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法院資訊、立案查案小程序
敬請關注!
在泉州,準備過年飯承載著深厚的文化內(nèi)涵和美好的祈愿,是當?shù)卮汗?jié)不可或缺的傳統(tǒng)民俗活動。每到春節(jié),一家人便會圍坐在一起,精心準備這頓意義非凡的過年飯,它不僅是傳統(tǒng)活動,更是親情的紐帶,連接著過去與未來,承載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過年飯
在閩南家庭中,除夕當天要精心準備一盆盆的過年飯,放置床邊以祈求新年的順遂吉祥。首先要以生飯米鋪滿鍋面,寓意著“存米過冬,年年吃不空”(此話用閩南話讀有押韻)。在這生米之上,要插上一支泉州特有的春枝,這是過年飯的點睛之筆。
在閩南語中,“剩”與“春”發(fā)音相近,插上春枝,便有了年年吃年年剩的美好寓意,預示著生活富足,年年有余。春枝的樣式各有不同,每每過年前,奶奶可是要在菜市上挑選上好一陣子呢。
春枝的后面,必定會放上一個紅包,里面裝著新錢。這紅包可不只是簡單的壓歲錢,它代表著年年大賺錢,是對新一年財運亨通的熱切期盼。孩子們總會眼巴巴地盯著那個紅包,眼中閃爍著好奇與期待;大人們則會笑著將紅包小心放置,口中念叨著祝福的話語,希望新的一年里,事業(yè)順利,錢包鼓鼓。
另外,還有幾樣必不可少的食物,每一樣都飽含著獨特的寓意——桔子,是大吉大利的象征。圓潤飽滿的桔子擺放在飯桌上,金黃的外皮透著喜慶;發(fā)糕,寓意著年年發(fā),蒸發(fā)糕的時候,等到發(fā)糕膨脹起來快出鍋時,老人們總用“發(fā)糕笑了”來比喻這一時刻。是呀,咧開發(fā)糕就像是滿懷欣喜的笑口,也寓意新的一年里,一家人笑口常開。
還有芋頭也不能少,在閩南語中,“芋”與“護”發(fā)音相似,因而有著護兒護孫的美好寓意。奶奶總會細心地挑選個頭飽滿的芋頭,放入鍋中煮熟,然后一個個地用紅紙纏上,小心地放置在米上,一邊念叨著“芋兒芋孫,平平安安”。雞蛋,寓意著圓圓甜甜。媽媽會將雞蛋煮得恰到好處,同樣用紅紙圈上,小心翼翼地擺上。紅棗,寓意著“大家好”(閩南話押韻)。一顆顆飽滿的紅棗,色澤鮮艷,為過年飯增添了一抹亮麗的色彩。
泉州的過年飯,不僅僅是一頓飯,它是泉州人民對傳統(tǒng)文化的堅守,是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更是親情的凝聚。每一道食材,每一個細節(jié),都蘊含著深深的祝福和無盡的溫暖。
在這個快節(jié)奏的時代,這樣的傳統(tǒng)民俗顯得尤為珍貴,它讓我們在忙碌的生活中停下腳步,與家人相聚,共同感受這份濃濃的年味和親情的力量。我相信,這些傳統(tǒng)民俗活動必將不斷傳承下去,成為泉州人民心中永恒的記憶和文化瑰寶。 我也期待著每一個春節(jié),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共享這頓充滿愛意和祝福的過年飯,讓這份溫暖和美好,在歲月的長河中延續(xù)。
文圖:鯉城法院 王少晶
分享、點贊與在看
讓生活更好看,戳戳戳↓↓↓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