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人名地名皆是虛構,請勿與現實關聯,
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聯網,部分圖片非真實圖像,僅用于敘事呈現,請知悉
引言:
"師父,不好了,涿州被淹了!"徒弟小李沖進我的風水堂,遞來一封匿名信。
信中稱,這場洪災并非天災,而是人為了保護雄安新區而故意為之,
這一切的背后還牽扯到一個驚天的秘密。
更讓我沒想到的是,信的最后寫著:
"如果你想知道真相,就去找姚廣孝留下的風水圖。"
而姚廣孝那個改變北京命運的風水大師,正是我的祖先。
1.
我叫姚遠,是明朝風水大師姚廣孝的第二十四代傳人。
六百年前,我的先祖為朱棣選定北京作為帝都,
從此,我們家族便肩負起守護北京龍脈的使命。
這個秘密,除了歷代族長,無人知曉。
2023年夏天的一個清晨,我照例在北京西山腳下的老宅中打坐。
突然,一陣急促的敲門聲打斷了我的冥想。
開門后,只見門外空無一人,地上躺著一個牛皮紙信封。
信封上沒有任何標記,里面只有一張對折的白紙,上面寫著一行字:
"龍脈已斷,玉泉山泉水枯竭,涿州將被犧牲,雄安新區是唯一的希望。"
我的手不自覺地顫抖起來。
這些年,我一直在暗中觀察北京的風水變化。
1975年,玉泉山泉水斷流的消息傳來時,我就預感到情況不妙。
但我沒想到,還有人知道這個秘密。
"師父,不好了!"我的徒弟小李闖了進來,"涿州發大水了!"
打開手機,各大新聞平臺都在報道涿州洪災的最新情況。
視頻里,洪水肆虐,道路成河,居民在齊腰深的水中艱難跋涉。
我立刻起身,翻出了祖傳的風水古卷。
上面清晰地記載著北干龍脈的走向
——從燕山余脈而來,經玉泉山,穿過涿州,一直延伸到雄安新區的位置。
"師父,您看這個。"小李指著手機屏幕,那是一段雄安新區的航拍視頻。
數百臺工程機械在工地上忙碌,一座現代化新城的雛形已經顯現。
"等等,放在那里。"我指著視頻中的一處工地,
"那個位置...正好在龍脈的關鍵節點上。"
就在這時,手機突然響起。
是一個陌生號碼。
"姚遠,我知道你已經收到信了。"電話那頭傳來一個經過處理的聲音,
"不過我警告你,不要試圖去阻止必然發生的事。"
我預感越來越不安,果斷問道:"你是誰?為什么知道這些?"
電話那頭的聲音幽幽傳來:
"很快你就會知道了。"
"記住,雄安新區是唯一的希望。"
"涿州的犧牲,是必要的代價。"
電話突然掛斷。
我立即回撥,但提示號碼已停機。
"師父,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小李一臉困惑。
我走到書房,取出一個塵封已久的木匣。
打開后,里面是一張泛黃的羊皮卷軸,這是姚廣孝親手繪制的北京風水圖。
"六百年前,我的先祖發現北干龍脈時,就預言過這一天的到來。"
我指著圖上標注的幾個關鍵點,
"玉泉山斷流,是龍脈受損的征兆。"
"而涿州遭遇洪災,恐怕不是簡單的自然災害。"
"那雄安新區又是怎么回事?"
我合上卷軸,眼神凝重:
"這不僅僅是一個現代化城市的建設工程。"
"從風水的角度來看,這是一次驚天動地的大手筆。"
"有人想要重新激活北京的龍脈,而且...他們知道我們家族的秘密。"
"那我們現在該怎么辦?"
我看著窗外陰沉的天空:"備車,我們去涿州。"
"既然有人要在風水上做文章,那就讓我看看,到底是誰在下這盤大棋。"
收拾行裝時,我又收到一條短信:
"不要去涿州,那里很危險。相信我,雄安新區才是關鍵?!粋€朋友"
2.
涿州城外,洪水已經退去,但滿目瘡痍的景象讓人心痛。
我和小李站在一處破損的堤壩旁,仔細查看斷裂的痕跡。
"師父,你看這里。"小李指著堤壩的斷口,
"這處的斷口怎么看都不像是自然沖垮的,更像是人為破壞。"
我蹲下身仔細觀察,斷口處確實有爆破的痕跡。
正在這時,一個老人走了過來。
"你們是記者吧?"老人問道,"想知道什么?我都可以告訴你們。"
接著我們就和老人聊了起來。
老人自稱是當地水利站的退休職工。
據他說,洪水來臨前,有一群陌生人深夜來到堤壩,聲稱要進行"應急處理"。
"他們說是上面的命令,要保護雄安新區。"老人的聲音充滿憤怒,
"就這樣,涿州被毀了。"
"您知道他們具體是什么人嗎?"我追問。
老人搖搖頭:"不清楚,但他們開的都是黑色越野車,很專業的樣子。"
"對了,他們走之前,我聽見有人提到'玉泉計劃'這個詞。"
玉泉計劃?我心中一驚。
玉泉山正是北干龍脈的關鍵節點之一。
"師父,我們要不要去城里打聽打聽?"小李問道。
涿州古城雖然被洪水侵襲,但千年古剎法云寺依然巍然屹立。
這座始建于唐代的寺廟,正好位于龍脈的必經之路上。
寺廟的主持是個年過八旬的老和尚。
當我們詢問寺廟的歷史時,他意味深長地看了我一眼:
"施主,你是為龍脈而來吧?"
不等我回答,老和尚就帶我們來到后殿的地下室。
在一堆佛經中,他取出一張殘破的卷軸。
"這是六百年前姚廣孝大師留在本寺的。"老和尚說,
"他預言有朝一日,會有后人來取。"
圖上詳細標注了北干龍脈的走向,而在玉泉山的位置,畫著一個奇特的符號。
"這是什么意思?"我指著符號問。
"據說是開啟龍脈的鑰匙。"老和尚正要繼續說,突然寺外傳來喧嘩聲。
"快走!"老和尚將地圖塞給我,"他們來了!"
我們剛躲進暗室,就聽見一群人闖入寺廟。
"老和尚,有人來過嗎?"一個冷峻的聲音問道。
"阿彌陀佛,貧僧這里每天都有香客來往。"
"別裝糊涂!我們要找的是姚遠,姚廣孝的后人。"
我和小李對視一眼,這些人果然是沖我來的。
等人群離去,我們從暗室出來,老和尚已經不見了。
寺廟大門口,一張紙條無聲地飄落:
"不要去玉泉山,那里有埋伏。"
"到雄安新區找張明遠,他會告訴你真相。"
"張明遠?"這個名字讓我渾身一震。
二十年前,我曾有個師兄,就叫這個名字。
他精通風水,但因為理念不合,憤然離去。
沒想到,他現在竟然成了雄安新區的規劃師。
"師父,我查到張明遠的資料了。"小李舉著手機,
"他是雄安新區總體規劃的主要設計者之一。"
手機屏幕上,赫然顯示著張明遠的照片。
歲月在他臉上留下了痕跡,但那雙銳利的眼神依舊如故。
"有意思。"我冷笑一聲,"他放棄風水,去學現代建筑,原來是為了這一天。"
"我們現在怎么辦?"
我展開地圖,喃喃自語:"玉泉山雖然有埋伏,但那里必定藏著重要線索。"
"張明遠,你到底想干什么?"
就在這時,手機收到一條加密信息:
"師弟,二十年了,是時候讓你知道真相了。"
"龍脈之爭,從未結束。"
"來雄安新區找我,我告訴您當年的隱情。"
3.
雄安新區的建設工地上,巨大的機械轟鳴聲不絕于耳。
我按照約定的時間,來到一棟半建成的辦公樓。
張明遠就站在落地窗前,背對著我。
二十年不見,他的背影似乎更加挺拔了。
"師兄。"我開口道。
"師弟。"他轉過身,臉上帶著復雜的笑意,"二十年了,你還是這么固執。"
"你就是那個給我寫匿名信的人?"
"是的。"張明遠走到一張巨大的規劃圖前,
"你看,這就是雄安新區的總體規劃圖。"
"每一條道路、每一座建筑的位置,都不是隨意設計的。"
我仔細觀察圖紙,突然發現了端倪:"這些主干道的走向...完全吻合北干龍脈的路線!"
"沒錯。"張明遠的眼中閃過一絲得意,
"這個新區,表面上是為了疏解北京的非首都功能,實際上卻是一個驚天的風水布局。"
"我要用現代建筑,重新激活已經衰敗的龍脈。"
"所以涿州的洪災..."
"是必要的犧牲。"張明遠打斷我的話,
"你還記得姚廣孝的預言嗎?'龍脈若衰,需水火淬煉'。"
"涿州的洪水,正是激活龍脈所需的'水'。"
我猛地抓住他的衣領:"你瘋了!為了你的實驗,讓幾十萬人流離失所?"
"師弟,你還是這么感情用事。"張明遠平靜地說,
"你以為北京這些年的霧霾、水資源短缺,僅僅是環境問題嗎?"
"這都是龍脈衰敗的征兆。如果不采取行動,整個華北平原都會逐漸荒漠化。"
他打開電腦,調出一組數據:"看看這些年玉泉山的地下水位變化。"
"再過十年,這里可能會變成一片死地。"
我沉默了。
作為風水師,我比任何人都清楚龍脈對一個地區的重要性。
"但你的方法太危險了。"我指著規劃圖上的某個位置,
"如果計算有誤,不僅無法修復龍脈,反而會造成更大的災難。"
"我知道風險。"張明遠的聲音突然變得低沉,"所以我需要你的幫助。"
"您手上有姚廣孝留下的完整風水圖。"
"只有結合古法和現代技術,才能確保萬無一失。"
"不可能。"我斷然拒絕,"這太冒險了。"
"那你準備眼睜睜看著北京衰落嗎?"張明遠突然激動起來,
"二十年前,我就說過,風水必須與時俱進。"
"現在,機會就在眼前!"
就在這時,小李突然闖了進來:"師父,不好了!玉泉山發生地陷!"
我們立即打開新聞直播。
畫面上,玉泉山的一處山體出現大面積塌陷,現場一片混亂。
"完了。"張明遠臉色煞白,"工程進度太快,引起了地脈震動。"
"如果不能及時穩住,整個龍脈都會崩潰!"
此時,我也顧不得和張明遠的個人恩怨了。
我迅速展開從法云寺得到的古圖:"還有最后一個辦法。"
"玉泉山上有一處關鍵節點,那里是龍脈的'穴位'。"
"如果能找到它..."
"但那里現在已經被封鎖了。"張明遠說。
"必須去。"我收起地圖,鄭重地說道:
"否則,不僅是雄安新區的計劃會失敗,整個北京的風水格局都會被破壞。"
"那我和你一起去。"張明遠說,"這是我的責任。"
我看著他,點了點頭。
"走吧。"我對張明遠說,"讓我們去完成先祖未竟的事業。"
4.
玉泉山的塌陷處已被警戒線圍住,數臺工程車正在進行搶險。
我和張明遠借助規劃師的身份,成功進入了現場。
"根據古圖,關鍵位置應該在這里。"我指著地圖上的標記。
正說著,一陣劇烈的震動傳來,地面又出現了新的裂縫。
"必須快點!"張明遠喊道,"地質在持續惡化。"
借著手電筒的光,我們在塌陷處發現了一個半掩的洞口。
鉆進去后,眼前豁然開朗:
這是一個巨大的地下空間,四周的石壁上刻滿了古老的符號。
"這是...六百年前的水利工程!"我驚呼道。
整個地下空間呈八卦形狀,中央是一個巨大的蓄水池,周圍布滿了錯綜復雜的水道。
但此時,所有水道都已干涸。
"看這些符號。"張明遠仔細觀察石壁,
"這是古代的導水系統,通過特殊的水力原理,可以調節地下水脈的流向。"
"姚廣孝果然高明。"我感嘆道,
"他不僅選定了北京作為都城,還設計了這套系統來維持龍脈的生機。"
突然,我注意到蓄水池底部有個特殊的機關。
正要查看,頭頂傳來轟隆聲,更多的碎石開始掉落。
"來不及了!"張明遠焦急地說。
"不,還有機會。"我打開古圖,
"你看,這個八卦形的水系,其實是個巨大的'聚水陣'。"
"只要能重新激活它..."
"但現在哪來的水?"
我露出神秘的笑容:"涿州的洪水。它可能不是災難,而是如今的轉機。"
"洪水沖刷地脈,改變了地下水的流向。"
"現在,我們要做的就是..."
不等說完,我就沖到蓄水池中央,用力轉動機關。
一聲巨響,整個地宮都在震動。
"快退出去!"我大喊。
我們剛沖出洞口,就聽見地下傳來轟鳴聲。
片刻后,奇跡出現了:玉泉山的山腰上,一股清泉突然噴涌而出!
"成功了!"張明遠激動地說,"地下水脈重新接通了!"
接下來的一個月,玉泉山的泉水越來越旺盛,雄安新區的建設也在緊鑼密鼓地進行。
每一座建筑、每一條道路,都嚴格按照風水布局來施工。
終于,在2024年初,雄安新區的主體工程完工。
從衛星圖上看,整個新區的布局恰似一條蘇醒的巨龍,與北京城遙相呼應。
"龍脈已經恢復。"我站在玉泉山頂,望著遠處的雄安新區說,"接下來就看你的了。"
張明遠點點頭:"我會確保新區的建設完全符合風水布局。"
"那涿州呢?"
"重建工作已經開始。"張明遠說,"政府撥付了專項資金,新的涿州會比以前更好。"
我看著手中的古圖,做出了決定:
"這份圖,還有地下水利系統的秘密,就交給你保管吧。"
"師弟,你..."
我擺擺手說道:"師兄,你就不要推辭了,時代在變,風水也要與時俱進。"
"你說得對,現代科技和古老智慧的結合,才是未來的方向。"
一個月后,張明遠因為雄安新區的規劃設計獲得了國家級獎項。
而我,則選擇回到西山腳下的老宅,繼續過著隱居的生活。
2025年春天,我收到了一張雄安新區的明信片。
照片上,一座現代化的城市巍然矗立,玉泉山的泉水歡快地流淌,北京的天空前所未有的藍。
明信片背面寫著:"龍脈永續,華夏長青。"
我把明信片夾在姚廣孝的畫像前,笑著點了點頭。
六百年的守護使命,終于完成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