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明康德內容團隊編輯
春節(jié)的傳統(tǒng)習俗是“年夜飯不能全吃完,要年年有余”,大多數(shù)家庭往往會做一大桌子菜。后面幾天走親訪友一般也是在家吃,還會有一些新做的菜。
圖片來源:123RF
眼看就到大年初四、初五了,看看你家冰箱里還有多少剩飯剩菜沒“清倉”呢?
然而冰箱并非是“保險箱”,并不能抑制所有細菌生長,只是延長了食物的“保質期”。吃不完的飯菜如果儲存不當,或再次食用時沒有加熱處理,都可能會導致食物中毒或其它食品安全引起的健康問題。
為了健康考慮,盡量當天做當天吃完、不要隔夜更好。尤其是這2種食物,最好當餐或當天吃完,盡量別吃隔夜冷藏的剩菜:
蔬菜類剩菜,尤其是綠葉蔬菜(隔夜存放容易產(chǎn)生更多亞硝酸鹽);
水產(chǎn)海鮮類剩菜(容易變質,魚類剩菜最多冷藏3-4天,如果吃不完建議分裝冷凍)。
當然,現(xiàn)實生活中做飯不會那么精確,節(jié)假日更是注重菜品豐盛,飯菜吃不完是常有的事情,也不提倡浪費。
好在除了上面2種剩菜,大部分剩菜只要做好保鮮密封,是可以冷藏1-4天的。
各種吃不完的剩飯菜,什么時候可以放冰箱?在冰箱里可以放多久?再次食用時要注意什么?今天,健康榨知機就帶大家了解下。
你家的冰箱并不“安全”
很多人認為,把食物放進冰箱就萬事大吉,不太會污染變質。但實際上,把食物放進冰箱后,附著在食物上的細菌并沒有死去,而是緩慢生長,而且存放的時間越長,滋生的細菌就越多。
有一些嗜冷菌,如單增李斯特菌、小腸結腸炎耶爾森菌、假單胞菌等,在4 ℃溫度條件下仍能生長繁殖,達到致病菌量。此外,沙門氏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也曾在家用冰箱中被檢出。
如果食用了被單增李斯特菌污染、又沒有經(jīng)高溫徹底加熱處理的食物,就會出現(xiàn)發(fā)熱、腹瀉、嘔吐等感染癥狀,導致食源性疾病,尤其對孕婦、新生兒、免疫功能低下的人危害更大。
單增李斯特菌廣泛存在于自然界中,主要通過食物經(jīng)糞口途徑傳播。2011-2018年美國報告了14起李斯特菌病暴發(fā),被污染的食品有香瓜、奶酪及其奶制品、冰淇淋,沙拉、冷凍蔬菜、火腿腸等。
為防止冰箱內的食物被細菌污染或出現(xiàn)較嚴重的污染,冰箱要定期清潔、消毒,特別是冰箱門、封條等部位,創(chuàng)造一個干凈衛(wèi)生的環(huán)境,這樣放進去的食物也會更安全。
圖片來源:123RF
食物什么時候放進冰箱?
通常,吃不完的飯菜應盡快放入冰箱中。剩飯菜在室溫下放置的時間最多不要超過2個小時;如室溫超過32 ℃,則不應超過1小時。
這是因為,食物中可能引起食源性疾病的細菌,在溫度適宜、營養(yǎng)豐富的環(huán)境中會迅速繁殖,甚至每20分鐘就會增加一倍。如果剩飯菜在室溫下存放較長的時間,就會增加食物變質和細菌繁殖的風險。
圖片來源:123RF
對于較熱的食物,可以先用適當?shù)娜萜骰虮ur膜密封,可以等稍微晾涼后再放入冰箱(但不能晾太久),也可以直接放入冰箱中,這樣可以減少食物在冷卻過程中被細菌污染的風險。如果飯菜的量較大,可以考慮分裝成幾份,以加快冷卻過程。
在將食物放進冰箱的時候,最好是將生食和熟食分開包裝、存放,避免生食污染熟食,也防止串味;尤其是雞蛋,由于殼上有許多細菌,更要裝在保鮮袋或者保鮮盒里,密封起來,最好單獨放在冰箱的某個區(qū)域,不要跟冰箱里其他食物接觸。
各種食物在冰箱里可以放多久?
冷藏:通常,冰箱里的剩飯菜,最好是在2天內吃完,以確保食品安全和營養(yǎng)價值。在冷藏溫度下,某些病原體甚至可以在2天內生長,因此剩飯菜長時間保存在冰箱中會增加食用時的健康風險。
冷凍:如果無法在2天內食用完,可以將其冷凍保存。
此外,不同的食物,在冰箱中的保存時間也有區(qū)別。
1. 蔬菜類剩菜(尤其葉類蔬菜):當天吃完別隔夜,生蔬菜也別存放太久
建議在烹飪后盡快食用,如果需要放在冰箱里,最好不要過夜保存。這是因為,烹飪后的綠葉蔬菜在存放過程中容易產(chǎn)生亞硝酸鹽,在體內與蛋白質分解產(chǎn)物結合會產(chǎn)生亞硝胺,具有致癌性。
盡管冷藏可以減少亞硝酸鹽的產(chǎn)生,而且致癌風險與亞硝酸鹽的攝入量有關,但我們還是應盡可能地少攝入亞硝酸鹽,少吃剩的綠葉蔬菜。
所以,蔬菜盡量現(xiàn)買現(xiàn)做,每次做一次夠吃的量。
此外,沒做完的生蔬菜也容易產(chǎn)生硝酸鹽和亞硝酸鹽,所以也不要存放太久。
不用放冰箱的生蔬菜:豆角、茄子、青椒、冬瓜、土豆、洋蔥等生蔬菜,沒切開的話一般不用放冰箱,可以在室內陰涼處存放。
需要放冰箱的生蔬菜:建議一次性洗干凈,裝進保鮮盒里再放冰箱,可以減少對冰箱的污染。總的來看,綠葉菜、玉米棒、生鮮豆制品這3類蔬菜,即使放冷藏,也最好在3天內吃完,不然容易變質。
2. 主食類剩菜:熟制主食盡量2天內吃完,吃不完冷凍不超過1個月
米飯、饅頭、蔥油餅、面包、包子、餃子、餛飩等都是富含淀粉的主食。由于淀粉容易發(fā)生老化(老化的適宜溫度是2 ℃-4 ℃),所以我們經(jīng)常發(fā)現(xiàn)剩飯饅頭等主食放冰箱后會變干、變硬。老化后的淀粉不僅口感變差,在人體內的消化吸收率也隨之降低。
圖片來源:123RF
冷藏的熟主食:盡量在2天內吃完;
如果超過2天還沒吃完:可以裝進保鮮袋分裝密封、冷凍保存,以延長保質期、防止干裂。注意,在冷凍保存的主食最好也不要超過1個月。
3. 湯、粥類剩菜:密封后可冷藏3-4天
如果剩得比較少,一般密封好后放冷藏即可,肉湯和肉汁可以冷藏1-2天、菜湯可以冷藏3-4天;如果剩得比較多,有長時間留存的需要,比如用于做菜調味的高湯,可以放在冷凍室,延長保質期。
4. 肉類剩菜:水產(chǎn)海鮮盡量別隔夜,其他肉類剩菜注意存放時間
螃蟹、魚、蝦類等水產(chǎn)海鮮類食品容易變質,建議當餐食用完畢,盡量不隔夜。而且隔夜海鮮蛋白質會降解,喪失鮮味。
禽肉、畜肉類和魚類剩菜,最多冷藏3-4天。肉類剩菜如果需要長時間保存,建議分裝后放入冷凍室。
另外,如果葷菜、湯和粥里同時含有蔬菜,建議當天先把蔬菜挑出來吃掉,實在吃不完的只能倒掉;再把剩下的菜品放進冰箱。
以下是各類剩菜在冷藏、冷凍條件下的適宜存放時間:
內容來源:參考資料[7-8],制圖:藥明康德內容團隊
再次食用時要注意什么?
隔夜甚至是存放了好幾天的剩菜,再次食用前,要先檢查食物是否有異常的色澤、霉斑、發(fā)黏或異味,如果有變質的跡象就不要食用。
在冰箱里放過的剩菜,不管本身是熱菜還是可以冷吃的菜(如涼拌菜、鹵菜、壽司、三明治、面包),再次食用前都應盡量徹底加熱,不要“稍微熱一下就吃”。當然,冷吃的菜加熱再吃肯定會影響口感,為了菜品風味,還是當天吃完更好。
如果沒有將食物加熱到足夠的溫度,細菌可能無法被殺死,仍然存在于食物中,這會增加食物中毒的風險。比如單增李斯特菌,雖然十分適應寒冷,但是對熱卻非常不適應,其在加熱至60 ℃-70 ℃后經(jīng)5-20分鐘可殺死。
對于醬汁、燉菜、湯和肉汁,最好將它們完全煮沸,攪拌至少3分鐘,以確保徹底殺死細菌。
剩飯菜也盡量不要重復加熱。食物在每次加熱和冷卻過程中,都可能會為有害細菌的重新生長、繁殖提供合適的溫度和時間,這樣一來,下次加熱飯菜時,就更難殺死所有存在的病原體。此外,重復加熱也可能會讓食物中的亞硝酸鹽含量劇增。
總的來說,冰箱為我們保存食物提供了便利,但如果我們不能合理利用冰箱保存吃剩下的食物,再次食用前不注意加熱,很可能會導致食品安全問題,危害健康。
希望大家闔家團圓享受美食,吃得開心又健康~
另外,你可能還想看:
這2種水果正大量上市,但有3件事要注意
14種食物適合長期常溫存放,
但有5種囤多了可能會后悔
有點壞的蔬果,去掉發(fā)霉部分還能吃嗎?
在消息對話框回復:放心吃
獲取更多相關科普知識
參考資料
[1] Shraddha Karanth,et al.,(2023). Linking microbial contamination to food spoilage and food waste: the role of smart packaging, spoilage risk assessments, and date labeling. 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DOI: 10.3389/fmicb.2023.1198124.
[2] Guillermo Cebrián,et al.,(2017). Physiology of the Inactivation of Vegetative Bacteria by Thermal Treatments: Mode of Action, Influence of Environmental Factors and Inactivation Kinetics.Foods,DOI: 10.3390/foods6120107.
[3] How to make sure your leftovers are safe to eat.Retrieved Feb 1,2025 from https://medicalxpress.com/news/2024-03-leftovers-safe.html#google_vignette
[4] Leftovers and Food Safety.Retrieved Feb 1,2025 from https://www.fsis.usda.gov/food-safety/safe-food-handling-and-preparation/food-safety-basics/leftovers-and-food-safety
[5] Molds on Food: Are They Dangerous?.Retrieved Feb 1,2025 from https://www.fsis.usda.gov/food-safety/safe-food-handling-and-preparation/food-safety-basics/molds-food-are-they-dangerous
[6] Home food fact checker.Retrieved Feb 1,2025 from https://www.food.gov.uk/safety-hygiene/home-food-fact-checker
免責聲明: 藥明康德內容團隊專注介紹全球生物醫(yī)藥健康研究進展。本文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文中觀點不代表藥明康德立場,亦不代表藥明康德支持或反對文中觀點。本文也不是治療方案推薦。如需獲得治療方案指導,請前往正規(guī)醫(yī)院就診。
▇ 關注我們,掌握新鮮有料的健康資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