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進入蛇年,先祝各位觀眾老爺新年快樂、萬事如意!
春節前,人社部、財政部以及各地政府報告均表示2025年會繼續提高退休人員養老金待遇,相當于是給大家吃了一顆定心丸。
春節過后,養老金調整工作將逐步啟動,先是國家層面發布總體調整通知,隨后各地人社部門制定方案,最后發布正式通知并開始調整補發,整個流程大概率在上半年完成。
關于增加的比例和金額將是年后廣大退休人員最為關注的問題。每年都會有類似這樣的疑問:能否給企退人員多加點錢,而給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設置一定的上限呢?
這樣的觀點存在一定的民意基礎。眾所周知,機關事業單位人員的養老金水平較高,全國平均養老金金額在7000元以上,而企業退休職工的平均養老金剛過3000元,差不多是事退人員的一半。
給企業退休人員多加一點,控制機關事業單位退休職工養老金的增長速度,有助于推動“共同富裕”。
從人社部本月召開的2024年第四季度新聞發布會上好像看到了一定的希望。今年的養老金調整將傾向于中低收入人群,這不就是指要給平均養老金顯著低于事退人員的企退人員多加一點錢嗎?
不過,事情可能不像大家想象的那么美好。
我國的養老金調整具體方案經過多年發展,基本上已經形成了一套固定的模式,即上漲時分成多個部分,分別是定額增加額、掛鉤增加額和高齡傾斜增加額。
其中,掛鉤增加額與累計繳費年限和原本每月領取的養老金數額有關,可以簡單理解為原本的養老金越高獲得的增加額越多。這部分增加額是一定會在2025年各地養老金調整方案里保留下來的,不可能取消。
能夠體現傾向中低收入人群的調整部分是固定增加額,因為不論繳費情況和養老金高低,都是增加相同的金額。
所以我預計在2025年的養老金調整方案里各地會把更多的資源放在定額增加額上,以此達到讓中低養老金收入的退休人員得到更高的增長比例的目的。
如前文所說,企業退休人員的平均養老金水平較低,定額增加額越高對他們而言越有利;相反,平均養老金更高的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則希望掛鉤調整部分占比更大,這樣他們的上漲金額和比例才會更有優勢。
相比往年,我們可以期待的是今年的養老金調整方案是否有所“創新”。比如,既然對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的養老金上漲設置上限是不現實的,那么可不可以在定額增加額以外專門設置一個僅針對企業退休人員的調整部分呢?
我覺得這是可行的。其實不少地區的方案對某些特殊退休人員有照顧,像上海2024年的方案就規定,享受原工資100%退休費的老工人、兩航起義人員、持有中國海員工會核準頒發起義船員證書的招商局駕船起義人員在常規調整后每人每月再加200元。
可以對企業退休人員設置類似的條款,如達到某個特殊年齡只給他們加錢。比如,正好達到65歲、70歲、75歲和80歲的時候額外增加數十元或小幾百元的養老金。
這樣做的好處是兼顧了養老金保險基金的收支壓力和提高企業職工的退休待遇。實際上山東的養老金調整方案就有這樣的條款,由此可見是有可行性的。期待這一建議今年能在更多地區的養老金調整方案里兌現。
以上純屬個人觀點,歡迎關注、點贊@王五說說看,您的支持是對原創最好的鼓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