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三,小學同學聚會,班里搞了一場與往年不一樣的聚會形式,回農村烤全羊。
即便是換一種方式聚會,但還是覺得同學聚會越來越沒意思了。
很多同學平時沒聯系的,一年才聚一次,聚會時互相打完招呼后,就只剩下喝酒吃菜,找不到合適的話題。
這些同學的面孔都很熟悉,家庭背景也知根知底,但實在是不知和他們聊什么。
還有很多同學自從畢業之后,都沒有說過一句話。
班里有八個同學從來不參加同學聚會的,其中三個是女同學,遠嫁外省,來不了。
剩下的四個男同學和一個女同學,都是在同一個城市生活,但卻從來不參加同學聚會。
一個男同學,他是糕點師,逢年過節最忙,沒有假放,所以來不了。
另外三個男同學自從畢業后,從來不在群冒泡,一直保持著潛水的狀態。
有人通知他們來聚會,他們不假思索就拒絕,理由是不想來參加。
還有一個女同學拒絕的理由是,要在家陪孩子,沒空。
不來參加同學聚會的同學無非兩種,一種是混得比較好的,不屑來參加;另一種是工作忙,沒空來參加。
網上有一個男子過年時去參加初中同學聚會。
男子的班上一共有64個人,結果到了聚會現場卻發現只到了7個人。
其實同學聚會的高峰期,只有5年到10年,過了10年后,感情就逐漸淡了,各自有各自的家庭,對同學聚會的激情也不再了。
對于參加同學聚會,網友點贊最高的一條評論是:“只有單身才有時間與動力去參加同學聚會”。
剛畢業那幾年,覺得同學聚會挺有意思的,也熱衷參與。
但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覺得同學聚會越來越沒意思了。
首先大家的經歷不同、層次不同,不是一個世界的人,坐在一起沒話可聊。
當年能成為同學,并不是因為大家有共同的志趣,而是在同一間教室里學習。
其次畢業的那幾年,大家對學校生活的懷念與美好的記憶仍在,但混跡社會的時間長了,大家也沒有興趣再談學校的陳年往事了。
再者加之長期不接觸、不來往,缺乏共同的話題,除了打招呼,也找不到合適的話題,馬上就陷入沉默和尷尬。
這些原因,讓同學之間漸行漸遠,失去對同學聚會的熱情。
以后的同學聚會只會越來越少,不會越來越多。
這個春節,你參加同學聚會了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