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五,記得“吃二樣,做三事”習俗,福旺財旺運氣旺,不忘傳統
日子不緊不慢地來到了正月初五。正月初五,也叫“馬日”“破五節”“送窮日”,它的到來可以說是春節期間的一個重要節點,也意味著初五這天將完完整整地結束過年的事宜,一切都回到除夕以前的生活狀態。
初五這天很重要,按照我國的傳統民俗,要好好地迎接新生活的到來,在這一天要驅趕掉窮氣和晦氣,接來財神。正月初五,記得“吃二樣,做三事”習俗,福旺財旺運氣旺,不忘傳統!
正月初五吃二樣
一,吃餃子
每到正月初五的時候,家家戶戶就會響起剁餡包餃子的聲音,北方的傳統民俗,要在這天要吃餃子。初五吃餃子跟以往的意義有點不同,一是剁餡的時候要故意聲音大些,這是要把小人給剁走,以免搗亂,給家里帶來不順;二是,在包餃子的時候,手一下下地封口捏邊,這是在捏住小人的嘴,不讓他說壞話;三是吃餃子要吃飽,這種行為被稱為“填窮坑”,寓意著新的一年里不會挨餓受凍,生活富足美好。
豬肉胡蘿卜餡餃子的做法:
1,需要準備的食材:和好的餃子面團,肥瘦豬肉餡,胡蘿卜,大蔥
2,把肉餡里先攪入一些清水至滋潤,再多切點蔥末,放姜末、十三香、料酒、醬油、鹽、植物油,攪到細膩起黏
3,胡蘿卜擦成絲,簡單剁一剁,放入炒鍋里加蔥花炒軟,關火。涼透后倒入肉餡盆里,拌勻,餡就調好了
4,面團搓成長條,切成等大的面劑子,按扁后搟成餃子皮,包入餡料,捏成餃子
5,煮鍋里加夠水燒開,倒入餃子煮熟,撈出控水,即可裝盤上桌
二,吃面條
在正月初五這天,一些地方還有吃面條的習俗。這天吃面條既是迎接新生活的到來,也是希望事事順利,家人安康。此外,又因為長長的面條像古代串錢的繩子,在初五下上一鍋熱乎乎的面條給家人吃,這是在給家里填“錢串子”,寓意著新的一年里順順利利掙錢,財源滾滾奔家來。
西紅柿雞蛋熱湯面的做法:
1,需要準備的食材:玉米面條,西紅柿,雞蛋
2,煮鍋里加涼水,下入玉米面條,開火煮熟
3,這個時間里另起炒鍋,放植物油燒熱,倒入蛋液煎成雞蛋塊鏟出
4,倒入蔥花炒香,加入西紅柿丁炒軟,倒入清水,倒入雞蛋塊,加鹽調味,煮到湯濃味道濃郁,關火,這個湯鹵就做好了
5,大碗里挑入面條,舀入西紅柿雞蛋湯鹵,撒上小蔥花,即可上桌
做三事
一,破五
正月初五,就是通常被老百姓掛在嘴邊的“破五”,因為到了這天就該松口氣了,正月初一以來的一些禁忌講究過了這天,像忌打碎碗、忌米缸空著等就可以破除了,所以又得名“破五節”。
破五怎樣破?在這天,按照一些民俗說法,像放鞭炮、吃餃子、吃面條、扔垃圾、打掃院落趕窮、送窮鬼等,這些行為都是在“破五”。
二,送窮
在正月初五這天,要破五,其重要習俗之一是“送窮鬼”。這五個窮鬼分別是命窮、交窮、文窮、智窮、學窮。民間認為,這五個窮鬼平常就躲在家里的角落,正好趁著初五這天大掃除的機會,把他們都給清掃出來,連同家里的垃圾通通扔出大門外,以免禍害家里,影響家里的各種好運。
三,接財神
傳說正月初五是財神爺的生日,在這天,先打掃衛生送走窮氣和晦氣,再打開大門,把鞭炮點燃,迎接財神爺的到來。并且燃放爆竹的時候很有講究,是從大門外開始,往院子里燃放,意思是把財神爺熱情地接到家里。希望新的一年,家里能夠財源滾滾,福旺家旺運氣旺。
也有的地方是在吃餃子之前放鞭炮,也是在迎接財神。
感謝閱讀,新年快樂!
美食就是家的味道,有愛才能做得更好。我是寶媽小廚,感謝大家的支持與關注,與鍋碗瓢盆交手多年,用最簡單的食材做出最美的味道!喜歡三五好友相聚,鼓搗一些拿手好菜,也會分享家里的三餐,有家常菜、宴客菜、面點,湯羹、節氣民俗。喜歡我的文章可以動動你的小手分享出去,歡迎常來哦,我在這里等你。碼字不易,禁止盜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