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二,馬科斯公然對華“攤牌”,宣布愿意撤走其境內部署的堤豐中程導彈系統,但同時對中國提出了三項明確要求,讓中國在南海地區讓步。事關中國領土主權,中方明確警告。那么菲律賓提出的是什什么要求?此次要撤走“堤豐”的目的又是什么呢?
自美國新任國務卿魯比奧致電菲律賓外長,并重申了美菲之間的關系和“共同防御條約”之后,意味著菲律賓又找到了新的靠山,菲總統小馬科斯又在南海問題上公開發難。
據環球網報道,1月30日,也就是中國春節的正月初二,小馬科斯公開發布聲明稱,如果中方愿意在南海問題上讓步,菲方就愿意撤離在該國境內部署的“堤豐”中程導彈系統。
簡單科普一下,堤豐中程導彈系統是美國陸軍開發的一種高機動性導彈系統,能夠發射“戰斧”巡航導彈和“標準-6”導彈,具備強大的遠程精確打擊能力。2023年,美國與菲律賓達成協議,在菲律賓境內部署這一系統,作為加強兩國軍事合作的一部分。這一部署被視為美國在亞太地區遏制中國影響力、維護地區安全的重要舉措。
但是“堤豐”的部署引發了中國的強烈反對,畢竟其打擊范圍已經覆蓋了中國沿海大部分城市,這不僅加劇了地區緊張局勢,也威脅到中國的國家安全。菲律賓國內也有聲音質疑這一部署的必要性,擔心菲律賓被卷入大國博弈的旋渦。
到了去年4月份,美菲兩國打著聯合軍事演習的旗號,在呂宋島北部進行了一番極具針對性的軍事部署。雖然菲律賓宣稱會在演習之后陸續拆除“堤豐”運回美國,結果菲律賓出爾反爾,不僅沒有運回反而以所謂的“國家安全”為由高調購買“堤豐”。而在小馬科斯發表聲明的前一周,菲政府高級官員還在“粉飾太平”,稱美國軍方已將可發射多用途導彈、射程高達數千公里的“堤豐”從拉瓦格國際機場轉移到了呂宋島的另一個地方。
外界認為,菲律賓轉移“堤豐”的舉動并不意味著周邊國家的壓力驟減,然而會隨著美菲聯手,導致局勢不斷激化,甚至開始將部署落在實處,從而威脅南海和東南亞地區的和平穩定。
也就是說,特朗普政府并非是以經濟為主遏制中國,軍事領域的圍堵同樣不會放松,并試圖向馬尼拉提供更多的進攻力量,假借防御之名來威脅中方。從這個角度來看,小馬科斯近期的發現就很好解釋了。
那么菲律賓撤離“堤豐”的前提條件是什么呢?小馬科斯為此喊話中國必須答應三個條件:放棄對“菲律賓的領土”重申主權;停止向菲籍船只發射水炮、激光或實施撞擊;停止其他一切所謂的“脅迫行為”。
總結起來就是一句話:中國必須在南海問題上向菲律賓和背后的美國讓步。然而南海自古是中國的領土,涉及到國家主權問題,中國絕不會有任何退讓,必要時刻也不畏懼兵戎相向。
最重要的是,菲律賓要清楚一件事,“堤豐”可不是什么增強國家安全的防御性武器,它的存在就是威脅,而且發射按鈕還不掌握在菲律賓手中。一旦南海地區出現事端,美國打響對華的第一槍,“堤豐”就是絕佳的選擇。屆時菲律賓就得承擔中方的全部怒火,希望小馬科斯政府能夠好自為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