進一步增長。
從4E與4F機場的區域分布情況來看,中南地區較為均衡,廣西、海南、湖南以及廣東非珠地區都有1-2個4E及以上機場。如果加上興建中的廣州新機場,廣東將有2個4F機場、4個4E機場,超越江蘇成為最強交通樞紐大省。加上有著特殊加持的香港國際機場,大灣區的民航實力隱隱超過有3個4F機場、7個4E機場的長三角地區。因為從機場服務人口密度來看,廣東在省區里只低于河南,還高于北京、上海、天津三大直轄市。
華東地區,已有4個4E機場的江蘇應有更多4F機場,安徽4E機場數量也應再增加,按照擴建計劃,福建最早在2027年有望擁有廈門和福州兩個4F機場。東北和華北地區都應再增加高等級機場數量。西南F4里,只有貴州尚沒有4F機場,西北地區數量不少,但高等級機場數量有待增加。
與全球TOP機場的差距
截至目前,我國實際上只有7座超大型機場,客流量在5000萬人次以上的機場也僅有十余座,與全球TOP級機場的規模、客貨吞吐量有著較大的差距。能夠穩定進入全球機場客流TOP10榜單的,只有北京首都國際機場、香港國際機場和上海浦東國際機場等。全球國際大都市多是3-4個大型機場起步,這一點我國的大城市仍是雙機場配置為主流。當然,計劃擴建的機場數量眾多,香港國際機場、上海浦東國際機場、廣州白云國際機場的擴建計劃都直指年旅客吞吐量超過1億人次。
支撐各地機場擴建規劃的是民眾日益增長的航空出行需求,2024年,多個重要機場旅客吞吐量再創新高。2019年時我國航空人口剛剛超過3億,如今高達4.7億、位列全球第一的航空總人口需要高質量的航空服務,高品質機場和大規模機隊是必需的硬件條件,航線數量及合理規劃、機場承載能力與便捷程度都是民眾關注的焦點,上述要求促進了新機場的建設與原有機場的擴建。
經濟大省在機場建設方面更多受益航空出行需求的增加,浙江GDP墊底的麗水也有了華東第一高坡機場,湛江、茂名的央企、外企員工則是粵西國際機場的重要客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