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24年4月起,全國各地的多家銀行,包括大銀行,同樣也包括地方性的小銀行,曾經發布過類似的《關于動態調整賬戶非柜面渠道交易限額的公告》。其中針對銀行存款人的不常用賬戶或者睡眠賬戶,進行賬戶轉賬限額。
當時一般這類通知,都是在銀行網站進行公示,并沒有發給每一個開戶。銀行借記卡開戶如不知道,如果動用這些賬戶,進行大額支付或者大額轉賬時,可能就無法實現,最終延誤了事情。不過到了2025年,管控銀行存款人的措施,又一次加強。
進入到2025年,又有著多家銀行發布此類通知,甚至還有以前發布過的銀行再次發布通知,對存款人的賬戶進行嚴管嚴控。大小銀行都在跟進,存款人詢問,回復說主要是落實反洗錢的具體措施,也是防止這些賬戶被詐騙分子利用,造成資金損失的預防性措施。
大銀行也如此,例如中行天津分行在微信公眾號發文稱,將結合客戶交易情況,動態調整相關賬戶交易限額。也就是說之前調整過的,有可能根據2024年的使用情況再次進行調整,那么甚至有可能會每日限額調整到幾百元。
同樣例如安徽桐城農商行這些小銀行,將對于近一年無交易且單日限額大于50萬元的該行簽約個人手機銀行客戶(也就是所謂的睡眠賬戶),直接將手機銀行單筆交易限額和單日交易限額調整為2000元。回想過去轉賬無限額的歲月,真的是一去不復返啊。
同樣存款人也有點想不通,為什么防電信詐騙的措施,最終讓銀行的廣大客戶承擔呢?最近因為薩瓦迪卡國家事件的深入報道,雖然讓大家明白,各類詐騙仍然在我們身旁,大家還是要提高警惕,千萬不能掉以輕心。但是如果針對廣大的存款人加強管控,是不是有些打擊面太大,而引發的負面影響也太多呢?
仔細思考防止詐騙犯罪,是需要多部門齊力合作,而且如果從犯罪成功的最后一環,也就是取款環節和轉賬環節來卡住,也是很有效果的。但是能不能逆向思維,也調整下工作思路,從騙子行騙的第一環,也就是他們開始設計騙局時,使用的電信網絡、聯系目標人群的虛擬號碼、以及各類國際網絡電話的管控開始呢?
如果來電和短信都是實名制,那么民眾還會認為對方是各類官方人員,或者公務人員嗎?如果騙子的電信網絡的地址被管控,那么他們還能打電話或者微信聯系嗎?如果對騙子的IP地址進行網絡切斷,是不是他們也無法接觸到國內民眾呢?
從技術手段來看,我們的的電信和網絡服務機構,是完全可以做到這一點的。確實有可能他們的營運成本會增加一些,但是對于影響到國內幾十億張銀行卡,影響到國內十多億銀行存款開戶,這筆經濟賬還是劃算的。真的建議,有關部門可以從虛擬號碼和虛擬的號碼短信以及網絡的使用來如何管理。
其實民眾越來越發覺,電信和網絡部門,反而更應該為防電信詐騙做出應有的運動。如果他們卡住了虛擬號碼,卡住了網絡接入,進行有效的網絡追蹤,有可能,反而電信詐騙能更有效的被治理。據說東南亞的那些窩點,電信網絡和基礎設施也是國內承攬建設的,那么更是有著充足的技術資料。
如果定點打擊、定點斷網,停用虛擬號碼,會不會徹底給予了他們滅頂的打擊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